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曾一再嘱咐上海的发展必须两手抓、两手硬。要求上海抓住开发开放浦东的历史机遇,到20世纪末交出两份答卷,一份是经济建设,一份是精神文明。①以 1990年 4月18日党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为契机,上海以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多的历史性成就,圆满地实现了邓小平要上海交出两份答卷的遗愿、本文先以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论证上海交出的经济建设的满意答卷,并以此文纪念浦东开发开放十周年。 浦东开发十年来,上…  相似文献   

2.
浦东开发开放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借助浦东开发开放,上海实行"东西联动"、机制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上海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以浦东为龙头,借助浦东开发开放推动上海的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上海的全面振兴,最终形成上海的现代化建设战略。由此,上海浦东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一颗耀眼的明珠,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掀起中国改革开放新一轮高潮。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浦东不凡实践、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更饱含着他对上海和浦东未来发展的殷殷期许。一、以浦东开发开放树立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形象开发开放浦东,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必然产物。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上海充当全国改革开放的"后卫",许多优势相继失去。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和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明确了浦东开发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指出,“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鼓励这些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这为浦东开发开放的跨世纪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浦东开发开放10年来,上海以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市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生活改善最多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邓小平要上海在20世纪末交出两份答卷的遗愿。本文仅以上海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巨大成就,论证这份满意答卷:一、促进了浦东的崛起,使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浦东正在浦江东岸崛起;二、推动了上海的振兴,使上海已由一个功能单一的工业基地逐步成为初步具备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三、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使上海对长江流域和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幅射和带动作用;四、架起了通向世界的桥梁,使上海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和交往更加紧密,自身发展的活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7.
聚焦21年历史中浦东党建与国家战略浦东开发开放的关系,探究“以一流党建促一流开发”为核心内容的浦东党建模式。在分析其当时客观动因和内在需求的基础上,阐述该模式在助推浦东开发开放中的八大功能和五个特征,以及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层面的政治、经济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上海,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世界东方;浦东,成为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开发的重点,为世界所瞩目。党的十四大郑重宣布:“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慎密考证、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抉择、是在环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后,对跨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作出的一个新的历史定位。确立上海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地位,既是历史赋予上海的重任,也是由上海所独有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时刻关心着上海的发展,为上海勾画加快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上海由我国改革开放"后卫"向"前锋"历史性转换的新征程。在邓小平指导下,上海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奠定大发展基础;开发开放浦东,树立起我国更加开放的旗帜;贯彻"南方谈话"精神,推动又一次思想大解放,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02,(8)
12年前,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抓上海、开发浦东”的战略构想,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作出开发浦东、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战略决策。十多年过去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浦东从昔日不起眼的旧棚户区和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乡村变成了今日琼楼玉宇、明珠璀璨、生机盎然的现代化新城区。总结浦东开发开放的基本经验,展望如日方升的发展前程,浦东要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良好势头,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是党中央寄予浦东开发的目标要求。作为全国唯一以“金融贸易”命名的国家级重点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建设成就成为集中展现浦东开发开放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10年来,市委、市府及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直接领导强化了金融贸易区开发工作的高效运行。陆家嘴公司作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舞台的主要搭设者,主动适应市场化开发的挑战,认真执行市委、市府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开发部署和要求,抓住有利的历史机遇,全力以赴,既做主角又当配角,与国内外众多…  相似文献   

12.
“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的讲话,给上海人民以极大鼓舞。上海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紧紧抓住历史上难得的机遇,奋起直追,在90年代擂响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战鼓。  相似文献   

13.
<正>4月11日,《口述上海·浦东开发开放》首发式在市政协举行。该书收录了70余位浦东开发开放的设计者、决策者、推动者和亲历者的珍贵口述史料,生动再现了浦东沧桑巨变的历史进程。市政协主席吴志明,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冯小敏,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严爱云,浦东新区政协主席张俭出席并讲话。《口述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一书的史料征集工作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联合市委党史研究室、浦东新区政协开展。编撰者对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历任党政主要领导进行口述采访,广泛征集"亲历、亲见、亲闻"史料,从多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圳等经济特区改革发展事业的历程和浦东开发开放的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缩影。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11月12日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两个庆祝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阶段深圳等经济特区和浦东把握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在新征程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明确要求,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从1978年底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到199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兀个年头。这20年来,是我国破除封闭圈子,逐步走向世界的20年。开发开放浦东,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审时度势作出的伟大抉择,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具有突破性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邓小平亲手树立起来的一面对外开放的旗帜。开发开放浦东作为邓小平亲手树立起来的一面对外开放的旗帜,首先体现在决策过程中,它是形势的客观需要,它是科学的抉择,它是我国长远发展战略的举措。(一)开发开放浦东是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6.
党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这一战略决策不仅明确了上海在全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指明了上海迈向21世纪的发展目标。上海市府根据这个精神,当即作了全面步署,并划定在2010年必须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五年过去了,五年来上海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实绩证明上海已进入了后工业经济时代。但是,环顾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上海内部环境,我们深感形…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英明决策的浦东开发开放,已经经历了不平凡的十年。十年来,浦东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变,从一个农村化地区变成了一个初步成形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从上海市的一个普通郊区变成了上海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在浦东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凝聚着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寄托着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厚望,展现着全国人民的支持,积淀着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上海人民及浦东开发建设者的努力,闪烁着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8.
浦江呜咽,双桥肃立。敬爱的邓小平离我们而去.浦东大地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浦东新区150万人民永志不忘,是邓小平亲自做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实践和邓小平改革开放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浦东开发开放的每一步都有邓小平的运筹帷幄之力,都包含了邓小平的远见卓识,都凝聚着邓小平的关心和支持。回忆邓小平关干浦东开发开放的一系列讲话和论述.概括起来,涉及到决策定位、开发条件、开发机遇、开发目标、开发实践等诸多方面。决策定位。早在1990年初,邓小平视察上海,就对浦东开…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的振兴发展插上了改革开放的翅膀,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邓小平提出并全力推动的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使原来这块默默沉睡的宝地发展成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使上海这个拥有1300万人口,区域面积6300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迎来了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更带动了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浦东的开发开放无疑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史上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 一、美好的梦想是成功的起点,英明的决策是成功的基石 建立东方大港,实现浦江两岸比翼齐飞,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近一个多世纪来中国几代…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开发开放浦东是我们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一张王牌,是上海加快发展的契机。时任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王力平明确指示,政法工作要紧贴时代、服务大局,要抓紧建立浦东新区政法机构,切实加强政法工作,保障改革开放浦东的全面启动。市政法各局、院党委(党组)分别提出了建立浦东新区政法机关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