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康丽 《北京观察》2013,(9):44-47
“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很简单但很幸福的事情。这些孩子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真的是和孩子们共同成长。”谈起孩子,朱敏的脸上.是溢于言表的幸福和满足。  相似文献   

2.
感悟幸福     
如果您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您思考过幸福的真谛吗?常听有人说:“我太不幸运,我没有……没有……”也常听有人说:“他有……他有……”朋友们,难道别人拥有的幸福,你真的没有吗?其实幸福无处不在,可现在大多数人仍在报怨自己不幸福,那是因为他们缺少发现幸福的双眼。幸福是听到暮晚天际掠过飞鸿的鸣叫;幸福是在月光如水浸漫的庭院中休憩;幸福是看到满坡黄花中迎风少女的笑靥;幸福是领略到杨槐花宛如漠漠飞雪般散落的宁静;幸福是你被雨丝中袅袅升起的红油伞纸所遮避……现实生活中有两类人很难找到幸福。一类是“聪明人”,他们嘲笑幸福是一个…  相似文献   

3.
我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从小就渴望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06年,大学毕业如愿当上老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孩子王”,从此就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最高追求,把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当作最大幸福。我坚持旁听老教师授课,找出自己课堂的有效点和无效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听懂吃透知识。我坚持带学生出早操、上自习,引导他们培养好习惯,即使在怀孕初期也未曾间断。由于工作超负荷,导致我和期盼已久的宝宝“擦肩而过”。失去了宝宝很不幸,但我觉得学生也是我生命里的孩子。赶上下雨,我就把伞留给学生;学生没吃早饭,我就备下一箱桃酥;发现一名学生家庭困难,我就从每月不足千元的收入中拿出100元悄悄塞给他;有学生生病住院,我就去探望和照料。  相似文献   

4.
善人曹德旺     
一对农民夫妇生了一个智障儿,这让他们原本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他们终日为孩子的未来发愁。苦思冥想后,他们作出一个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十分重大的决定——花掉所有积蓄,买一头小牛,计划让孩子自己把它养大,并牵着这头牛帮别人家耕地。这样,被帮的人家起码能给孩子一碗饭吃吧?孩子不就可以自食其力了?然而,他们还没看到这良好愿望的实现,小牛就不幸夭折了。大人孩子一起,对着小牛的尸体痛哭了几天几夜。孩子不会说别的话,只是不停地嚷嚷:“我要牛,我要牛……”然而,他们家已经买不起第二头牛了。有个好心人告诉他们说,曹德旺是个大善人,写信给他,他一定会帮你们。他们写了。没想到很快有了回音,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到了福耀,曹德旺不但亲手把牛交给了他们,而且告诉他们养牛要注意的一些事项。这一家人,感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在曹德旺身上,这种善举,多得连他的亲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数不过来。在飞机上,从报纸上得知某地一贫困家庭生了三胞胎,养育有困难,他就主动通过当地媒体联系,资助他们每月1500元钱;上下高速公路,他发现有一段路的转弯太急,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他就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出钱300万,拓宽了这段路面,并且修建了一座桥,给人们的出行增添了一份安全;他资助几百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月500元钱,直到他们大学毕业;他出资600万元,为福清高山中学建起了科技楼;他掏钱帮助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女子换肾……曾德旺说,每当碰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他都会摸摸口袋,有多少拿多少。迄今为止,他用于慈善的钱已经超过1亿。  相似文献   

5.
资料卡片     
学会承担责任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时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邻居要求按照原价赔付125美元。当时是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回到家,父亲问明原因后说,自己打碎的就得自己赔。因为孩子自己没有钱,这位父亲就先借给他125美元,并约定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靠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终于把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他就是里根。假设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为人父母者或许会有这样几种处理方式:有的出于对孩子的过分疼爱,及时替孩子赔付玻璃钱;有的则可能将孩子狠狠地…  相似文献   

6.
程开甲说:“如果当初我不回国,没有到核试验场区,可能个人会有更大的科学成就;但肯定不会有这样的幸福——把自己的一切都与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但是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在于他会什么乐器、他有多么优异的学习成绩,而在于他有完善的人格和一颗美丽的爱心。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在他七岁生日宴会上,恰好与另外两个过生日的孩子在一家酒店的餐厅相遇。偶遇让孩子们快乐无比,父母们也高兴地让三个小寿星坐到了一起。酒店的老板兴致勃勃地提出要给他们赠送生日礼物,但前提是孩子们必须展现自己的才华。酒店老板拿出了礼物,其中一支漂亮的玩具枪吸引着三个孩子的目光。老板提出,他要问一个问题,回答得最好的孩子将优先挑选礼物,因为三个礼物中那…  相似文献   

