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衍方  潘益杰 《小康》2005,(2):56-56
根据本刊设计的饮食小康的问卷调查中,对温饱问题的答复是一个较令人鼓舞的结果。世界粮食安全标准是人均400公斤,2002年,我国人均粮食达到406公斤。我国以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但真正的实际问题是如果二十年后,中国耕地照目前这样被商业化或工业化的继续占用,而人口在进一步增长,到时我国本土生产的粮食是不是够吃?是不是能够正常地满足战略储备?要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和保障人民食物安全,必须保证人均1亩常用耕地必不可少。1996年的第一次农业普查显示,全国耕地总资源为19.5亿亩,其中常用耕地15.83亿亩,人均1.29亩。到200…  相似文献   

2.
姚高宽 《前进》2009,(3):17-18,36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全省粮食安全形势向好。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粮食总产量从70亿公斤,依次迈上80亿公斤、90亿公斤和100亿公斤三大台阶。2004年~2008年,我省连续5年粮食丰收。但我省粮食生产条件脆弱,粮食流通发展相对滞后,粮食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粮食安全基础还不够稳固。  相似文献   

3.
粮食作为人类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其供需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融入营养概念的粮食需求研究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基于湖北省城乡居民的年人均口粮及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构建居民食物消费——营养状况——粮食需求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下的低营养目标相比,湖北省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偏高57kg/a,农村人均饲料粮消费量偏低46kg/a,城镇人均口粮、饲料粮消费量已达到低营养目标值。为追求更高的膳食营养目标,湖北省农村居民口粮需求量将进一步减小,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饲料粮需求量将继续上升。未来湖北省粮食需求将继续增长,且以饲料粮的增长为主。湖北省未来粮食生产应当在充分保障口粮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增加自身饲料粮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全国来说,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到1983年总体上已经基本解决。此后26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先后登上4亿吨和5亿吨水平,表明我国坚持实施的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取得了新的成就,粮食自给率连续10年保持在95%以上,粮食储备远远高于粮食安全警戒线。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生产面临资源约束和需求上升的新挑战。由于生物燃料的发展,世界粮食市场也加大了变数。从国情条件看,我国粮食安全依然是很脆弱的,人均粮食生产量一直围绕在380公斤的上下10%徘徊,粮食供应紧张和相对充裕交替,惠农政策措施难以贯彻如一,保护粮农利益、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措施显得不足。粮食总量在1996年达到5亿吨生产水平之后,至2007年才得以恢复。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形势难以乐观,粮食安全能力建设以及粮食安全宏观调控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中国居民粮食消费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的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Findlay,1996;Lin,JustinYifu,1996;Fan,S.,L.Zhang and X.Zhang,2002;Zhujing,2004)。1978—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0476.5万吨增至50160.3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从319公斤增至381公斤。随着粮食生产能力的显著提升,我国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和营养摄取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在国际化背景下,居民食品消费越来越显著地受到域外因素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并称为全球三大经济安全,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更是粮食消费大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既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保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战略。虽然自2004年我国粮食恢复增产以来,已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安全基础得到加强。但由于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日益突出、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断加剧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加、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本刊特组织了这组文章,从品种结构、主体结构、地区结构等各方面对粮食安全问题加以阐释,以期从理论层面对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宗云 《创造》2003,(10):20-21
粮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试对云南的粮食安全作一些探讨。一、云南粮食供需现状及粮食安全问题云南是一个边境线长、民族多、经济不发达的省份,粮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还关系到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对于云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粮农组织世界安全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关于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其内容是:"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应该是,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  相似文献   

8.
粮食主产区对稳定全国粮食供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粮食生产是弱势产业 ,面对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值得注意的是 2 0 0 0年以来连续减产 ,三年当年粮食产不足需 ,向人们提出了危及粮食安全的信号。粮食问题始终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政治经济问题 ,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保护扶持力度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傅晓明 《前进》2009,(7):34-35
太原市是省会城市,常住人口348万人,年粮食消费10亿公斤,而年产以玉米和杂粮为主的粮食总量仅有2.5亿公斤,缺口7.5亿公斤。全市居民粮食消费以小麦面粉、大米为主,供求总量不足,品种结构不平衡,90%以上要从外地调入;食油年消费1亿公斤,全部靠外地调入。为此,我们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为载体,促进了全市粮油市场稳定繁荣。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12,(8):92-92
吴娟在《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尽管我国粮食实现了八年连续增产,但是,从外部环境、市场供求价格、进出口贸易方面分析,粮食安全问题仍然不可掉以轻心。据此,必须合理上调粮食价格,让利益趋动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正确看待土地规模经营与流转,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服务外包,让地尽其力,从源头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从宏观整体的高度协调好政策环境、资源供给、市场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各种关系,确保国家粮食长期、稳定、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和消费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价总体持续上涨,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面对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发生的新变化,重新认识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保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发[2014]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责任,粮食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是,随着国内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过度依靠中央的现象,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为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  相似文献   

13.
周应恒 《群众》2014,(4):21-21
<正>尽管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仍将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放在了首要位置,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要最先考量的问题。那么,粮食安全"紧箍咒"为什么还要念?事实上,粮食连年增产的背后,仍隐藏着我国粮食安全的诸多隐患。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可以用"供需紧平衡,结构性短缺"来概括。虽然粮食实现了"十连增",但  相似文献   

14.
世界粮食形势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7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出现停滞不前甚至下降趋势,未来世界粮食发展趋势不容乐观,中国的粮食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我国必须加大农业支持力度,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近年来,我市粮食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三分之二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全市耕地不断减少。同时,人口却不断增加,畜牧业也快速发展,使得口粮和饲料用粮迅速增加,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难以逆转。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市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从总体情况看,全市粮食增产的潜力还很大,但挖掘增产潜力的难度也很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解决受自然  相似文献   

16.
刘林奇  ;曾福生 《求索》2014,(10):52-56
粮食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粮食供求缺口,增进粮食安全,但它又有风险性,可能会给粮食安全埋下隐患。通过实证分析,从三个方面评价了我国粮食进口的风险,结果表明:进口依存度较低,进口对国际粮价几乎没有影响,但进口市场集中度较高。总的来说,我国粮食进口的风险较低,不会造成粮食安全问题。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防止粮食进口风险出现反弹,我们要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努力减少食用粮的浪费和提高工业用粮的效率,严格粮食进口规模,不断降低粮食进口市场集中度,积极开拓国外土地租赁业务。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粮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近两年,我国由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局部地区自然灾害,以及价格低速,农业增产不增收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等原因,粮食减产幅度较大,因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就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略作浅析:  相似文献   

18.
郭绍建 《今日民族》2007,(11):57-59
施甸县位于保山市南部,是个多民族县,辖区内有2个民族乡、12个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在全县占当地居民人口总数1/3以上的自然村有122个,居住着彝族、布朗族、回族、傣族、佤族等22种少数民族。2006年底,全县少数民族人口2.5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7%。2006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人均纯收入780元,为全县人均纯收入1846元的42%;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为全县人均占有粮食387公斤的78%。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9.
张月华 《人民论坛》2014,(10):222-224
粮食安全与保证政治稳定、创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完善的粮食物流体系。河南省是产粮大省,具有发展粮食物流的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但在粮食物流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合国外粮食物流的经验,建议从培育大型龙头物流企业等方面构建和完善河南粮食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20.
数字天下     
《时事报告》2012,(1):7-7
中国以世界6%的水资源解决了世界20%人口的粮食问题研究表明,水对粮食的增产效用最为突出,贡献率达到40%以上。水利专家表示,中国以占世界6%的水资源、9%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0%人口的粮食问题,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