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1月22日开始的乌克兰选举危机既是乌国内亲西方势力与亲俄势力的较量,更是西方与俄罗斯在不同的价值观及战略利益上的碰撞。欧盟对乌大选危机反应迅速、步调一致,干预力度也较大,从而遭到俄强烈指责。这不仅加重了欧俄双方已累积多时的"互不信任感",而且势必影响到双方关系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乌克兰危机是2014年最大的国际热点问题之一。乌克兰危机的直接原因是2013年乌克兰抛弃了东西方平衡战略,选择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准备与欧盟进行实质性的战略合作。乌克兰亚努科维奇总统犯了颠覆性的错误,在俄罗斯和欧盟之间不恰当地选边站:先是与欧盟接近,随后"暂时停止"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最后又倒向俄罗斯。乌克兰外交政策在短时期内大幅度摇摆,严重动摇了自身的战略地位并造成了其国内政治和社会的高度分裂。从大国博弈方面来看,欧盟寄希望于与乌克兰  相似文献   

3.
冷战结束以来,原苏联的主要东欧盟国已经被纳入欧盟—北约体系,后苏联空间的部分地区也已经被计划纳入欧盟—北约体系。乌克兰作为欧盟北约和俄罗斯的"共同邻国",俄乌关系不可避免地具有了欧洲政治属性。欧洲政治的目标就是要把乌克兰纳入欧盟北约体系,这同俄罗斯的利益产生尖锐的矛盾。要缓解俄乌关系必须从调整俄欧关系入手。  相似文献   

4.
2009年初,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天然气争端硝烟再起,并再次发生"断气"事件,致使严重依赖俄天然气供应的欧洲18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经过艰苦谈判,欧盟、俄罗斯、乌克兰三方在1月12日签署天然气过境供应监测协议,俄乌两国并于1月19日签署2009-2019年天然气购销合同,1月20日俄罗斯正式恢复经乌克兰管道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由于诱发双方纷争的根源依然存在,俄乌矛盾不会因一纸协议彻底解决,两国围绕能源问题的博弈将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5.
正近期,乌克兰政局持续动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014年3月3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乌克兰局势动荡的原因及其影响"为题,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欧盟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德语系、法语系和俄语系的二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乌  相似文献   

6.
2013年年底乌克兰政府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引发乌克兰独立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新政权重新启动"西进"进程,激化了国家东西部矛盾,引发领土流失、国家分裂、内战和本国经济濒临破产一系列严重后果。俄罗斯、美国、欧盟纷纷介入,俄美欧关系面临严峻考验,俄美形成冷战后最严重的大国对抗。西方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推动乌克兰危机及其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增  相似文献   

7.
2013年末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一波三折,局势不断恶化。作为危机的外部直接参与方,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在乌克兰展开激烈博弈。美欧对基辅独立广场示威活动以及推翻亚努科维奇政权给予支持,而俄罗斯也随即采取报复措施,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版图,西方为此对俄实施冷战后最大规模经济制裁。尽管,俄美欧各方积极参与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外交斡旋活动,但三方在乌克兰危机中各有战略考量,不断对乌克兰施加各自的影响,使得乌克兰国内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前景难以预测。  相似文献   

8.
乌克兰"橙色革命":内外因素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年底乌克兰总统大选出现了危机和戏剧性局面,这当中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国际因素的作用。在国际因素方面,主要是以俄罗斯为一方,以美国、欧盟为另一方之间的明争暗斗。美欧支持反对派尤先科,是北约、欧盟东扩思想的继续,是对俄罗斯的进一步挤压。乌克兰“橙色革命”是独联体内“颜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地缘政治形势更加严峻,但未必意味着俄罗斯真的失去了乌克兰。乌克兰未来的走向仍然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9.
独立后,乌克兰历届政府均实施了“去俄罗斯化”语言政策,主要表现在通过语言立法降低俄语地位、缩小俄语使用范围以及改造乌语等方面。究其原因,乌当局将打压俄语作为矫正历史上语言强权的工具、缓解国家认同危机的途径以及乌俄关系中外交博弈的手段。由于乌境内俄语居民众多、俄语地位在乌俄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语言政策受到国际组织监察等因素的影响,乌克兰未来语言政策的去俄罗斯化将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进行了威慑战略布局,提出了旨在威慑俄罗斯的战略倡议,并强化了与乌克兰的安全合作,提升了乌克兰的威慑能力。2021年11月,俄乌关系再次恶化后,美国反复向俄罗斯发出大规模经济制裁威胁。不断公布俄罗斯军事行动的情报,强化在东欧的军事存在,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试图吓阻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尽管这一努力失败了,但是美国借助对俄罗斯的空前制裁和向乌克兰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威慑效用。  相似文献   

