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习导报》2011,(7):23-25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现阶段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好这三个“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这就是说,必须围绕这三个“最...  相似文献   

3.
郝会龙 《奋斗》2012,(2):22-23,25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中央和省委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我们从齐齐哈尔市情实际出发,提出了“坚持以发展为前提、道德为引领、  相似文献   

4.
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力度,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动因。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见的总体要求,当前在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要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力度,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信息动态     
《当代贵州》2011,(17):6-6
胡锦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5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些社会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是当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社会矛盾易发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必须充分发挥思想导向机制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艺文 《前线》2008,(9):29-30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强调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徐秀霞 《新长征》2012,(8):28-29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党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此,省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有多种方式和手段,其中法治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式,我们必须遵循法治思想,在依法治H方略指引下,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马克  刘岩 《新长征》2011,(8):12-1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推动丰十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T程,必须把握好突破口和着力点的选择。当前,按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1,(18):12-13
2011年5月。中共贵州省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提出: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下大力增强抓好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贵州特点的社会蕾理新路子.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平安贵州、和谐责州、幸福责州。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凝聚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3,(7):23-2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对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闪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从黄南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这一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牢记抓稳定就是抓发展,通过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创造有利于黄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点是没有剥削。当代中国国情的首要问题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任务是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突出社会和谐内涵,弱化阶级冲突内涵,“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4.
当前如何按照胡总书记提出的“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开展好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无疑是摆在全党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紧密结合本地区自身发展的客观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和推进本地区的创新社会管理事业,既是党中央的期望,更是人民群众的期待。  相似文献   

15.
罗瑞锋 《学习导报》2011,(15):60-6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省煤业集团作为担负打造全省能源保障主平台重任的大型国企,着力从“四个融入”做起,落实“三个最大限度”的总要求,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全局,致力于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企地关系,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中共贵州省委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提出: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下大力增强抓好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素质和能力,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贵州特点的社会管理新路子,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幸福贵州,为实现贵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向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和动力的同时,也必然伴随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断为减少和化解矛盾培植物质基础、增强精神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第一个问题中写了这样一段很有哲学品位的话:“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学习六中全会文件,特别是学习这段话,我想就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刘炳彦 《求贤》2011,(8):49-49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社会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聪 《新长征》2007,(1):15-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里需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认真解决分配关系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系统中的各个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在利益关系的处理上坚持公平与正义。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有关资料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