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网络戏仿是人们利用网络对熟悉的各类事件、问题、人物和作品等进行大胆夸张或具有讽刺意味的重新定义和解释的一种方式.探究网络戏仿的合理认知心理基础有助于发掘其语言运用的本质.本文从联想、类比、完形三个角度分析了网络戏仿的认知心理基础,并指出除此以外,注意和记忆原则,语言经济原则,中国人重意合的认知心理方式也是网络戏仿在中国得以普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学界在讨论商标戏仿与表达自由的关系时,主要是从商标具有社会公共文化属性的角度出发的,认为为了公众的表达自由,需要对商标权加以限制,而戏仿恰恰契合了这个要求。但是,商标戏仿与表达自由的关系非常复杂,远非学界论述的那样简单。在对美国的相关判例和学说检讨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商业性戏仿行为造成混淆或淡化的,不受表达自由保护;非商业性戏仿即使造成混淆或淡化,也可以获得表达自由不同层次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戏仿"作为始于西方的文学手法,逐步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文章试图对现存已有相关研究作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戏仿"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实际现状,作研究空间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古诗十九首》上承诗骚、汉乐府,下启魏晋文学,从主题、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显现了其过渡性所在。综合归纳,其过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体现了从四言诗向五言诗的过渡;其次体现了从民间创作到文人创作的过渡;最后体现了文学从“庙堂”化到平民化的过渡。它的这种过渡性给我们展示了汉末思潮的涌动和变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价值观念,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郑凯琳 《前沿》2012,(16):77-79
滑稽模仿(parody),也叫做幽默嘲讽或戏仿,最初作为一种文学手法,是指以幽默、滑稽和讽刺的方式,刻意模仿他人现有的作品以达到嘲弄讽刺的效果.在著作权法领域,由于其具有明显的文学创作手法特性,滑稽模仿的运用在知识产权法领域主要突显在著作权法中.实际上在国外,与著作权案例相比,滑稽模仿在商标法方面的案件的适用显得更为平常与多见,同样原理亦可应用于商标法,然而滑稽模仿的立法与司法运用在我国商标法中并无涉及,这实为商标法制度上的一大缺失.本文主要从与著作权法中的滑稽模仿出发,通过案例来探讨其在商标法中的适用基础与条件.  相似文献   

6.
从挑起"抗拒式读者"的大旗到对美国女性区域文学的探索,朱迪丝·菲特里早已成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领域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从对美国经典文学作品颠覆性的女权主义解读入手,之后致力于对美国女性文学传统的建构,多年来在女权文学批评的领域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角,对于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周华北 《传承》2009,(20):148-149
《杀人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一篇重要小说。海明威以他的"冰山原则"作为创作的宗旨。以《杀人者》的三个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原作意境的再现、译文的准确性以及翻译艺术的创造性三个角度来说明文学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婷  吴培显 《求索》2012,(12):117-119
"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以文坛生力军的姿态站在了中国当代文坛的最前沿,其中许多作家都经历了创作上的转型。余华、毕飞宇是其成功转型的突出代表。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从否定式创作姿态到建设性的求新求变、从"反传统"崇尚到"立足本土"的意识自觉、从"惯性写作"到超越性的可持续写作等方面。他们秉持恒定而高迈的文学理想,在立足本土的经典情怀与市场化时代大潮的双重选择中寻求到了某种平衡,不断在文化积淀、思想深度以及把握历史和现实的气度上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9.
闫续瑞  冯宁 《求索》2010,(11):214-216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经典陷入了较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传统文学经典文本被电子媒介改编、视听化后几乎脱离原著本来的面目,另一方面这些经典文本又借助电子传媒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引发大批读者重读原著的热潮。当网络成为大众直接参与的媒介后,各种平民式的戏仿又使经典再生并获得另一种存在方式。电子媒介在文学经典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解构者和开创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在我国其由冷到热、由弱到强的过程,恰是中国女性小说从初醒崛起到繁荣辉煌的时期.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中不仅有着鲜明的印记,而且带有鲜明的女性意识特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正因为这种关系和这种气质,中国当代女性小说创作与世界女性小说创作有着一种灵动的关系.本文将从拼贴原则的运用、身体写作策略、边缘化的写作路径、与通俗文化的结合等几条创作路径中,探寻当代女性小说如何颠覆男性中心主义历史传统、解构传统创作方法以构建女性文学的后现代气质.  相似文献   