8.
历届特奥运动会都有一个“神秘”的妈妈团,这个团的成员都是特殊孩子的父母亲人,孩子们参赛特奥会,他们则追随者孩子们的脚步,挂着“特奥家庭”的证件,自费组团与孩子们共同征战赛场,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孩子们随着特奥运动一点点地进步,家长们相互支持,与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中共同成长.她们努力地刻意地不去过分担忧孩子的未来,却是所有智障人群家属的忧虑——“我们在慢慢老去,孩子却没有长大.未来,我不敢去想的事情,会在每个深夜涌上心头,挥之不去.我老了,我死了,孩子怎么办?希望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为了那些小圆鼻头、圆屁股的无价之宝——那些可爱的孩子,你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神照顾他们。我知道要是教孩子用五除十,这课程很快就可教完,可是要教女孩成为女人,男孩成为男人,这就得教一辈子。而且忘了教,厌倦得不想教,或者宁愿不教,也摆脱不掉这份工作。那只不过是换了课程:因为不重视、不关心他们,就是教他们不重视、不关心别人,再没有比这更清楚快捷的方法了。 假如我只教我的孩子一样东西,我要他们明白,幸福与爱之间有无限深切的关系。 我要告诉我的孩子,人生的幸福,只是用偶然一段愉快时光来衡量的。我要他们知道生命的享受不是一辈子,甚至不是一季节,而是在阳光灿烂的早晨,下雪的午后,庭园中野餐时,等待孩子退热时,晚上夫妻相对默然静坐时,从洗衣店取回她一条裙或他  相似文献   

10.
江作苏 《政策》2005,(9):59-59
郑琦同志是湖北的一名乡村教师,他虽年过花甲,却童心未泯。有时,他甚至像孩子一样爱做梦。他的日记里有这样的记载:“我做了一个梦,我把各村的孩子按身高顺序排成队,围成一个圈,教他们唱歌,走步伐,练队列,我带领队员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搞活动,活动内容是到大城市里参观风景名胜,游览儿童乐园,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  相似文献   

11.
在你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即便他成年了,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你还是想伸开自己的羽毛为他遮风挡雨。而对待丈夫,你肯定听信了这个“谣言”:男人都是孩子,所以你对待他也像母亲对待儿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可出乎意料的是,儿子和丈夫也许并不领你的情,他们似乎并没有感到被爱包围的幸福,反而开始逃避,甚至恶语相向于你:“管我那么多干吗?’ 这下,轮到你发愣了,难道我做错什么了吗? 是的,你做错了!  相似文献   

12.
“我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幸福”,“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雷锋精神,是我们的军魂、国魂、民族魂。雷锋助人为乐,帮困扶贫的形象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雷锋精神鼓舞着我,伴随着我的成长历程。上世纪60年代我在部队工作,有的战士家中遇到困难,我就以连队党支部名义把信和钱寄到他的家中;80年代我转业到锦州电业局任工会主席,在基层单位家访时,发现生活困难的职工,我立即从衣兜里掏钱以工会名义救济他们。有的老职工接到“母病危速归”的电报后,我送他上火车时,一边安慰他,一边递给他50元钱让他应急时用。一个农村来…  相似文献   

13.
有人曾说,女人一生不能嫁给两种人,一种是军人,另一种是警察。因为他们没有休息的时间,在他们眼里,事业是高于一切的。仔细想想,保安也同样如此。无论夜多么深、天多么寒,无论是老母病重还是幼儿无人接送,他们都坚守岗位,很难与家人团聚,更无暇顾及家庭,他们牺牲自己,保护别人,顾不了小家却顾了千万家。如果说他们是国家的栋梁,那么保安员妻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为了让备战在保安岗位上的亲人安心工作,保安员的妻子无私奉献、默默承担起抚育孩子、赡养双亲、操持家务的全部重担。爱需要包容,没有错!可当得到的幸福比预期的少之又少,而委屈却比预期的还要多得多的时候,保安员妻子该怎样承受呢?多少次八小时之外,多少个节假日,她们一个人在家里带着孩子洗衣、做饭、拖地,默默等待丈夫的归来;多少辛酸委屈,多少孤单寂寞,在内心深处搁置了一年又一年。这一切的付出只为了能与丈夫一起并肩作战,一起分享"人民保安为人民"的那份幸福感。人们都说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或温柔贤惠,或坚韧善良,或美丽动人……保安员背后不正有着这样的身影吗?她们用女性独有的柔情与坚韧支持着自己的丈夫。女人如花是幸福的,是因为她给了他人以幸福而幸福,而他人也因为如花的女人而幸福。当我们走近保安员妻子的生活,才发现她们是那么平凡,却又那么伟大!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幼儿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据调查发现,3—5岁的孩子除了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外,还要参加各种课外培训,正在丧失本属于童年的幸福。教育不应该以牺牲孩子们的童年幸福为代价,而应提倡既能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童年,又能让这种幸福成为奠基他们终生幸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各有所贵     
宋人得到一块宝玉,献给管城的长官(相当于市长)子罕。子罕不受。宋人说:“我把这块宝玉给雕玉的专家看,他说是非常宝贵的玉,所以我敢拿来献给您。”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贝,你以宝玉为宝贝。你如果把宝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俩都失去自己的宝贝。不如各自保存自己的宝贝。”宋国有个长者对这事作了评论:“子罕不是没有自己的宝贝,只是他的宝贝跟别人的宝贝不一样。现在把百金(钱)和搏黍(窝窝头)同时让小孩挑,小孩必定要搏黍;把和氏之壁(历史上最值钱的宝玉)与百金给鄙陋的人看,他们必定要百金。如果将和氏之壁与高尚道德…  相似文献   

