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年过去了,我们今天应当对邓小平首倡这一伟大变革的历程和创新成果作出总结,阐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经济体制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创了市场是资源配置有效方式和经济发展最好手段的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战略,开创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形态和发展的更高阶段。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宗寒 《探索》2012,(2):48-53
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基本关系,尤其是其"脑"与"手"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脑"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就是集中体现这些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大脑"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发展方向以及效率,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和机制的手段和杠杆。这些"手"不仅有"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还有法制和精神文明这两支"手"。四支"手"各司其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支配指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3.
越南经济革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显著实践成效,形成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理论。越南共产党提出到203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抓住工业4.0的机遇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理论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可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4.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十六大报告指出,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另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市场经济需要不同的所有制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各种所有制形式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3,(9):50-50
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政府和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行为在调节经济、弥补市场功能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自身的缺位、越位、错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制度,沿着两条轨道运行,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保持社会平等公正。经济改革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市场经济在现阶段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社会主义相互吸引,这是其积极面。市场经济会自发的扩大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不平等不公正,同社会主义相互排斥,这是其消极面,也是改革中出现问题的根源。只看积极面,不看消极面,认为市场万能,是一种“市场拜物教”。今后改革的思路,就是从这种“市场拜物教”的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利用其积极面,克服其消极面。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院左派"学者奥尔曼关于市场是绞肉机、反对市场取向社会主义改革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改良和完善,市场机制,使其经济与科技等方面有新的很大发展;现实社会主义不顾实际情况,固守传统模式,经济陷入严重困境;20世纪最后1/4世纪中,同实行市场取向改革,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和经济运行方式,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从改革开放前的1957年开始,卓炯先生就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首创者.他的这一重大理论成果,提前20年超前地为中国经济改革作了理论准备,并成为30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重要理论支撑和主导思想.围绕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卓炯在十个方面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起了理论先导作用.卓炯经济学说是建国60年来我国理论界取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不仅继承和发展先前关于社会主义条件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而且还初步勾画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其后邓小平经济理论或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论述,表明了他对经济体制改革发展 方向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在这一系列理论创立过程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改革开放虽已成功推进 2 6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也已确立 12年 ,但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们仍然既是伟大创举 ,又是全新课题。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我们面临三重考量 :彻底摈弃计划经济体制的观念惯性、思维惯性、体制惯性 ,完全按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办事 ,对我们仍是一轮尚未结束的考试 ;以“三农”问题为标志的城乡发展落差 ,以东西部对比为标志的地区发展反差 ,以环境恶化为标志的人与自然关系紧张 ,以及以各种复杂、尖锐的社会问题为标志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 ,对我们驾驭好市场经济是一场严峻考量 ;加入世贸组织 ,融入经济全球化 ,既按国际惯例办事又不失自主权 ,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挑战大于机遇的考验。要在这三重考量中胜出 ,唯一的途径是强化学习。学习应对各种考量的过程 ,便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正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世人公认,和平发展、科学发展、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得益于成功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而其理论支撑正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的大船载动中国经济由困境驶向辉煌的彼岸。始掌这条大船的舵手就是邓小平,他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本文立意即在重点梳理邓小平生涯中与该思想形成有关的经历,擦亮这些重要年轮节点上金碑般的路标,以求对走更新的探索道路有所教益。  相似文献   

13.
黄刚 《理论研究》2013,(2):74-80
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这一经验的取得是以科学理解"计划与市场"这对基本范畴为前提的,以此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经验的过程,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西方经济理论始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呢?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待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科学态度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纵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主张对资本主义的东西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就是在系统地分析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经济  相似文献   

15.
张卓元 《新视野》2012,(4):21-23,29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既是对1978年之后1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和理论界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结果。由于改革目标明确,新体制基本框架设计合理,我国在1992年以后改革全面大步展开,已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不是简单的外部结合,而是要互相渗透的内在结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我党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内在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总结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要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出发,进一步深化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些探讨。一、要深化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解(一)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具有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它突破了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的传统观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把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索不断向前推进,从而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程,厘清政府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或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关系脉络,尤其是对二者关系不断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有利于为新时代推进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商品经济方面的正确思想,成为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源泉。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指路明灯,它大力推进了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领导中国人民走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20.
周新城撰文指出:1.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这一论断,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巨大理论贡献。2.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一个基本观点,即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力的一种方法,是调节经济的一种手段,因此它是不同社会制度都可以利用的。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说明社会制度的性质,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