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际研究中国和东盟目前经济合作中还具有巨大潜力的直接投资问题,对驱动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市场因素、生产成本因素、政策因素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为中国加强与东盟的投资合作提供理论和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向前推进 ,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相当有利的位置 ,各国纷纷在现在的国际经济秩序框架内加强了协调与合作 ,谋求共同发展。我国在最终加入WTO的基础上 ,在 2 0 0 1年 10月与东盟10国明确达成了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顺利建成 ,它将是一个拥有 18亿人口、GDP约为3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这一巨大的市场无论对东盟 ,还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均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与东盟各国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消除无疑促进各国依据各自的自然资源互补性、比较成本优势和后发优势发…  相似文献   

3.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的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一、携手合作,共同心愿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的浪潮中,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东盟经济如何走出低谷?这是中国、东盟都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4.
普洱市毗邻东盟诸国,地理区位独特,如何加快解决好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外向度低、商贸流通水平低、跨境经济合作难等诸多的问题,抓住"两强一堡"战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和发展的机遇,积极拓展面向东盟的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于促进普洱市实现绿色发展、率先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设西双版纳"开放云南的主阵地",要紧紧抓住昆曼大通道全线贯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开发(GMS)合作深入开展等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西双版纳连接中国西南与东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立足当地,依托西南,拓展东盟,面向世界,坚持把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开放经济和通道经济。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i标,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昌吉州要在全疆"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何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探索建立并完善昌吉州"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长效机制,是当前昌吉州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昌吉州具有在全疆"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经济基础、区位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现代文化引领优势,根据昌吉州经济发展指标、生活水平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社会结构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等的实际情况,对昌吉州"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预测,可以看出昌吉州到2015年基本可以在全疆"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昌吉州目前必须实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统一、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效益的统一、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统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陈政 《当代贵州》2007,(23):22-22
中国与东盟正在就建立自由贸易区展开积极努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建成,对于双边及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如何把握这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合作共赢     
2012年9月21日至25日,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龙超云出席开幕式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等系列活动,并到贵州展区巡视,了解我省企业参展情况。据介绍,本届博览会由"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先进技术、服务贸易及魅力之城"五个主题展示,突出了合作共赢促发展的主题,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及互联互通建设,以全方位促进睦邻友好。  相似文献   

9.
打通通道借船出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是“9 2”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公里边境线与东盟接壤,且是我国最早面向东南亚、南亚沿边开放区域。在这个区域里,四川具有重要地位。在西南各省积极推进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同时,我国与东盟10 1和10 3的合作也在提速,尤其是提出了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人口超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东盟正在就建立自由贸易区展开积极努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旦建成,对于双边及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如何把握这个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7,(45):72-73
举办妥乐论坛—"中国-东盟国际产能合作",既是盘州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盘州实现产业优势互补、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聚集人气、培育商气,开放的花溪大学城,正奋力建成一座集产学研一体的现代化开放新城,成为贵州教育对外开放的新高地。7月底,花溪大学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永久会址再次迎来中外高层政要和各方贵客——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这里隆重举办。交流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的高端平台,成为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特色品牌。而作为交流周举办地的花溪大学城,正奋力建成一座集产学研一体的现代化开放新城。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覆盖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惠及19亿人口,整个自由贸易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自今年1月1日起,中国和东盟六个老成员国(即文莱、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之间,有90%约7000种产品接近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  相似文献   

14.
齐康 《当代贵州》2007,(23):23-23
东盟关税门槛已降低 目前东盟平均关税为6%,而我国为10.4%。贵州不仅可以借机扩大对东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着力开拓东盟出口市场”;而且要特别利用东盟各国华人数量,习惯与我们相近,对中国食品和药品的认知度比较高,其准入条件较欧美发达国家宽松,进入成本较低等特点,加大贵州省食品、中药制成品对东盟的出口.以及扶持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电子电器、挖掘机、  相似文献   

15.
夏晓阳 《党建文汇》2011,(12):18-18
今年是中国-东盟关系史上的一个大年,主题词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背景是一串丰硕而扎实的合作成果。中国和东盟关系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已经站在迈向更高阶段的门槛上。中国与东盟的各领域合作全面开花,已经成为东亚合作中最活跃的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0月,中国、东盟双方确定了包括农业在内的新世纪初中国东盟重点合作领域。2002年11月,中国、东盟双方在金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使我国和东盟的农业合作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制度化轨道。《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双方的合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2006年,约600种产品关税要陆续减免到零;第二阶段是到2010年,中国与东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第一阶段的约600种产品主要以农产品为主,被称作“早期收获”方案。按照“早期收获”方案,中国与东盟6个老成员国农产品关税在2004年降到10%以下的水平,2005年降到5%,2006年实现零关税。农业在我国和东盟国家中均占重要地位,是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设计院阿布扎比分公司立足国际高端与前沿市场,胸怀"国际化强企"梦想,至2015年拓荒三载,以"三严三实"为指导,不断审视自身文化理念,积极探索海外党建,认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汇聚全球人才,拓展国际业务,致力于全面建成与国际一流咨询设计企业比肩的咨询设计公司。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10,(2):50-50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 1月1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该贸易区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中国与东盟双方90%的商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中国13亿人口与东盟地区的6亿人口因此被联系在同一个市场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经历了两次转向。第一次转向是从实现关系正常化到多领域合作,可谓“利益共同体”;第二次转向是基于共有利益,并将双方前途与命运联系在一起,可谓“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治理危机的中国方案,也是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助力器。然而,信任不足等现实因素成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挑战。对此,需突破固有思维,从观念入手,重视认同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以社会互动为框架,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郎艳林 《当代贵州》2014,(26):23-25
正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东盟的开放合作、共同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前景十分广阔。"教育交流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的基础。目前每年近20万人次的留学生交流,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基础。"9月1日至5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