11.
乌克兰危机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因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为和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而对俄罗斯施加了巨大压力。随着局势的不断升级,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也更加严厉,新一轮制裁推出后,俄罗斯也实施了报复性的反制裁措施。制裁战是把双刃剑,使双方都受到巨大损失。同时,制裁无益于乌克兰问题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出了"欧洲选择",将"融入欧洲"作为国家的发展方向.虽然俄罗斯对"回归欧洲"充满渴望,也付出了努力,但总体来看"欧洲选择"是失败的,在事关俄罗斯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欧盟并没有与俄罗斯相向而行,俄罗斯也未能实现"融入欧洲"的目标.乌克兰危机的爆发终止了俄罗斯"回归欧洲"之路.希望、失望、争执、对抗一直伴随着俄欧关系发展的始终.俄罗斯认为,欧盟应承担俄欧关系恶化的主要责任,欧盟在东扩过程中无视俄罗斯利益、双方关系中置俄罗斯于不平等地位、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人为制造分界线、排挤孤立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制造政治动荡等等,都是导致俄欧关系发展不畅的重要因素.目前俄欧关系处于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水平,尚不具备实现正常化的条件,俄罗斯与欧盟握手言欢仍路途遥远.  相似文献   

13.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实施五年来,已构筑了对东部邻国基于双边和多边关系的治理网络,双方在加强政治对话、增进经贸往来、促进司法和内政事务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入盟前景未包含在该计划中,欧盟对东部邻国的义务感和财政资源投入逊于入盟目标国,且东部伙伴国在深化与欧盟关系的意愿与步伐上并不一致,欧盟东部周边治理难以取得预期成效。俄罗斯视"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挤压其"势力范围"而不断抵制。2013年底欧盟推进与乌克兰双边合作的步骤激化了俄欧地缘政治博弈,乌克兰危机的持续效应使欧盟不得不对"东部伙伴关系"计划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4.
黄登学 《东北亚论坛》2015,(3):20-30,127
围绕2013年末岁初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之间的制衡与反制不断升级,双方可谓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不过考量到俄罗斯的现实实力、俄美博弈的意图与内容以及时代环境等因素,俄美此轮争斗不会演变成为一场新的规模宏大的"冷战"对决;然而尽管如此,由于俄罗斯与西方诸多几成"死结"的矛盾与问题,以乌克兰危机为契机,俄罗斯与西方的一场新对抗却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乌克兰危机是2014年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出大戏,从“二月政变”、亚努科维奇出逃到克里米亚公投入俄,从乌东局势恶化到马航坠机,从西方全面制裁到俄罗斯“反制裁”,剧情跌宕起伏、高潮迭起,至今不断发酵演绎,未来前景仍不明朗。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2014年以来俄内外形势的变化。从时间的纵轴来看,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国运”既有剧烈的短期影响,亦有深远的长期影响。本文拟从外交、经济与内政三个方面分析乌克兰危机对当前俄罗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克里米亚危机及乌俄考虑 3月17日,乌克兰议会废除克里米亚的宪法和总统制,并决定对克总统梅什科夫提出刑事诉讼和解除其职务,这一举动在克里米亚半岛乃至俄罗斯引起强烈反响。 一、危机背景 克里米亚半岛归属问题的斗争由来已久。它位于乌克兰南部的黑海之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著名的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港和敖德萨港就在那里。该半岛有居民250万,其中65%为俄罗斯人,原为俄罗斯领土。1954年5月,为纪念俄罗斯与乌克兰合并300周年,原苏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后,俄乌关系史成为国内外史学界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史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多集中在《佩列亚斯拉夫协议》及其影响、俄罗斯帝国版图内的乌克兰、乌克兰分离主义运动、乌克兰大饥荒、二战中的乌克兰、乌克兰独立等方面。由于从不同视角解读俄乌关系史,加之有些历史问题被人为政治化,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1月15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与《国际问题研究》编辑部在京联合举办了"乌克兰危机、欧洲形势与中欧关系"研讨会。来自外交部欧洲司、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与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外交学院的官员和专家与会,就乌克兰危机与大国关系、乌克兰国内形势及欧洲形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乌克兰危机搅动大国关系俄罗斯与乌克兰彻底"离婚",损失巨大。乌克兰结束在欧俄间的摇摆状态,彻底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在乌克兰实现无核化目标后,对乌政策的本质就是支持乌克兰的独立,遏制俄罗斯的崛起。其表现有三:一是坚决维护乌克兰主权领土完整,二是推动乌克兰加入美国主导的大西洋一体化,三是帮助乌克兰摆脱对俄罗斯的经济能源依赖。乌克兰危机后美国的种种举措是这一政策在特殊时期下的更鲜明体现。美国的对鸟政策从属于对俄政策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美俄在乌克兰的对抗更多是一场战略意志的比拼,而非战略利益的较量。未来美俄以某种方式化解危机走出对抗的可能是存在的,乌克兰陷入内战后美国的新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正乌克兰危机爆发、继而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罗斯,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陷入冷战以来最低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指责俄罗斯"侵吞乌克兰"的同时,联手孤立并制裁俄罗斯。目前的制裁还主要是冻结俄罗斯一些官员的资产及限制他们入境,个别银行和公司也被列入制裁名单。这场自俄罗斯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外交危机必将对俄罗斯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未来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