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促进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必须扶持好我市现已生成的民营科技企业,促使其健康发展,并根据现有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加强环境建设,改善政府服务,为此,今年上半年我们对我市民营科技企业的现状进行了一定调查,现将其现状和微观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江东论坛》2001,(4):22-23,26
随着新世纪和第十个五年计划经济时期的到来,如何确定民营科技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位置和发展对策,是一个关系我市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个课题,今年上半年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调查共分五个方面:(一)对我市现有58家在册民营科技企业的报表统计分析、座谈和采访;(二)对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冶金设计研究院、安工大(以下简称两院一校)研教人员的问卷调查;(三)对我市涉及民营科技企业的各有关管理、服务部门的采访和资料分析;(四)对其他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状况和经验的收集、整理;(五)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文件和政策的学习和分析。形成了《马鞍山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与现状》调查报告,鉴于篇幅所限,现将报告的建议部分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02,(15):25-2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台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积极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2001年全市工业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达到989家,累计销售收入662亿元,利税71亿元,实现总产值69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民营科技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市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人才智力优势,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近几年来,南昌市委统战部与市科技局、市工商联、市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联合开展了党外专家博士与企业科技对接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党外知识分子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了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的内容和方式,促进了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在统一战线“同心”工程建设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品牌。  相似文献   

5.
《学习与实践》2005,(7):6-11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武汉民营科技企业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道路,经历了萌芽初创、探索调整和二次创业等几个阶段,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劲增长点,凯迪电力、红桃k、精伦电子等民营科技龙头企业已成为全市的税收大户。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式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总结经验、稳健发展,如何乘势而上、再攀高峰,不仅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且要进一步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优化武汉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依靠体制优势和技术优势,已从初创逐步走向成熟。民营科技企业产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其总产值由1992年的391.7亿元上升到1999年的9619.97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0.69%上升到7.53%。进入新世纪,广大民营科技企业正在掀起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核心,以规模化、国际化为目标的“二次创业”热潮。深入研究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探讨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对策,既是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重大的实践课题。一、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亟需解决的体制难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我国加入W…  相似文献   

7.
民营科技企业是开展科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其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科技进步程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民营科技企业立法对鼓励民营科技企业的设立、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的流入起着立法规范与促进作用。贵州省于1995年制订了《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该条例为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仍存在着不尽完善之处。进一步完善民营科技企业立法,对促进科技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科技体制存在诸多深层次弊端,如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研发投资主体错位等,与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必须进行改革。民营科技企业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助推器”,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直接推动科技市场化进程;二是形成激励、示范效应;三是加剧科技竞争。因而,应该大力改善民营科技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增强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而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针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目前已成为全省科技、经济战线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为全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从民营科技企业统计数据中的在职人才构成情况分析,2002年民营科技企业中,高级技术职称人数约占职工总数的10%;中级技术职称人数约占职工总数29%.这表明民营科技企业中科技人员比例并不低,这是民营科技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但近年来,许多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着一方面原有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另一方面许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民营科技企业工作的两难境地,从而形成了许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缺乏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林建 《人民政坛》2008,(7):40-40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内部逐渐分化,产生了主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6个方面人员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了解党外知识分子做好企业统战工作———当前企业党外知识分子现状及工作方略□周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企业特别是当前面临困境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知识分子的主导性作用更加凸显,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是企业党政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而企业统战工作则更应...  相似文献   

14.
推进地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 ,伴随着改革发展的步伐而起步、成长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发展、壮大 ,目前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 ,实现产业化 ,振兴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引导力量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我们甘肃省民营科技企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但总体水平不高 ,规模偏小 ,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其中主要原因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不良 ,制约了我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因此 ,优化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是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强烈需…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2,(15):30-31
为进一步加快我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推进科技强省和经济强省建设,特提出以下若干意见。一、充分认识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民营科技企业具有很强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潜力,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大力扶植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按照“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要求,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强科技创新,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河北区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关注,将听取政府科技创新工作的汇报作为常委会会议审议内容。  相似文献   

17.
心声 《统一论坛》2007,(1):65-65
近日,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辽宁省蚁力神天玺集团及其董事长王奉友不负众望,一举摘得“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两项大奖。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经河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河南省科技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开始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民营科技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科技人员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大创举。它的迅速发展,成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民营科技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以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特征,实行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民营是相对于国营而言的,它不是指所有制形式,而是对这一企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全新的经营机制的概括。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自80年代初起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民营科技  相似文献   

19.
1980年 10月,中科院物理所陈春先、纪世瀛等 7位科技人员创办了中关村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经过 20年风雨历程,星星之火己成燎原之势。从中关村第一家以 500元起家,发展到目前全市万余民营科技企业,从业人员 30万人,其中科技人员 18万人。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资产总额达 1593  相似文献   

20.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经济的新方向———当前绵阳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陈大桂绵阳早在1991年就被列为全国“军转民科技兴市”试点市。境内汇集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大型独立科技机构36家,非独立科研机构96家,科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