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现国家渗透市场理念的经济法是以市场与政府的互动结构作为自身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通常机制。而就业歧视问题则体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管制缺陷的两难境地,其形成机理与经济法的基本机理具有相通之处。因此,经济法解决机制将成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之中,对于市场的治理人们普遍支持政府与市场“互补论”的观点,来解决“政府失效”和“市场失灵”问题。然而,缺乏从市场主体的微观分析,也忽视了“恶政府”与“坏市场”具有相互强化的可能性。立基于不同市场主体的偏好差异,从科层之忧、身份之困、权力之觞和地区之别四个方面来寻求不同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融资难 关键在观念 出路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双重作用的结果.解决"所有制歧视",必须向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学习,深化改革,科学设置市场门槛;解决"规模歧视",则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思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创建符合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律责任制度的独立性,是法学界论证经济法是否为独立法律部门的重要依据.从经济法律调整市场经济时对民商事法律的功能补充、纠偏、修正角度分析,经济法律责任有不同于民商事法律责任的独特表现形式,这是我们认识经济法律责任独立性的必由路径.从经济法调整市场经济与民商法功能互补关系的角度看,经济法律责任制度是一种全新的责任制度,有其独特的责任形式,主要包括惩罚性赔偿制度、肢解公司制度、资格罚制度、政府的政治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李静 《探索》2002,(1):137-139
适度干预原则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国家依法正当地干预经济,发挥对市场的辅助性作用;权衡成本收益,遵循经济法的价值目标谨慎地干预经济。在我国,由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特殊情况,贯彻适度干预原则尤其需要加强法律对国家干预的规制和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重塑国家的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和职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我国政府实现就业目标的重要障碍。它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就业权,而且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安定和谐。本文在结合现实分析了我国就业和职业歧视的现状、原因及判断标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就业和职业歧视的规制原则、规制途径和规制方式。  相似文献   

7.
《探索》2017,(6)
药品安全治理涉及社会生活中多元主体和多重利益关系,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或是单方面政府管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管理学中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和经济法中的三元主体理论,为实现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现有政府单一监管体系,我国药品市场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社会失灵等诸多问题。为此,构建一个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的社会共治体系尤为重要。解决的基本思路是: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维度出发,加强企业自律体系建设,完善政府监管体系,推进社会参与体系建设,以实现药品安全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8.
市场是人类分工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政府也是人类分工与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各有比较优势,因而各自产生存在;因为互相依赖、互为因果,因而彼此需要、彼此作用。但正如通过政府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一样,人类社会必须通过市场来解决政府失灵问题,政府和市场必须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9.
王秀珍 《党史文苑》2007,(12):51-54
当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和职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我国政府实现就业目标的重要障碍.它不仅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平等就业权,而且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安定和谐.本文在结合现实分析了我国就业和职业歧视的现状、原因及判断标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就业和职业歧视的规制原则、规制途径和规制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王宏军 《求实》2006,(Z1):113
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中一个重要的部门法,与其他部门相比,经济法因产生的历史较短,一些基础问题尚未解决,基础理论的研究在经济法研究中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纵观我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将研究流派分为法学派和经济学派。因为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无  相似文献   

11.
编制是政府进行人事管理的基本工具,编外用人是编制制度极力禁止的一种行为,但现实中却存在相当严重的编外用人现象,编外人员和借调人员在政府机关的存在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地方政府编外用人的状况及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政府机关编外用人相当普遍,其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政府职能调整与编制之间的不配套、人事腐败以及身份歧视三个领域.最后指出制定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编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控制人事腐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王雄军 《求实》2007,(2):65-69
路径依赖和路径替代是制度变迁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基层政府改革的实践中,因为特殊利益集团、制度公共产品属性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单纯依靠路径依赖并不能解决有效制度稀缺的问题。路径替代是补充和克服路径依赖的缺陷、推进基层政府改革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张守涛 《世纪桥》2010,(21):129-130
在当代中国,进城的农民工在就业机会、工作岗位、薪酬发放、子女教育等方面,仍受到相当程度的歧视。归结起来,这就是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历史地看,这个问题的发生或恶化,同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法律不健全以及政府管理和服务存在缺陷等有关。在属性上,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具有公共性质,因此,政府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在探讨农民工问题与政府作为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应在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唱好主角,再辅以社会各界的携手合作,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就不是梦。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与有限政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源配置方面 ,存在着两种权力 ,一是市场权力 ,一是政府权力。前者以实现个体的经济目标为导向 ,后者以关心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政府权力的作用是为了弥补市场的失灵 ,同时保证经济权力要求的实现。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体现出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实质正义和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5.
围绕着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以解决市场主体的活力为起点,经济改革从解决企业活力开始,由点而面,层层推进,历经多个阶段的逐步发展,趋向成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总目标。与此相适应为满足市场对政府效率的要求,政府必须注重解决自身的效率问题。提高政府效率的首要问题是解决政府活力。因为提高政府活力是解决政府效率的起点,更是当前政府管理必须解决的关键。如何通过政府创新提高政府活力最终保证满足社会经济需要的政府效率是本文考察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冯果 《学习论坛》2007,23(2):70-73
“经济性”和“社会性”是经济法的两个基本属性,其中“经济性”阐述了经济法是规范和保障政府干预社会经济之法,表述的是经济法的制度范畴;“社会性”阐述了经济法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之法,表述的是经济法的价值范畴。以这两个基本概念为基础构建出的经济法律制度体系与理论体系具有逻辑上的完整性,并为今后经济法学的理论研究打开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法的两个核心构成要素,是经济关系法制化的典型代表,在市场经济运行的不同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市场管理法主要存在与作用于微观自治领域,而宏观调控法主要立足于、作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但两者是密切相关的。文章从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两个方面,论述了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全球社会和学术界重新思考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政府以及政府职能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问题.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再次受到全球社会的关注.东亚奇迹与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表明.以儒家文化为根基的东亚文化成就了不同于欧美发展路径的独特的东亚模式,其核心在于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在于政府职责与功能的全面履行,由此,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得以统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就业歧视现象屡见不鲜,大龄下岗失业人员普遍受到年龄方面的歧视,35岁成了就业难的年龄界限,女性劳动者明显处于就业弱势地位,进城务工的劳动者更是受到了户籍方面的歧视等等不胜列举。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劳动力市场就不可能正常地发育成长,最终必然损害政府促进就业的战略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一、就业歧视违反社会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何为就业歧视?就是条件相近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于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无关因素的影响,自己不能够享有与他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我国经济法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经济法理念是经济法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对经济法理念进行调整与重构,抓住两者的契合点,找出经济法原有理念的不足及其与和谐社会要求存在的差距,加以完善,从而促进经济法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