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拉美形势讨论会日前在京举行。会议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来自外交部、中联部、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及新闻单位的学者、专业人员约90余人参加了为时两天的讨论会。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拉美经济形势学者们在发言中指出,80年代末90年代初拉美经济从长期停滞和衰退中开始复苏,1992年继续保持了缓慢恢复的趋势:大多数拉美国家通货膨胀率下降;财政赤字减少,有的国家如智利、墨西哥财政实现盈余;最大的债务国巴西与债权银行达成重新安排外债的协议,使整个地区的外债压力减轻,债务危机已经渡过,但债务问题依然存在;外部资金在上年实现净流入的基础上继续大  相似文献   

2.
论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型与发展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美国家独立后主要经历了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四个发展阶段。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拉美的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但是债务危机的爆发推动了拉美国家从进口替代的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外向型发展模式转换。虽然90年代的经济改革使拉美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拉美经济依然显得脆弱。拉美国家不断调整发展路径,对制度选择进行“校准”,但仍没有摆脱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3.
1982年8月,墨西哥因宣布无力偿还到期外债而爆发了债务危机。经过整个80年代的艰苦努力,到目前为止,虽然墨西哥的债务问题远未根本解决,但是债务危机已经得到缓解,国内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墨西哥的债务问题及其解决颇具特色,对其进行考察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拉美地区在80年代爆发债务危机,经历了“失去的10年”,自90年代实行调整和体制改革后经济恢复增长,但社会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因此,国外学术界在研究拉美经济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问题并就此发表了大量著作和论文。现笔者根据掌握的材料,对国外拉美社会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一 关于拉美贫困和  收入分配的状况  关于拉美地区收入分配和贫困问题的演变,国外学者大致描绘出这样一幅图景:1970~1981年间,该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同时收入分配状况明显改善,其表现形式是基尼系数减少将近0.05,从1970年的0.58减少到1982年…  相似文献   

5.
拉美债务危机目前虽有缓解,但4230亿美元的债务仍是它们发展经济的沉重负担。现仅就拉美债务危机的成因和发展趋向谈谈自已的粗浅看法。关于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酿成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过快、借债过多、用债不当、管理不善、国际贷款利率提高、贸易条件恶化、债权国和商业银行中止贷款等。拉美主要国家在60、70年代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不顾国力,大举借债,70年代后外债猛增,从1976年的960亿美元增至1981年的2880亿美元,有的国家债务年增长率高达57%。  相似文献   

6.
1982年拉丁美洲债务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和拉美债务国一起积极探索缓解这一危机的各种途径。被一些经济专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称作“债务与股权互换”的措施,即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这种措施逐步付诸实践,颇受国际学术界和舆论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1982年8月爆发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已延续至今,全球瞩目。对这一危机的起因、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和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谈判等问题,世界各国学者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致力于拉美发展研究的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拉美经委会),在其专著《拉美的外债:调整和重新谈判》(1985年美国林·雷纳出版公司出版)中,对拉美债务危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债务危机的根源,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和重新安排债务的谈判。  相似文献   

8.
80年代是战后拉丁美洲经济最困难的10年。1982年9月墨西哥爆发债务危机之后,拉美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国内外学术界把这场危机称之为拉美的发展危机,结构危机,或结构性的发展危机。不论持哪种观点,大家都一致认为,经济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的误导,是引发拉美这场社会经济危机的国内根源。因此,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转换新的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 ,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一些债务重组后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拉美国家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推崇的发展中国家的改革样板 ,并被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看好。但是 ,拉美经济发展中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 ,使拉美经济失去 1 0年 ;1 994年年底至 1 995年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使拉美投资信心受到打击 ;1 999年的巴西金融动荡 ,使拉美的经济结构与效仿模式受到冲击 ;2 0 0 1年的阿根廷危机 ,进一步暴露了拉美经济中的弊端 ,削弱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作用。拉美金融动荡频仍不仅危…  相似文献   

10.
1991年,拉丁美洲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摆脱了多年持续衰退的局面,走出了低谷,并开始复苏。这种变化是否意味着拉美经济从此出现转机,即从债务危机一恶性通货膨胀一经济动荡的恶性循环,逐步走向经济稳定一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进而开创90年代拉美经济的新局面。这是在看待1991年拉美经济形势变化时,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实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今天,探讨90年代拉丁美洲的发展,联系发展理论的角度进行比较广泛的,根本的思考,至为必要。这是因为,从80年代初拉美爆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所暴露的问题与教训来看,这不仅是一场债务危机或经济危机,而且是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以至发展理论的危机。作为探讨90年代拉美发展问题的基础,需要考虑由经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的形成、拉美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发展理论的发展、以及拉美发展理论的更新诸方面。一、从经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拉美债务危机的出路何在——兼评“布雷迪计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其800亿美元外债为标志,拉美爆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债务危机。迄今为止,这场危机已持续了将近10年。虽然债务国、债权银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和国际金融多边机构曾为解决拉美债务危机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是,拉美国家的负债额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从1982年的3300多亿美元增至目前的4200多亿美元。人们不禁要问:拉美债务危机究竟有无出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似乎有必要提出另一个问题:究竟怎样才算解决了债务危机? 历史经验表明,适度规模的外债不仅不会带来危害,反而有利于弥补内部资金不足和加快经济发展。南朝鲜、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都举借了不少外债,然而  相似文献   

