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成功经验由于公共经费的短缺,目前,教育的民营化和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这种趋势归纳为四种类型:一是部分公立学校所有权的转移;二是平衡公立和私立学校部分,但不重组现存教育机构,即增加私立学校的比例;三是增加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经费投入和支持,如教育券为一种形式;四是增加对公立学校的私人投入,如家长支付学费。国外教育发展的现状表明,各国政府的财力主要用于办好义务教育和一部分公立大学,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2.
教育乃国之大计。在统一教育管理体制与政策制度框架下受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影响,中国县域基础教育结构呈现出复杂的区域性特征。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远离市场中心,地方政府财力薄弱,无力支持公立教育发展,又在教育经费支出压力下引进和支持私立学校,使得普通农民的教育需求无法被公立教育回应和承接,只能竭尽所能进入私立学校,呈现出一种公私失衡的教育格局。这导致家庭收入水平和阶层分化被县域教育结构隐形放大,教育事业的公共性和民生性被严重削弱。东部地区靠近市场中心,城乡经济一体化趋势显著,地方政府财力充沛,公立教育质量有保障,私立学校也发展良好。但普通农民家庭在充分的市场参与中易形成阶层分化并被卷入激烈的教育竞争,导致他们只能不断在教育市场中购买教育服务,这形塑了公私相对均衡,同时又具有高竞争、高投入特征的县域教育格局。县域基础教育的东西差异,不仅展示了教育实践的复杂性,而且为国家制定教育均衡政策提供了认识框架,为社会变迁期教育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解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台湾私立高等教育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规模及背景台湾私立高等教育包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和专科学校。根据1990年教育统计资料,在116所大专院校中,私立大专院校占77所,其中私立专科62所,独立学院7所,大学8所,私立大专院校是公立学校的2倍;从学生人数看,大专院校学生总数535,064人,其中私立学校学生379,510人,是公立学校的2.4倍。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新特点与高教管理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新特点(一)私立学校在个人教育消费中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二战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私立学校迅速发展,特别是私立高等院校的增加对迅速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统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学生是在私立院校学习。菲律宾86%的学生是在私立院校中学习,韩国的私立院校学生占75%,孟加拉国、巴西、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大约占60%。有的发达国家私立学校数量也均呈上升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高等院校1940年只有1708所,1990年增加到3545所。这期间,公立院校的总数仅增…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为个案,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城市的适应状况基本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来自社会的排斥有强烈的体验,心理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宽,教育行政部门及公立学校对于流动儿童的观念成为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大学制度是世 界上最好的。美国的中小学 教育却是发达国家中最差者之一。这种反差导致接受了良好基础教育的欧洲和亚洲学生比美国本土学生更容易进入美国的好大学学习。 美国的基础教育危机多反映在进入免费的公立学校学习的穷人身上,尤以黑人和拉美裔为主。以白人居多的有钱人可以摆脱这种危机,因为他们可以去收费的私立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便破坏了机会均等的原则,从公立学校出来的学生没有条件进入好的大学深造。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私立学校 新加坡十分重视发展私立教育.新加坡面积只有640平方公里,人口320万,但在教育部注册的私立学校就达500多家.  相似文献   

8.
现有些县份提出学产问题,请求规定,查过去学产问题很为复杂,兹将关于学产之处理办法原则规定如后:一、仍继续开办之公私立学校,其校产仍归原校经管。二、已停办之公立学校,其校舍、校具、校产,应切实负责经管不准失散并作为恢复学校之用,或作更适当的方法处理,原则上应保证仍用于教育。三、经政府批准接管之私立学校,其校舍、校具、校产,原则上仍作办学之用,并应详细呈报,提出处理的具体意见,经教厅批准处理。  相似文献   

9.
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学校制度”──谈公立学校“转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立学校“转制”是作为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实现公立学校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有效途径之一。1992年个别省市开始试点,至1998年底全国12个省市已有近1000家公立“转制”学校,在未来几年中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公立“转制”学校的特点是:国有教育资源所有制不变,资金筹措、校长教师招聘和学校内部管理按照民办或公民合办学校的办法。1992年天津最早进行公立学校“转制”试点,1995年以后逐步形成规模,每年增加50所左右,目前已达120所,成为全国公办学校转制之最,其中以重点校、示范校和实验校居多;上海公办中小学校转制的主要方式是…  相似文献   

