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媒体上经常报道有孩子请学校周围的商贩老板冒充家长去参加家长会;有的家长请爷爷奶奶或七大姑八大姨等作为家长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有的领导派自己的下属替自己去参  相似文献   

2.
家长会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养,形成家校合力.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所以家长会应该让家长回归主体地位,让家长成为会议的“主角”。为此,学校要立足学生和家长实际,为每位家长搭建好服务与交流的平台,让他们通过学习交流有触动、有反思、有收获、有提升。  相似文献   

3.
家长会     
李宇在乡干部的簇拥下正要去吃饭时,儿子晓宇来电话:“爸,今天是我的第一次家长会,你一定要参加啊!不然,明天我就不上学了!”没办法,只好赶往学校。  相似文献   

4.
我分管德育工作十多年,主持召开家长会也是十多年。每次家长会后,总会得到一些信息反馈:“我的孩子从小学到初中,每年几次家长会,惟独孩子初中的家长会让我感动,让我有收获。”“我孩子的班主任讲起话来响当当,真是落地有声,一个小时的讲话我听得眼睛就没眨,确实有水平。”由此看来,家长是非常看重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讲话内容的。  相似文献   

5.
一、提高认识,增强创办家长学校的紧迫感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校办学思想逐步端正,内部管理趋于规范,教师素质提高很快,然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严重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给学生减负,有的家长却给孩子加负;学校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有的家长却只注重孩子的分数高低;教师教学生独立生活,有的家长却对孩子一切包办代替;教师多方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的家长却为孩子定调调、画框框,限制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教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却态度生硬,导致…  相似文献   

6.
陶新甜 《当代工人》2011,(19):49-50
请家长们定一下位,自己是哪类家长:A有责任心但不懂教育;B懂教育但责任心不足;C没责任心且不懂教育;D有责任心又懂教育。如果你是A类家长,建议遇事不妨向专家或经验丰富者请教;B类家长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需要我:C类家长怎么办呢?为了孩子你自己看着办吧!但愿《当代工人》的读者都是D类家长!  相似文献   

7.
我曾作为学生或家长,参加过很多家长会;也曾作为老师或校长,组织过很多家长会;如今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也旁观过,听说过很多家长会。我印象中的家长会,大多是教师讲、家长听,一种模式,形式单一。家长会上,要求多、沟通少,单向意见多、双边活动少,指责多、指导少,一些爸爸或妈妈满脑子装的是孩子的不是,会后一见到孩子便是一阵暴风骤雨的数落、训斥,甚至打骂,就算表现好、学习好的孩子也难免要听爸妈唠叨几句:“人家××期中考试100分,你怎么才得90几分?老师说你最近有点松懈,该加把劲儿了!××都当了班干部,你也得努力啊!”大部分来参加…  相似文献   

8.
双方有责     
一个星期天,我参加了某个学校召开的一次家长座谈会。会议要开始了,但是到会的家长却寥寥无几。我想,也许这是偶然的不凑巧,会期偏偏碰上家长们不得空的时候。但是,当我和班主任聊起天来,才发觉事情并非完全如此。班主任感叹地说:“有的家长们常说,新社会里,孩子全靠学校教育啦,说个事情忙,也就不来了。”教育好孩子,究竟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呢?  相似文献   

9.
声音     
●“周末不准看湖南卫视!生日不可请同学一起过!不许使用手机、电脑、MP3、MP4!” ——近日,南京某名校老师在家长会上“颁布”了很多个性规定,要求家长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这些近乎严苛的条款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你孩子成绩差,去医院查查智商有没有问题。” 暑假期间,北京不少学习较为困难的孩子的家长,被学校要求带孩子去测智商。于是一些提供这种服务的医院门诊人满为患,有的竞需提前42天预约。  相似文献   

11.
“手拉手”城乡孩子交朋友的活动正在千百万孩子中展开。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互相通信,有的还寄一本或几本自己看过的书报杂志下乡,有的还抽出时间来互相访问,还有一些家长利用假期把孩子带到自己当年上山下乡插队的地方去。 这些,都是一些很简单易行的做法。这样做,能有什  相似文献   

12.
艾迪 《党课》2011,(15):105-107
一所中学召开家长会,结束的时候,校方发给每一位家长一页纸,家长们原以为是孩子的成绩表或者是注意事项什么的,没想到却是一张“环保提示”:  相似文献   

13.
“请不要让您的孩子穿华丽的衣服来上学!”齐殿斌灯下夜读,看到一则颇耐人寻味的报道;日本,每年四月份的开学式是一个很隆重的日子。开学式前,学校发给每位家长一张通知书,其中有一项很令人感叹:“请不要让您的孩子穿华丽的衣服来上学。”日本小学生穿着都很朴素,...  相似文献   

14.
一年级孩子开家长会,会上家长们非常热烈地同老师一起交流探讨:如何使成绩一般或是偏差的孩子更快地进步,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其中有一位家长,向大家道出了她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刚开学的时候,我孩子学习跟不上,成绩差得很。我没有过分地批评孩子,要求他一下子从‘差’努力到‘优’或是‘优良’,  相似文献   

15.
下跪求学     
《廉政瞭望》2012,(13):43-43
近日,深圳南山区上百名家长涌进区教育局,要求自己的孩子能上公立小学。蔡女士说,他们从外地来深圳十几年,满足申请公办学校就读的条件,为了取得各项证明,从老家来回奔波,费时费力,而社会还有人运作“1.5万元一个学位”。一名家长还带着孩子跪在该局信访办公室门口1小时。  相似文献   

16.
易连云 《学习导报》2010,(17):38-39
有学者撰文指出,我国基础教育存在一个不应被忽视的问题:没有把孩子当孩子来看待和教育。对此,笔者深有同感,不禁想起这样一种现象:近年来,诸如“建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教师”之类口号成为不少学校竞相打出的招牌,招摇过市,一时十分流行。  相似文献   

17.
易连云 《新湘评论》2010,(17):38-39
有学者撰文指出,我国基础教育存在一个不应被忽视的问题:没有把孩子当孩子来看待和教育。对此,笔者深有同感,不禁想起这样一种现象:近年来,诸如“建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教师”之类口号成为不少学校竞相打出的招牌,招摇过市,一时十分流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考的一天天临近,不少今年有参加高考孩子的家长对它的关注程度也日渐升温。在考前这段时间,家长应该做些什么,该如何配合学校把孩子调整到最佳的临考状态?为了帮您明确这些问题.本刊特邀我区心理学专家戴秀英撰稿,帮助您与孩子一起迎接高考,度过这段难忘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19):109-111
【求助记录】孩子刚送幼儿园,家长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吃得饱吗,会不会想家,会不会受小朋友欺负,有没有挨老师批评……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三T公司”特约儿童教育专家提出以下“五要”“五忌”,供家长参考——  相似文献   

20.
肖勇 《党建文汇》2006,(1):49-49
不少中国家长都有这样的习惯:见着别人家的孩子,会非常热情地凑上前去,“呦,你们家孩子真聪明,比我那个傻小子强多了,”可一回到家.大人们却会这样教孩子:“别怕他们.你是最棒的。”接手美国队之后.郎平似乎就是这样处理她和美国队与中国队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