13.
自1981年起,随着通货膨胀的加速,拉美的经济增长率显著下降,跌到历史最低点。笔者认为,拉美经济的这种状况是各国为对付外债危机所实施的政策的直接结果。拉美债务的起因 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暂停偿还外债的决定,使拉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商业银行意识到,由于70年代拉美地区大举借  相似文献   

14.
拉丁美洲学术界往往把1969年以前的外债称作“旧债”,1970年以后的外债称作“新债”。 1982年墨西哥爆发债务危机并波及整个拉美地区。拉美债务问题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世界各国已出了不少研究专著和论文集,但绝大多数是“论新债”,涉及旧债的极少。笔者尽可能多地收集了拉美旧债问题的资料,并作了比较研究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1982年,随着墨西哥债务危机的爆发,拉美国家经济环境急剧恶化,资金大量外流,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减少,拉美国家从资金净流入地区,变成资金净流出地区,从而严重妨碍了拉美各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到1990年,拉美国家初步改变了资金外流的局面。当年的资金净流入额达164亿美元,这是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出现的第1次资金流入大于资金流出的局面;与此同时,外国直接投资显著增加,据国际金融协会统计,1990年外国在拉美的直接投资达90.05亿美元,比上年的65.74亿美元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和拉美国家经贸关系的现状和前景李志祥80年代初技美的债务危机给拉美带来近10年的经济停滞。90年代,由于拉美各国普遍采取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地区经济才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继亚太地区之后第2个经济充满活力的地区。拉美地区经济的复苏为中国的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2月19~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举办了“1991年拉美形势讨论会”。来自国内部分科研单位、外事部门、新闻、出版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本所科研人员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最后,拉美所所长苏振兴在会上作了关于拉美形势的发言。与会学者对如下主要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讨论。(一)关于拉美经济形势。与会学者普遍认为,1991年拉美经济形势趋向好转,主要表现为:第一,经济发展走出低谷,出现转机,开始缓慢回升。自1982年爆发债务危机以来,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拉美的经济影响力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不同阶段的美国国家利益;二是拉美对自身发展经验的总结及道路的探索.19世纪“门罗宣言”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拉美经济影响力达到顶峰,此后其影响力走过了“U”型轨迹:先是开始下降并在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时跌至谷底,而后通过向拉美推行新自由主义改革达到新的高峰,其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是重要标志.但是,当90年代墨西哥和巴西先后爆发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再次下滑,并因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陷入僵局而跌入新的谷底.与此同时,在拉关,随着崛起的左派反美情绪的高涨、地区大国自主意识的增强以及各国对外贸易的多元化,对美国的离心倾向越来越明显,美国对拉美的经济控制相对减弱.而奥巴马政府倾向于抵制自由贸易协定,将拉美政策的重点更多地放在非贸易领域,因此美国对拉美的经济影响力将进一步减弱.同时拉美各次区域与美国的经济联系程度的差别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浅析跨国公司在拉美经济中的扩张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历了 1980年代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之后 ,90年代拉美再次成为外国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 90年代后半期 ,流入拉美的外国直接投资呈明显增长趋势 ,1999年达到 10 5 0亿美元。进入 2 1世纪以来 ,由于世界国际投资呈下降趋势 ,流入拉美的外国投资减少 ,但 2 0 0 1年仍接近 80 0亿美元。拉美国家在经历了 80年代的经济和债务危机之后 ,缘何再度成为外国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 ?跨国公司的扩张对拉美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本文拟分析 90年代跨国公司在拉美经济中的扩张特点、目标战略选择及其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  相似文献   

20.
战后,拉美经济经历了70年代的高速发展和80年代的衰退与调整。即将到来的90年代前景如何,人们极为关注。我认为,90年代拉美经济形势将好于80年代,呈缓慢上升趋势。战后至70年代末,拉美经济发展虽有起浮、曲折,但总的来说,在第三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发展速度较快。1961~1980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5.8%,人均产直丰增长率为3.2%,经济结陶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