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各级政府来讲.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就是关注民生.也就是正确看待和处理发展经济与关注民生的关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实现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08,(12):45-45
国以民为本。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始终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把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安全网,从而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正水城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民生领域,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获得感不断增强。全面小康,是覆盖各个社会群体的小康,也是涉及各个发展领域的小康,要求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近年来,水城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民生领域,各项社  相似文献   

4.
“学习的出发点、落脚点都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和推动科学发展上,要通过服务群众,用民生幸福指数来检验学习成果。”谈到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时,临沧市市委书记杨洪波说。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13,(12):F0002-F00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市委要求,在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民生实事抓在手上,  相似文献   

6.
王连第 《新长征》2011,(3):58-59
不久前调任榆树市弓棚镇党委书记的城发乡原党委书记、乡长高洪洲,用一名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和大爱情怀,每年都有近半年时间深入基层村组,谋划发展蓝图,倾听群众呼声,始终把民生工作挂记在心上。2006年以来,高洪洲先后协调和争取资金6000余万元用于改善民生环境,带领党员干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数百件,使千家万户受益,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民生书记”。  相似文献   

7.
用党的十七大精神统领公安工作,必须紧紧扭住保障和服务民生这根主线,切实为民生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切实解决影响民生发展的突出治安问题和执法公正问题.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无间隙的服务,把公安工作的成效更多地体现到促进民生发展和社会和谐上来。  相似文献   

8.
群众肯定、鼓励和拥护改善民生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每一点进步,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新形势下。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突破口,以民生改善凝聚民心,以民心凝聚发展合力。  相似文献   

9.
要进一步强化以民为本意识。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我们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增强以民为本意识,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把转变领导方式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民上,不断增强为民尽心、为民尽力、为民尽职的责任感,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着力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0.
民生建设是幸福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没有民生的改善就谈不上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十一五”时期,宣恩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抓手,在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五年翻一番的同时,各项民生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2012年3月,宣恩县统计局按照群众幸福指数的基本指标在全县进行了抽样调查,群众幸福指数达到85,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2,(11):7-7
近年来.宝清县委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党组织有效服务民生、着力改善民生、切实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坚持高起点谋划,把各级党组织有效凝聚到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来。科学发展,民生为先。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县委先后出台了20多项政策文件,组织实施了财税增收、信访化解、市容整治和城市建设“大会战”,兴建了一大批改善民生重点项目。围绕加强对民生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以服务保障民生为重点内容的党组织工作例会、定期报告、专项推进等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民情反映、民生决策、群众评判等17项民生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9,(22)
正改善民生促和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工作,公共资金配置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全省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
《先锋队》2014,(2):F0004-F0004
千秋大业,民生为本。 去年以来,晋中市纪委监察局坚持把以人为本、执纪为民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杜梅萍 《前线》2008,(2):42-44
刘淇同志在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及时把党的温暖送给困难群众,把公共资源真正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近日,本刊记者参加了市委宣传部组织的以“改善民生惠及人民”为主题的集体采访。所到之处,看到北京市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成果惠及民生,首都市民的生活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民生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辽宁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从老百姓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实事着手,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全省人民感到更多的温暖,得到更多的实惠,看到更多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孙永先 《奋斗》2010,(8):42-43
近年来,东宁县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先后制定和实施了~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政方针政策,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急需的问题入手,着力改善社会民生状况和群众生活水平,认真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教育、就医等问题,民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在“领导带头”。一要耐心细致地为群众解忧,把群众的事当成大事来办,并且抓紧办好。二要把好事办实。要有落实重于一切的作风,把精力投入到抓好落实中。重点解决水、电、路、教育、医疗等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让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三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想方设法解难事、破难题。当实在人、说实在话、干实在事,切忌空谈,力戒浮躁,避免虚夸,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8.
<正>六枝特区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促民生改善、促作风转变。六枝特区把深化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改善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促民生改善、促作风转变。"民声政谈"奏响为民服务新乐章2014年初,六枝特区宣传部干部到牛场乡箐脚村与当地群众开"院坝会",将特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灌输给群众,群众也把想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6,(2)
正通览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十二五"期间,我区改善民生的成绩单可圈可点,"十三五"和2016年改善民生重点工作目标明确,掷地有声。民生,一头连着党心,一头牵着民意。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就如何保障民生,如何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积极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正甘井子区委围绕全面推广"七携手"城市基层党建品牌,不断深化党建联合体建设,点燃服务民生的"红色引擎",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汇聚服务民生力量,不断扩大城市基层党建的"朋友圈",把辖区各方面力量组织起来,形成"一核多元"的治理体系;要增强服务民生实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