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拉美国家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拉美国家的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可以一个新的视野观察拉美经济。透过全球竞争力指标的国际比较,我们发现拉美国家竞争力的变化呈现出分化的趋势,地区各国之间的差异在加大。拉美国家正面临来自亚洲和转型国家日益严峻的竞争压力的挑战。尽管影响拉美各国竞争力的因素不尽相同,但制度和政策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拉美国家前期经济改革的成效及各国近年深化改革的举措对此有直接影响。2003年以来,随着拉美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拉美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所提高,但其改善的速度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拉美国家传统的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国际能源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对拉美国家竞争力的整体影响有限。中国企业投资拉美需要考虑拉美国家综合竞争力因素,注意区位优势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地区一体化方面的合作取得很大进展,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也呈日益扩大趋势。从总的趋势来看,由于拉美地区的合作缺少向心力,且作为拉美一体化主导力量的南共市缺乏实质性进展,因此,拉美国家不是日益团结而是不断分裂。在全球化背景下拉美各国战略选择的多样化、拉美左派的战略及政策调整、美国的分化和离间政策、巴西领导地位的缺失及政策的失误、委内瑞拉查韦斯政府的强势外交都是导致拉美国家不断分裂的原因。拉美国家的分化和矛盾不会造成地区关系的紧张和冲突,但可能对拉美国家间的合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迫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内调整,对外开放,地区经济环境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给世界各国开展同拉美经贸关系带来新的机遇,也给中拉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面临新形势拉美各国经历了战后数十年的进口替代工业化进程和80年代的经济衰退后,不同程度地转变了经济指导思想,通过调整逐步  相似文献   

4.
最近10年是拉美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和国际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通过不断调整与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10年,预示着21世纪拉美现代化进程拥有了一个良好开局;未来10年是拉美国家在新的国际格局下进一步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部分国家能否完成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尽管目前拉美国家面临着或多或少的现代化陷阱,但从长远看,作为一个发展秉赋高、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其现代化进程将会在探索中不断向前推进。真正实现现代化,仍将是拉美各国长期努力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2005年拉美国家经济延续了增长趋势,经济政策调整步步深入。政治形势总体稳定,左翼化趋势继续发展。各国政府日益重视社会问题,但社会改革仍任重道远。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为美拉关系带来变化,中拉关系日益加强。在过去的一年中,拉美各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将对今后的地区形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刊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经济室主任吴国平、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和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盘点2005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形势走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拉美:竞争,合作,抑或"威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国力的迅速增强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拉美国家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未来的发展以及同拉美的经济关系的走势如何?就这些问题,拉美地区各国政府、企业界、学术机构、该地区的国际组织(如美洲开发银行、拉美经委会、拉美经济体系等)纷纷召开研讨会,或设立专题研究项目,进行深入探讨。2004年11月中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古巴进行了国事访问,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关系。这次访问成果颇丰。在政治领域,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7.
1982年8月爆发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已延续至今,全球瞩目。对这一危机的起因、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和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谈判等问题,世界各国学者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致力于拉美发展研究的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拉美经委会),在其专著《拉美的外债:调整和重新谈判》(1985年美国林·雷纳出版公司出版)中,对拉美债务危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债务危机的根源,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和重新安排债务的谈判。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拉美国家面临着开放国际市场环境中更加激烈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增强最终取决于教育;同时,拉美国家业已存在的贫富差距悬殊和社会不公问题更加严峻,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得到强调。因此,拉美国家形成共识。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以教育促发展的战略。然而,国际组织主导下的新自由主义教育改革并未能如愿成为解决拉美国家经济社会顽疾的良方。未来拉美的教育改革应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维度全方位考王,准备迎接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逐步加大了与拉美国家经济合作的范围和力度。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大国力量的交织博弈,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或多边合作还面临区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错综复杂性。在全球化背景下,拉美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舞台;中国只有正视并致力于妥善解决中拉经济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向世界展示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在阐述文化传播同经济合作的相关性基础上,分析中国在拉美的文化传播以及中国与区域内国家合作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出文化传播如何有助于深化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提升中国在拉美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拉美国家由于沉重的债务负担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各国政府相继采取经济紧缩政策,拉美经济已从石油危机前连续增长的高峰中降了下来,1986年,拉美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平均增长率还不到1%。如何使经济重新持续增长,是当今拉美国家面临的难题。以前,拉美国家的经济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外部资金。八十年代前半期由于拉美国家爆发了债务危机,国际资金市场对拉美借款者疑虑重重,不肯放贷,致使外资来源骤降。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促成的向拉美主要负债国提供的应急性贷款也只能缓解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5月 10日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举行报告会 ,邀请参加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的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副执行秘书雷纳尔多·巴赫拉赫和生产、生产率与经营部官员马里奥·西莫利介绍有关全球化与拉美经济、拉美技术创新体系的情况。一 关于全球化与拉美经济巴赫拉赫认为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事实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它都客观存在 ,你不能对它采取“鸵鸟政策”。2 0世纪 90年代拉美各国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对各国本国的经济调整 (如财政、货币方面的调整 )有一定的成效 ,但对拉美各国参与全球化并不是有效的 ,新自由主义改革加剧了拉…  相似文献   

