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社会即将叩开21世纪的大门,迎来新世纪的曙光。铁路作为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产物,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之后,如今面对的是知识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冲击和新的发展机遇;面对的是来自于公路、航空和水运等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的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我国铁路...  相似文献   

2.
湖南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高科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不突出 ,且自身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技术密集度不高、附加值低、自有知识产权少、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 ,全社会都应从解决当前和长远问题上着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 ,把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振兴中华、造福子孙的根本大计来抓。一、以创新的精神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离不开科技创新 ,“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并实现产业化的实质和灵魂 ,是高新技术研究及产业的源泉。为…  相似文献   

3.
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日价值哲学研讨会”上,有学者认为,21世纪价值哲学研究的主题,是如何结合环保、全球化、高科技、争取和平和发展的斗争等问题,深入价值论的研究;如何从内外打破学术界限,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发现价值问题的转化形态,同时做到价值基础理论、伦理与审美价值研究的相互促进。也有学者认为,21世纪价值哲学的主题应回归生活世界,即研究生活中的价值,这是价值哲学的理论品格,也是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另外,还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哲学”的研究,关注人的生死问题。21世纪价值哲学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在迈向21世纪之际,信息化这股强大的潮流,正在对世界经济的未来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面对信息化浪潮,湖南需要进一步开拓发展思路,走信息化捷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信息化是湖南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向21世纪,思考湖南经济...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哲学的立脚点是社会主义何粹焜(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20世纪即将过去,21世纪即将到来,哲学家们纷纷对“面向21世纪哲学发展的前景”提出预测。有人预言,21世纪哲学思维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以个人体验为主体的哲学转向宏观的类主体哲学。也有哲...  相似文献   

6.
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种全新的经济正在形成、发展,这就是“知识经济”。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21世纪的来临,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的竞争表现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面对机遇和挑战,江泽民指出“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充分认识知识经济时代,转变教育观念,全面大力地实施素质教育。继工业社会之后,人类社会正迈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经济生活方式带来了质的变化,也使…  相似文献   

8.
我们即将迈入21世纪,开始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奋斗。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审慎地确定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取向。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和经济都进入了大调整时期。这种大调整时期错综复杂的格局,下世纪初期还会延续下去。从总...  相似文献   

9.
肖和平 《湖湘论坛》2002,15(6):37-38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其实质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关键在于高科技人才的竞争。目前,新一轮高科技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且愈演愈烈。世界各国竞相制定争夺人才的计划,努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国已经成为人才争夺的重要目标,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制定有效政策,建立与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的良性机制。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与我国的现状随着人类跨入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愈益呈现不断加速的总体态势,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趋…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知识经济的发展,必将使人类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他活动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了解和分析知识经济的特...  相似文献   

11.
自从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问世以来,近代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WHO预言:“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基础医学方面的DNA重组与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技术、细胞凋亡的发现等,大大促进了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传统的中医药学在20世纪最后的30年中,由于生物学中控制论思想、灰色系统原则、生物钟规律及第二信息等理论对中医药的渗透,使中医药在基础理论、临床实践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中医药正在稳步而卓有成效地向全世界发展。现在几乎各大洲都有针灸网点,甚至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长还应邀访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大门正在悄悄敞开。面对新的世纪 ,各国正在展开着激烈的竞争。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 :社会、经济、军事、科技……竞争的焦点是人才。是否拥有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是一个国家能否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以美国为例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状态下 ,美国经济始终保持强劲的势头 ,主要依靠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说到底是得益于它的全球化人才政策。美国不仅重视国内人才的培养 ,而且吸引了一批世界科技人才。以著名的硅谷为例 ,其工程师中有1/3出生于国外。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葛洛夫是匈牙利人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创造》1995,(1)
当代文化发展的十大趋势邴正在《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著文指出:我们正处在跨世纪的转折点上。21世纪将是信息文明的世纪。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人类文化在诸多方面经历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与大众信息文化的崛起息息相关。从信息文化的角度分析,当代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当今全球正兴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新技术革命,以远程网络和计算机、视像终端相结合起来的现代信息传递系统和完备的信息服务体系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尤其近几年信息网络的迅速普及和计算机文化的发展,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面对新的形势,公安工作必须加强高科技的应用,特别是加快基层公安信息网的建设与应用,提高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迎接21世纪我国治安形势变化向我们发出的严峻的挑战。 一、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及网络的普及 (一)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趋势。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出现了引人瞩目的特点。第一,现代科技的整体化发展日趋明显,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密切。从科学理论研究到技术运用于实际的周期越来越短。18世纪从无线电理论的研究到无线电报设备的诞生经历了60年之久,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从科学理论的提出,到技术上的实践应用只需10年或更短的时间。比如利用生物基因科学理论克隆出绵羊只用了10年时间。第二,现代科技的社会地位日益强化,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各发达国家对本国科技投入进一步加大,美国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已达2000亿美元。现代科学技术不再象近代科学那样,作为物质生产的附属物而存在,?  相似文献   

15.
挑战与应战:访江苏宜兴市副市长李志浩本刊记者/李华松记者:21世纪即将来临,团中央推出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您能否结合亲身实践,谈谈造就跨世纪人才的紧迫性?李志浩:人才是发展之根本,跨世纪青年人才是发展后劲之所在。立足现实的基础,面对21世纪的竞争,着...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步入信息社会的进程中,知识经济已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兴起,这预示着21世纪将是以高科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的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校具有人才智力优势、科研开发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高校成为了新的更高水平的劳动力、智力资本、高新技术和经济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几点展望〔1〕郑杭生再过三年,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将要进入21世纪。以我国社会为根基的中国社会学,将以什么面貌进入21世纪,它在21世纪将会如何发展,这是社会学界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本文联系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  相似文献   

18.
迎接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振兴和发展──读《社会主义的回顾与瞻望》沈宝祥历史老人的脚步正从20世纪跨向21世纪。世纪之交的时刻,也正是人们回顾、思考、瞻望的契机。而对社会主义的回顾与瞻望,无疑是这世纪更迭临界点上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自从东欧八个社会...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即将来临。面对21世纪,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始终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五大报告以最新的科学概括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目标表述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党的建设总目标依然适用于21世纪。在十五大报告表述的基础上,依据十四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我们将21世纪党的建设总目标表述为:“在二十一世纪世界风云变幻的条件下,在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一篇文章的标题特别醒目:《生物制药业呼唤张朝阳》,从这一“呼唤”中人们可以解读出我国高科技产业化人才奇缺。近年来,我国每年产生科技成果3万多项,但转化成生产力的只有10%强。据统计,1981年至1998年间,我国共用1013亿美元买进27619项技术,而这些技术全部来自发达国家的企业。知本与资本联接不畅、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呼唤大批高科技产业化人才加盟。作为“科技兴国”、“科技创新”的排头兵,高科技产业化人才无疑是我国21世纪的“金领”。美国克里夫兰战略中心最近的调查表明,在发展高技术产品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