11.
作为批判的文学传播理论的奠基人,洛文塔尔所提出的文学传播研究的基本主题、理论原则和研究范式都可以被看作是批判的文学传播理论的根基上的开端。他的文学传播研究不仅揭开了西方文学研究的传播学转向的序幕,而且有效地把批判理论、文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综合起来,发展了一种针对文学传播问题的批判性、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文学传播研究范式。在文学传播实践迅猛发展,文学传播研究却停滞不前的情况下,洛文塔尔的文学传播理论对于文学研究范式的革新,无疑具有不可低估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对柏拉图诗学思想的研究中,其叙事理论尤其是叙事视角理论与其诗学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受到忽视。柏拉图从神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三个角度出发,不仅在历史上最先区分了单纯叙述和摹仿叙述,而且对这两种叙事视角背后的道德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较早地注意到了文学叙事的伦理性和意识形态性。柏拉图的叙述视角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厘清其诗学理论中的灵感说与摹仿说的歧义,也有助于我们认清柏拉图诗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同时也可启发我们对于文学叙事意识形态属性的深思。  相似文献   

13.
<杀人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一篇重要小说.海明威以他的"冰山原则"作为创作的宗旨.以<杀人者>的三个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原作意境的再现、译文的准确性以及翻译艺术的创造性三个角度来说明文学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洁继《无字》获矛盾文学奖之后,以较新的姿态创作了长篇小说《知在》。一向坚守纯文学创作的作家,创作方面的变化值得探究。从《无字》到《知在》,张洁依然以女性视角为中心,创作轨迹却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从历史纵深性向历史广阔性的转变,从政治批判性向文化包容性的转变,从逻辑必然性向历史偶然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南方文学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福克纳、韦尔蒂、奥康纳以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主题丰富发展了南方文学,使它更具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三位作家不同的创作主题和表现风格,展示南方文学的魅力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黄立华 《求索》2013,(11):153-155
美国荒野叙述源自于早期移民清教徒的创作。浪漫主义文学赋予荒野叙述以新的含义;19世界的自然文学促成了荒野叙述在美国的兴盛;20世界荒野叙述形成了一系列的"陆地伦理观",同时反思现代文明与荒野之间的冲突,揭示了"荒野困惑"的情感。探索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荒野叙述就是要寻求后现代荒野叙述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17.
电影《鸟人》因其深刻的人性内涵荣获第8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整部影片在故事创作上遵循了本真人性原则,在人物性格的人性真实与镜头内容上的客观真实上有很高的德性艺术价值,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与沉思,"文艺创作的法则就是美学原则,而美学原则的本质就是本真人性原则",由此可以看出电影《鸟人》符合低碳美学特征,是一部难得的低碳艺术作品。而该片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它伪"一镜到底"式的长镜头运用,而这里的长镜头都是基于人性的真实需要来组织。为了探求长镜头是如何使影片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关怀这一问题以低碳美学理论为切入点,从题材、叙事、主题三个方面来解析《鸟人》长镜头的低碳性质。  相似文献   

18.
野间宏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是"战后派"文学的开拓者和旗手.他创作的<阴暗的画>、<脸上的红月亮>、<真空地带>等一系列作品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日本军队的反动本质,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追问.野间宏的文学创作手法和创作追求为日本战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是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鼻祖。对吉尔曼的小说进行整体考察,可以发现:她的创作经历了从解构“他乡”(男权社会)到建构“她乡”(女性乌托邦)的转变,或者说,从以揭露和解构为主的现实主义,走向了以规划和建构为目标的乌托邦主义写作。这使她成为树立女性乌托邦典范的枢纽人物,其对于现代女性乌托邦文学的影响可谓深远。同时,这一转变也充分显示了吉尔曼女性主义思想的前瞻性,她预见性地实践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所倡导的女性主义文学之目标,即:击破、摧毁、预见与规划。  相似文献   

20.
塑造英雄可以说是西方文学的伟大传统,一部西方文学史其实是一部抒写英雄心灵的历史,从英雄形象的第一个原型“半神”在古希腊文学中诞生,英雄母题就一直支配并主宰着西方文学的人物塑造:从中世纪的骑士英雄,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英雄;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英雄,到18世纪的启蒙英雄;无论是19世纪的拜伦式英雄、撒旦式英雄,还是20世纪的海明威式英雄,甚至是的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反英雄”,他们都可以看作是古希腊的“半神式英雄”母题在不同时代的“变体”.正是这些英雄形象汇成了西方文学多姿多彩的河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