12.
拟于 2 0 0 5年建立的美洲自由贸易区与拉丁美洲一体化来源于完全不同的思想理论。拉美一体化来源于玻利瓦尔主义、普雷维什主义和开放的地区主义 ,其目标是联合自强 ,实现发展。美洲自由贸易区思想来自美国的门罗主义和泛美主义思想体系 ,其目的在于维护美国在西半球的利益。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既可给拉美国家带来利益效应 ,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拉美一体化的发展与深化 ,同时 ,它也会给拉美国家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一是美洲自由贸易区内中心—外围模式所固有的矛盾依然会存在 ;二是美洲自由贸易区内美国的利己目的会对拉美经济产生消极作用 ;三是集体对付国际金融风险 ;四是美洲自由贸易区内既存在南北矛盾 ,又存在南南矛盾 ,还存在区域一体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使美拉在合作中向平等互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拉丁美洲经济前景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1~ 1999年 ,拉美经济年均增长 3 .2 % ,人均产值年均增长 1.5 % ,依然是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拉美经济 90年代运行的突出特点是两起两落 ,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从拉美地区经济 90年代的运行情况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来看 ,对今后一段时间拉美经济前景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 :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取向 ;经济周期的变动 ;国际环境的变化 ;拉美国家间的不平衡发展 ;在预测整个拉美地区的经济前景时 ,对于拉美国家间的不平衡发展这个因素始终不能忽略。基于上述几方面的因素 ,估计在下个 10年中 ,会有更多的拉美国家达到 6%的年增长率 ,整个地区的平均增长率将高于 90年代 ,很可能是在 4%至 5 %之间。  相似文献   

14.
拉美国家加强与美国、欧盟和亚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美拉关系在加强 ,美国帮助拉美恢复经济稳定 ,以促进美国在拉美的投资 ;保持拉美政治稳定 ,以维持拉美民主制度的发展。美国的霸权主义仍是影响美拉关系的重要因素。发展与欧盟的关系是拉美外交政策多元化的一个重要选择。积极推动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 ,促进拉美一体化。南方共同市场危机对南美洲一体化产生不利影响。拉美把拓展亚洲市场看作是扩大对外经贸关系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5.
走向新千年的拉美对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局势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拉美国家正在全面调整其对外关系, 以重新确立自己在新格局中的地位。主动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减少和避免同美国的对抗和摩擦。美国与拉美国家由主从关系向伙伴关系过渡; 由不平等往来转向对等合作;从对抗多于合作变为合作多于对抗。与欧盟关系取得进展。提出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主张。通过建立与欧盟、美国平行发展的大三角经济关系, 改变单纯依赖美国、受美国束缚的经济形势。重视发展同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积极加强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拉美各国之间团结合作加强, 拉美一体化取得进展。由于拉美国家充分利用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有利因素, 积极开展多元外交和经济外交, 加强了内部团结, 拓宽了国际活动空间和扩大了外交回旋余地, 对外关系出现较为有利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进入80年代,拉美地区即陷入“经济增长不足”的危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拉美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调整,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海湾危机的冲击使拉美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有限成果几乎损失殆尽。一、海湾危机使拉美经济进一步恶化长达半年之久的海湾危机,沉重打击了拉美经济,使拉美经济进一步恶化。首先,海湾危机给拉美石油进口国带来新的困难,拉美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巴西受害最  相似文献   

17.
柳明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2):3-9,14,79
在当前经济制度背景下,欧债危机主要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机制影响拉美经济:欧盟需求不足可能使拉美国家的出口收益减少;欧盟信贷额度下降、股市波动、资本流动性减少,会减少对拉美国家的投资,导致拉美国家投资不足和金融市场不稳,对拉美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面对危机,拉美国家的应对策略并非临时的或短期的政策,而是从长期应对危机的历史中汲取了经验和教训。拉美国家实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灵活的浮动汇率政策,通胀处于可控水平,银行监管适当,整体债务水平较低,加上较为充足的外汇储备和经济运行状况总体良好等因素,为拉美国家抵御欧债危机的冲击发挥了相当大的减缓作用。但是,欧债危机对拉美经济可能会存在长期效应。中国与拉美的贸易为拉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中拉关系中还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未来中拉之间的战略依存度将越来越高,经贸往来也将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8.
论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型与发展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美国家独立后主要经历了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四个发展阶段。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拉美的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但是债务危机的爆发推动了拉美国家从进口替代的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外向型发展模式转换。虽然90年代的经济改革使拉美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拉美经济依然显得脆弱。拉美国家不断调整发展路径,对制度选择进行“校准”,但仍没有摆脱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追踪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和美国的历史、政治学科的相关学者追踪研究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拉美国家与美国关系的理论演进和思想路径;通过探讨从依附理论到新左派思想的理论演进和从传统左派到新左派的概念转换,说明拉美左派在新形势下的复兴是拉美国家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剥削压迫的必然结果,是不合理的中心—外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的内在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拉美新左派将领导拉美国家从与美国单极格局下的屈从关系走向建设全球多极政治经济关系中的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实体。拉美一些国家倾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也说明,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20.
拉美经济改革失误的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在 ,学术界普遍认为 ,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改变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从过去的进口替代模式发展到外向型的发展模式。既然是一项涉及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模式调整的重大变革 ,就需要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分析和评价拉美改革的成效与教训。因此 ,笔者想对拉美改革、重点是巴西的教训作分析。第一 ,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政治领导。过分强调维护政党、地方和部门利益 ,严重扭曲了改革的目标 ,成为拉美改革成果有限和不断失误的重要原因。经过将近 2 0年的经济衰退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拉美国家普遍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