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隔山 《党课》2013,(3):115-117
郑板桥,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公元1693年,郑板桥出生在江苏兴化,这里不但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还曾出过小说家施耐庵、文学家“嘉靖七子”之一的宗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李觯、文艺理论家《艺概》的作者刘熙载等许多名人。不过在后人眼中,名气最大的还属郑板桥。  相似文献   

2.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郑板桥出生在一个衰落的书香之家,自幼随父亲在私塾读书,并养成骨鲠狷介的性格.学而优则仕,一直是古代士子的梦想,板桥也不例外.但家境的贫寒,使他不得不放下读书人的清高.31岁至40岁左右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板桥一直混迹于当时经济发达、书画市场繁荣的扬州一带,过着“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的落拓生活.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清扬州府兴化县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七品县令,兼擅诗、词、曲、文、联、印、书、画,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卒于乾隆三十年(1766年),享年73岁。板桥一生坎坷,历经磨难,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然则板桥以其入仕、辞官、卖画的传奇经历,书法、诗文、绘画的独特风格,狂怪不羁、标新立异的思想品德,刚正不阿、胸襟坦然的文人形象,以及思想奇、风格怪、艺术绝而独步古今,享誉四海!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黑龙江大兴安岭一名叫刘儒的退休工人假冒中纪委的主任,在南京行骗。无独有偶,南京市雨花区板桥农民严顺庆冒充南京某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招摇撞骗,骗得几十万元,近日被玄武警方抓获归案。骗子们冒充纪委领导干部行骗,你不得不感叹:骗子也是在“与时俱进”啊!  相似文献   

5.
正位于遵义大娄山脉的板桥镇娄山关村立足当地藤编产业,依托娄山关、海龙屯等邻近景区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馆,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就业创业,昔日的一类贫困村变成贵州省小康示范村。地处大娄山脉的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曾是红军与当地军阀战斗过的地方。如今走在板桥,柏油路两旁是整洁的黔北民居,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独具魅力的美丽乡村。藤编技艺传承百年大娄山脉不仅是一片红色圣地,还是一块绿色宝地。当地生态良好,植被覆盖率高,青藤和方竹资源  相似文献   

6.
探索保持农村政治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各级党委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前不久,我带着这个问题,对河南省的辉县市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先后与市、乡、村的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察看了板桥、大沙窝等  相似文献   

7.
张文全 《支部生活》2009,(11):40-40
2000年12月28日,禄劝县云龙水库淹没区6个村民小组的274户人家1026人,移民搬迁到了官渡区大板桥镇秧草凹,6个村民小组整合成的村委会被命名为“云桥村”(从云龙水库移民至大板桥落户之意)。  相似文献   

8.
《福建党史月刊》2010,(18):29-30
黄立贵,原名金全,江西省横峰县青板桥黄家村人(一说浦城县永兴镇莲台村人)。出身贫苦,读过几年私塾,青年时代曾靠挑担做长工糊口。1927年12月参加江西弋横暴动,任第三路军指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被送进信江军政学校(后改为彭杨军校)学习,结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是杨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他以诗、书、画三绝而驰名中外,是中国文化史上为数不多的全才。徐悲鸿曾在郑板桥的一幅《兰竹图》上题跋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这个评价是恰如其份的。 作为一个文学家,郑板桥一生留下了许多作  相似文献   

10.
昌文 《支部生活》2009,(8):23-24
一个“窗口”里的风景 大板桥,这个距昆明东北方向25公里的乡镇,注定将因昆明新机场的建设而名扬世界。到2011年底,中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将在这里正式启用,它将成为目前中国建设规划最合理、单体航站楼设计最壮观、最具环保和人性化的绿色民用机场。现在我们来到这里,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红土飞扬的工地上,无数辆挖掘机、推土机颠簸在高高低低的山坡上,碾压出许多条道路,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纵横交错。  相似文献   

11.
一、从独树镇扬威到板桥街救驾1913年2月,韩先楚出生在湖北省黄安(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在武汉做过  相似文献   

12.
聪明与糊涂     
板桥居士曾书“难得糊涂”匾额一块,这句话应该理解为,“难得由聪明转入糊涂”,有点像常说的,“揣着明白装糊涂”。板桥精明过人,见多识广,知道聪明一旦外露,不仅折损清福,而且时时被人提防,极易引祸上身,所以明白人装糊涂相,“大巧若拙”,并非真的懵懵懂懂,不辨南北。这点儿意思,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一书中说得很明白:“郑板桥尝书四字于座右,曰‘难  相似文献   

13.
做人如竹     
竹子,四季常青,挺拔秀丽,种类繁多,姿态万千,耐得住严寒酷暑,经风不折,经雨不凋,似有振衣凭风雨之势,在冰封万里的北国也能傲然挺立,怪不得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板桥先生有诗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诗正写出了竹子在恶劣的环境中所体现的顽强的生命意志。不屈不挠,慨然立于世间。  相似文献   

14.
严复与台湾     
严复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情缘。这种情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作为马尾船政学堂毕业中国最早的现代海军成员,严复亲自勘测过台湾的海防,其现代海防思想与台湾岛、琉球岛等东南沿海岛屿在清末的得失紧密相关;二、严复的儿子严琥与台湾板桥林家姑娘林慕兰结为婚姻,这使得严复子孙后裔在台湾枝繁叶茂。因为与严复的联姻,这使得台湾板桥林家从与三坊七巷在近现代中国极有影响力的政治世家联姻拓展到与三坊七巷在近现代中国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家族联姻。活跃在政界、商界、文教界的严林两家的后裔,至今依然为台海两岸的和平互动做出有影响力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央红军长征后,留下闽北红军独立师在闽北敌后打游击.1935年春,独立师经两次整编,由黄立贵任师长.黄立贵1905年出生于江西横峰县青板桥黄家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对共产党、红军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六军团西征,于湘鄂川黔边板桥地区遭敌围截,一场恶战,我后卫十八师五十二团严重受挫,军直机关干部、战士奋力突围……在这支队伍里,一位面孔清  相似文献   

17.
1975年8月,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的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以及两座中型水库和58座小型水库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57亿立方米的洪水,使驻马店地区的10个县(镇)尽成泽国,加上许  相似文献   

18.
正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酷爱读书,于读书上也颇有心得。他认为,学习的成就并不在于天资是否聪慧,而在于自身的刻苦努力以及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首先,他提倡慎选精读。先选定一本书,然后反复阅读,有的书他甚至读过几十遍,直至真正懂得了书中的道理,才肯放下。他在《板桥自序》中说:"板桥居士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惟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他极不赞成那种走马观花式的读书,匆匆一阅,其实心得全无。他曾写信对儿子说:"凡经  相似文献   

19.
<正>1975年8月4日至8日,由于受到第7503号强台风的影响,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出现罕见的特大暴雨,主要暴雨中心位于汝河板桥附近的村庄,其强度之大,是我国有纪录以来的最大暴雨,6小时降雨量达到世界最高记录。4日至8日,油房山水库的总降雨量为1411.1毫米,上蔡县的总降雨量为847.5毫米。由于连降暴雨,8月5日傍晚洪河水位开始上涨,7日夜里出现本次暴雨中的最大洪峰,23时30分板桥水库入库流量达130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20.
崔鹤同 《先锋队》2014,(1):29-29
郑板桥对底层百姓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总是不时地透露出这种生动的内容、别致的格调和纤尘不染的高风亮节。"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言志,画写意。这是郑板桥画过的一幅墨竹图上面的题诗。郑板桥一生勤政清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