16.
咨询台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保安员,最近我遇到了一些麻烦,想向您请教。一年以前我还在另一个行业,我向一位同事借了840元钱,几天以前我已经把钱还给他了,因为都是朋友,碍于情面,所以没有写下还钱的字据,并且当时并没有人看见我还他钱。几天后他反而又向我要钱,就在我们争吵起来的时候,他告诉我说他有证人,说是要起诉我。的确当时我向他借钱的时候有个人站在我们的旁边,可以给他作证,当时也没有写欠条,可是他有证人。如果我被起诉的话,我会不会输呢?会不会像他说得那样把钱再还给他一遍呢?编辑老师希望您能从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给我解答一下,期…  相似文献   

17.
借种生子造成离婚张欣平和段玉兰1990年迈进了婚姻殿堂。因为张欣平没有生育能力,婚后多年不育给这个原本和睦、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1996年8月,他们收养了一名还不满百日的遗弃男婴,并给其取名为张浩。与此同时,夫妻俩到当地民政部门办理了收养手续。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段玉兰的脸上经常会浮过一丝难以觉察的忧愁。“这孩子什么都好,可惜就不是自己亲生的。”这一切,都被张欣平的妹夫何军看在眼里,他对她表示了好感,并说可以让她生一个孩子。他们的事儿很快就被张欣平和妹妹张欣荣知道了,他们没有想到会发生这么荒唐的事,无…  相似文献   

18.
孩子上小学,他的班主任老师长得很清秀,也会打扮,有孩子缘,孩子老喜欢将老师挂在嘴边。一次我晚接孩子,急匆匆跑进校门,看见孩子和老师正面对面地比赛跳绳呢,孩子没大没小地冲她吆喝着,两人跳得满脸通红,呼哧带喘,很较真的样子。等他们跳完了,我才有机会插话,我说您真好,还陪孩子玩,这么晚了,真不好意思。老师却说,哪里是陪他啊,是我自己也想玩。看见孩子和老师无所顾忌的样子,就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这个老师。我想老师是真的爱孩子,她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起,成为伙伴。老师享受着这份属于她的生活,更享受着自己的工作。如果有人问,快乐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人,不能依靠怜悯而活,残疾人更要自强自立。世界上最能帮自己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自己。 我叫汤大华,今年65岁,是令椒县南屏乡一个普通的残疾人,右腿无法站立。 80年代初,我40多岁,打算做点生意。我开始向亲戚、朋友借钱,没有一个亲戚、朋友敢把钱借给我,他们都认为,把钱借给我就等于是  相似文献   

20.
初冬的早上,当太阳把大地供得暖和起来的时侯,北京香河园社区服务中心依旧是那么冷清。我推开服务中心小楼的大门,照着门房老人的指点,向左拐了个弯儿,拾级而上。楼梯边码放整齐的衣柜和孩子们五颜六色的衣物,使我意识到已经步入弱智幼儿园的领地”。当我推门走进二楼活动室时,没有象其他幼儿园那样,一群小天使对我的欢迎,没有孩子们叽喳雀跃,更没有奔跑过来的亲呢。迎接我的是一群痴呆孩子,他们中,有的抬起眼皮看我一眼,又继续着他的痴想或拨弄玩具,有的索性分若无人地撕着手里的一张纸,一条条,一片片,永不断开……杨园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