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非 《台声》2006,(12):96-96
民间常习惯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黄帝内经》上说,冬季3个月,宜早睡晚起。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讲究保健、保养是很重要的。冬天是心脏病■心血管病人应注意保暖的高发季节,这与气候转冷有关。因此,心脏病患者到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保暖可以防止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并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有利。为此,应避免用冷水洗脸,以免冷水的突然刺激而诱发心绞痛;洗衣、洗菜时,不要长时间地把手泡在冷水里,可能的话应用温水。体育锻炼应以打太极拳、做操、散步为好,赛跑…  相似文献   

2.
华康 《现代人事》2001,(11):38-38
冬季天气寒冷,是老年人疾病易发的季节,特别是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都很容易在冬季里发生。而且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老年人抗病能力低下,很容易患感冒和流感。一旦患了感冒又会并发肺炎,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因此,许多老年人怕过冬天,冬季常常给老年人心理上增加很重的负担,其实冬季并不可怕,只要老年人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安》2013,(24):73-73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们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协渊性等均相对降低,做事条理性与逻辑性也低于其他季节。由于气温下降、经常刮风、  相似文献   

4.
十一月     
《台声》2005,(10):72-73
十一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是初冬,各地农村进入了秋收冬藏的尾声,正等待着农闲后那节日频繁的时节到来。这个月有立冬和小雪两个节气。立冬,是冬季开始的意思;小雪,表示开始降雪了。  相似文献   

5.
冬季,北风呼啸,天寒地冻,万物凋零,一派萧杀畏缩的景象。由于气候寒冷,与之相适应,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性增强,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6.
冬季,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容易导致胃病复发。下面几款美味靓汤对胃病患者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7.
冬天的饮食营养1.增加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摄入量。含氨基酸的食物有动物内脏、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山药、藕等。2.补充足量的糖,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一大类营养物质,在寒冷冬季,成为人体的主要和直接的能量来源。3.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维生素C可提高人...  相似文献   

8.
冬季从立冬开始,经过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因此,冬季保健就显得更为重要。冬季,有不少有碍健康的生活习惯,常被一些人误认是正确的。戴口罩防冷鼻粘膜里有丰富的血管  相似文献   

9.
《天津政协公报》2011,(11):58-58
<正>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看,立冬确实是进补的好时节。因为进入冬季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进补:以食补为上《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是冬季养生的重要内容,最好能多吃白菜、银耳、木耳、枸杞、梨、猕猴桃等补益阴液的食物;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元月,一场突然而至的低温雨雪天气,一直持续了近20天,成为襄樊30多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在寒冷的冬季,襄樊的一家家企业,及时伸出了友爱之手,向政府、福利机构、贫困家庭捐赠衣物、食品、团圆饭等,这样的义举不断在襄樊上演,汇聚成一股股暖流,使大家感到:这个冬季不再寒冷。  相似文献   

11.
三金 《中国减灾》2010,(2):52-53
冬季来临,外出旅游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对于热爱旅游的人士来说,冬天的寒冷并不能阻挡他们出行的脚步,一年四季阳光灿烂的海南、一派北国风光的哈尔滨、四季如春的云南和有着鲜明民族风情的新疆等旅游目的地,均不失为冬季出游的好选择。但是由于天气寒冷,如果在旅途中有些注意事项没有做到,  相似文献   

12.
冬季寒冷,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非常重要,食疗方对于预防感冒,是十分必要的。感冒是最常见的外感病,其病因由外感风邪所致,根据四时不同的季节,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冬至”节气的降临,气候步入真正意义上的数九寒天。寒冷和防寒将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人们关注的话题。冬季里,人体对气象环境尤其敏感。例如光照强烈时,人体会感到温暖舒适,而室外迎面的寒风,给人的感受则是刺骨般的寒冷。当然,人们在冬季最关注气温高低是没错的,但更要关注居住温度及其变化。居住温度包括居室环境温度与睡眠环境温度。冬季居室气温是否适宜,与各地气候有关,与当时的室外气温有关,与人的穿衣多少也有关系。人体正常体温为36℃至37℃。当室内温度为20℃左右时,穿一件衬衣,衣服表面温度约为32℃;如再加一件背心和外套,衣…  相似文献   

14.
冬季,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容易导致胃病复发。下面几款美味靓汤对胃病患者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寒冬送暖情     
《中国妇运》2009,(3):F0002-F0002
四川省各级组织努力抓好震区灾民临时安置工作。在冬季来临之际开展了多种送温暖活动。图为多个企业捐助的折叠床及过冬棉被等生活用品。让灾区人民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浓浓暖意和关爱。  相似文献   

16.
寒冷季节一到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在如此寒冷的气候下进行体育锻炼,一定要注意卫生保健和科学锻炼。一、做好准备活动:寒冷的气候使人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使肌腱和韧带的弹性和韧性减低,关节变得僵硬,如果锻炼不得法,容易产生跌伤和扭伤,为此,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通过活动调动机体各部分的机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能力,从而避免创伤的发生。二、衣着合适,泣意保暖:冬季锻炼,不宜穿得太多、太厚,过多、过厚会妨碍动作,造成伤害事故。在锻炼前也不要一下子把衣服脱得太多,甚至只穿背心短裤,这容易…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海的冬季漫长而寒冷,一年中供暖时间长达6个月,冬季采暖占能源消耗的比重较大。青海省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第一服务保障中心承担着省政府办公厅的服务保障任务,负责14家办公单位、907户住户的供暖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守护青藏高原的绿与暖,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减碳,中心通过优化管理、实施技术改造等方式,降低冬季采暖天然气消耗量,减少碳氮排放,努力实现能源集中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寒冷是老人健康的大敌。在冬季,老人们就要改变以往一些不适应寒冷天气的生活习惯;否则天寒地冻,一个不留神便会酿成祸端。  相似文献   

19.
沐沐 《台声》2008,(1):94-95
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中医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这对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病体康复等方面,更能显示出药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冬季食粥,在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热呼呼、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们、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以及在家休养的老人们的美餐。煮粥通常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它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之,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之功效。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食:粳米、籼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鸡肉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水果。狗肉和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补佳品。老年人每天晨起服人参酒或黄芪酒1小杯,可防风御寒活血。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常食炖母鸡、精肉、蹄筋,常饮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05,(2):53-53
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包括(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每月有两个节气,非常清楚地概括了气候变化。节气前后对于年老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要格外注意自我调养,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