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际文化讲堂上流传这样一句名言:19世纪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则要靠文化改变世界。更有甚者认为:国家、地区之间,10年比的是经济,50年比的是制度,100年比的是文化……文化的力量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贾先存 《学习月刊》2012,(17):41-41
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人类的精神家园。有人提出,19世纪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靠文化改变世界。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作为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拥有领先世界的先进文化,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真正站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3.
经济决定地位,文化决定未来。 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南宫镇曾说:“1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经济发展的世纪,21世纪是以文化建立新时代的世纪。”事实上,韩国就是一个以文化建立新时代的生动例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21世纪前10年迅速崛起,尤其是2008-200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中国的相对经济实力迅速提高,比危机前预计的提前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有可能比危机前预计的,提前18年在2020年赶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推进名牌带动战略王青逯我们即将步入新世纪──21世纪。放眼全球经济,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国家竟争靠实力,实力竞争靠企业,企业竟争靠产品,产品竞争靠名牌。以质量为基础、以名牌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来分割世界资源,拓展全球市场,是国际经济运...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上曾经是一贫如洗,然而,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却奇迹般地发展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流的经济发达国家,具有了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伯仲的实力。一直到21世纪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都仅次于美国,雄居世界第二位,在经济、科技、文化等许多方面已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的经济总量虽然被中国赶超,屈居世界第三,但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晚清:一个屡遭侵略的经济大国 按照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说法,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当出色。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与此同时,中国人口从占世界总人口的22.9%增长到36.6%。  相似文献   

8.
书海导航     
《学习月刊》2012,(13):56-56
公司的力量 公司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从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被经济学家认为改变了人类生活的160种主要创新中,80%以上由公司完成。  相似文献   

9.
纵览世界历史,解析大国崛起,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十年发展比经济,五十年发展比制度,一百年发展比的则是文化。“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已然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根与魂,成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0.
让历史告诉今天,对每一个生活在今天和未来的中国人来说,20世纪的1978年,是应当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那一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的命运,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改革开放,让世人以一个全新的眼光看中国。而这个改变中国,影n向世界,推动人类进步的世纪伟人正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1.
青年与时代     
从历史上看来,人类的进化是一件不容否认的事实。时代就是人类进化的单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诚然时代与时代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可是20世纪的文化究竞和19世纪不同,却也是实。世界总是在变的,一刻也不会停滞,如果你不随着它变,你便会落后,便会和环境格格不入,便会消极,便会悲观。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5):21-22
文化强国战略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后的理性选择。日本近现代以来的国家战略分为三个阶段:军事立国战略(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立国战略(二战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和文化立国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3.
王伟光 《实践》2011,(11):56-56
有人曾说:物质的最高境界是科学,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信仰,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一年获利靠机会,三年不败靠领导,五年成功靠制度,百年发展靠文化。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2,(21):124-124
高速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后才出现的新的文明现象。18世纪以前,西方世界平均每年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只有0.05%,这意味着要1400年的时间,人均收入才能够翻一番,也就是说,其实它是一个停滞的社会。进入到19世纪以后,突然间人均收入增长的速度增加了近20倍,人均收入每年增长1%,这样70年的时间人均收入就翻一番。  相似文献   

15.
不只是等待     
当这个世界走上21世纪平台时,人类最渴盼的是那穿越时空的温情:一切经济、政治手段的起点和归宿都在于人——使人能够尽能健康、平安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琼 《理论与当代》2002,(11):16-17
新的世纪,是一个极富挑战的世纪,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所谓“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首先是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跨国资本的运作已经进入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同时全球化也涉及到文化领域,尤其是由于现代大众传媒带来的信息全球化有力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感知、文化想象、文化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09,(6):50-50
王茂林在《求是》上撰文说,中国2007年GDP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分析,理性看待: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尽管GDP总量跃居全球第3位,人均GDP却仍处于全球第100位前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区域间发展还不平衡,综合国力不强,国民总体生活水平在世界上排名靠后;  相似文献   

18.
“少年强,则中国强。”细世纪初,梁启超发出的呼喊,至今回荡国人耳畔。“少年强”靠什么?靠教育。教育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家强。在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今天,我们正在把教育强国的理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06,(4):57-5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称霸世界的美国机器制造业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以好莱坞电影为旗舰的文化产业,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遮盖了全世界。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不知不觉中世界各国已经在美国文化的挤压下生活了。有人形容美国文化产业如同压路机一样碾压世界各个角落。许多国家的文化部长们呼吁:各国如果不作有效抵抗。美国文化的洪水将把全球文化市场变成沼泽,世界的多元化文化将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20.
邓韵 《学习月刊》2010,(20):39-39
互联网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它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我国自1994年正式接人国际互联网以来.互联网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截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2亿.普及率达3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网民数、宽带网民数、国家CN域名数,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