10.
美凤 《中国减灾》2011,(6X):7-7
<正>入冬时,陈太太带着孩子去纽约与先生团聚,并把孩子送进了一所公立学校念书。纽约的冬天真是冷极了,暴风雪几乎是家常便饭。有时几尺厚的积雪使部分公司和商家不得不暂时歇业,可是公立小学却依旧照常开课。接送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人事部和日本自治省地方政府职员合作交流项目的研修员,我于去年5月至12月赴日本岩手县花卷市就小城镇的人事管理问题进行了研修。花卷市位于东京以北500多公里.面积385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占51.9%,农田占22.6%,人口7万多人,年GDP约2820亿日元(人均约3.5万美元),市年财政预算470亿日元(约4亿多美元)。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特许学校是指在政府的相关法律许可下,将公立学校的办学权授予一些社会团体、企业、教育团体、家长团体、教师、个人或其他机构,由这些非政府组织或个人来开办经营的公立学校.由于依然是公立学校,因此,特许学校与其它公立学校同样享受政府的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13.
小儿郎为何上学难 新建于城北昌平区的天通苑,是一个规划人口达20万的经济适用房社区.其业主大致有三类--危房改造的拆迁户、工薪阶层家庭和高收入白领.偌大个社区竟然没有学校?不是的,只是没有公立学校.这里的中山实验学校无论是教育设施,还是教学质量都无法让人说不,缺点是收费太高.由于它是自筹资金的私立学校,所以小学生每人每年要缴各种学习费用1.35万元,初中生需用1.48万元,高中生则要交1.58万元.12年下来,在这里上学的小儿郎光学费就高达17.28万元,还不算吃、穿、用等生活必需的开销.  相似文献   

14.
吴亚明 《台声》2014,(7):60-61
<正>公开透明的操作、教育资源的丰富、教育观念的转变,这些原因,使得台湾的小升初家长们不至于太焦虑但是,身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环境,面对读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的选择,面对12年义务教学的不确定感,家长们的内心还是难免有  相似文献   

15.
尽管早在1982年中国就出现了私立学校,但是私立学校的大规模兴起则是近两年的事。在经济发达的浙江,1993年新学期一开学,各地又同时冒出大大小小40余家私立学校,使这个省的私立学校教翻了一番.在私营经济最发达的温洲,私立学校在校生人数已达该地区学生总数的10%以上。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广东,正式书面申请办私立大学的报告就有15件之多。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的广西,私人办学却方兴未艾。据广西教委运露,目前全自治区私立学校已达400多所,在校学生、专职教师已达7万多人。广西邕宁县由农民投资创办的私立中学已达10余所。国人投资办…  相似文献   

16.
构建合理有效的公立高校管理机制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教育信托是公立高校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从性质上看,教育信托属于一种公益信托。教育信托制度有利于避免政府的不当行政干预,保障公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有利于提高公立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防止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的流失。构建我国的教育信托制度时,可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担任教育信托的管理机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担任教育信托的监察人,并对公立高校的权利与义务、受教育者的权利等问题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17.
一、政府对私立学校的三种管理模式从私立学校的教育自由而派生出的教育自主权必然本能地排斥国家对其进行的干预,但是,从当代的社会现实来看,这种排斥不仅无法做到绝对,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讲,国家对私立学校的干预程度呈增长的趋势。因为教学研究的规模和耗费经费的日益庞大,必须仰赖国家提供的奖励与补助,才有自由从事学术研究之可能。同时,国家通过研究计划的制定和研究项目的资助等软性的行政指导和补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10,(10):28-28
厦门市第二技工学校(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公立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位于同安区五显镇下峰村,占地面积约180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学校办学规模为在校生3000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对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有了重大的突破,这是否可以对基础教育的深入改革,尤其是公立学校的改革有所促进? 一国都可以“两制”,一校为什么不能“两制”?前些年禁止“一校两制”,政策倾斜,各项优惠都只对民办学校、私立学校,而对公立学校则百般限制,多方责  相似文献   

20.
论新型救灾资金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分布地域广,灾害损失大。其中,干旱、洪涝和地震等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灾害每年造成全国4000多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受灾人口约3.5亿,因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亿元左右。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影响巨大。为了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救灾资金进行救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