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有人称它“都市丛林”。走在纽约的大街上。那一幢又一幢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流光益彩,其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然而如果到纽约未能感受它的名副其实的“城市森林”风韵,还算不上真的到过纽约。  相似文献   

2.
声音     
《党课》2007,(9):121-121
在美国纽约市市长彭博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件很典型的事。2005年,纽约市交通局曾向市政府递交了一项“人行道摊位修正法案”,想把原有“允许摊主出墙3英尺摆设摊位”的规定,修正为“……每年由交通局进行评估,对严重影响公共交通的出街摊位予以取缔,或者将终止核发及续发营业执照”。纽约市交通局的用意并不坏,可是这个修正案一呈到市长彭博那里,彭博立即明确表示:“届时我将否决这项修正法案!”  相似文献   

3.
“蝴蝶效应”乱弹隋喜文1997年12月,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在华盛顿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几下翅膀,有可能几天之后就会在纽约引起一场龙卷风、暴风雪,世界上有很多蝴蝶,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综合作用。这便是洛氏的“蝴蝶效应”说。它形象地说明了这样...  相似文献   

4.
若冰 《前线》2014,(3):120-120
明人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卷一》中,有《视朝赐食》一章,说的是明太宗朱元璋每天早上视朝,当百官“奏事”结束之后,会赐给大家一顿饭。吃完之后,百官仍然会与刚刚上朝的时候一样行礼、磕头谢恩,然后大家就座,开始议政。然而到了洪武二十八年,这样的规矩最终改变了,起因是礼部提出“职事众多,供亿为难,请罢”。这是不是中国最早的“工作餐”?我们不知道,但它让我们知道,工作餐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明代。  相似文献   

5.
果立 《理论文萃》2001,(6):36-47
2001年9月11日,堪称美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日子,也是恐怖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一天,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向当今世界的头号霸主美国实施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特大规模恐怖袭击。他们劫持了美国航空公司的两架客机,采取自杀式爆炸的方式,相继撞向纽约世贸中心两座摩天大楼,两次撞击仅隔18分钟,造成两幢大楼整体坍塌。数分钟后,他们劫持的另一架客机又撞向了华盛顿五角大楼,造成五角大楼部分倒塌。据统计,目前在这起大规模恐怖事件中失踪的人数已经达到6450多人,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范跃红 《党建文汇》2007,(10):41-41
上海浙江中路137弄1号是一幢五层楼旧房,楼上在解放前曾有个“富川商号”。50多年前,中共设在上海的地下经济机构——华益公司,就是在这幢楼里开张的,公司“老板”是共产党员肖林。  相似文献   

7.
段奇清 《党课》2014,(24):97-99
当家乡来人告诉她,家乡正在规划建设“生态县”的时候,她那阴沉沉的心空顿时划开了一道亮光:对!她的酒店也要围绕“生态”二字做文章。她叫陈莉荣,湖北省潜江市人。一名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2005年年初,42岁的她凭着自己10多年开餐馆的经验决心到北京创一番事业。这年的4月中旬,她就在北京亚运村中华民族园附近,盘下一幢烂尾楼。她将它装饰一新,取名“龙脉宜和利荣连锁酒店”,主打湖北特色菜,定位中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8.
吉娜在大学的演讲比赛中说:“毕业以后,我要先去欧洲旅游一年,增加自己的阅历。然后到纽约百老汇发展,实现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演员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历史名城遵义有座美丽的凤凰山、它的南面,座落着一幢雄伟的六层大楼,一进大门,醒目的“负重拼搏,自强创业,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标语令人振奋。厂内来往忙碌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姑娘小伙,一股浓浓的欣欣向荣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先后获得“贵州省先进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深圳曾让“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口号响遍全国:如今.在紧临北环大道一幢公共租赁房的墙体上.这个城市打出了一条巨幅标语:“公民社会,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1.
捐献房屋 汽车和稿费 1928年.宋霭龄出资在庐山兴建一幢别墅,赠送给大妹宋庆龄,供她上山休息之用。宋庆龄在解放前曾三上庐山,都是住在这幢别墅里。1953年7月。她到江西视察工作,特地来到阔别18年的庐山旧居——河西路51A号私墅,看了后,满意地说:“我这幢房子保护得很好。现决定从今天起。将此房交给国家,由庐山管理局统管。”翌日又叫秘书向管理局补缴了从1949年至1953年的房地产税.并补发了看房工人的工资。  相似文献   

12.
常天乐  李梁 《党建》2009,(8):62-63
那群“心怀理想”的人 纽约曼哈顿区23街有一个普通的八层楼。和对面那栋在文艺界大名鼎鼎的切尔西旅馆相比,它显得毫不起眼,访问者甚至一不小心,就会错过入口。在这个资本主义心脏地带,它是一个心怀“异志”之地——美国共产党总部所在地。  相似文献   

13.
谭进 《党建文汇》2009,(10):18-18
你能想象,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一边抽1000美元一包的万宝路,一边开“四套班子”大会吗?这简直是开国际玩笑。万宝路没这么贵的。它的生产商、世界上最大的烟草集团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旗下所有烟的差价都在两三美元之间,便宜的一条8美元,贵点的不过11美元。  相似文献   

14.
欧式的别墅,哥特式的尖顶,座座楼房被铁栅栏和人工河围得严严实实。其中,一幢形状奇异的大楼,犹如一只怪兽,斜卧在庭院深处。楼体上,“18俱乐部”几个大字挡住人们的视线,使人感到一股邪气喷射而出。入夜,二层大厅,灯火通明,金碧辉煌。一辆辆豪华小轿车飞驰而来。红男绿女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此。人人为金钱而来,为了掠取金钱,他们不舍昼夜,不顾死活。他们先将成捆的现金换成筹码,然后飞蛾扑火般围着“老虎机”、“百家乐”、“21点”决胜负,斗雌雄。饿了,只消一声吆喝,自会有一盘盘佳肴送到身边;倦了,上三楼,横陈下来…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0,(11):121-122
美国的房产市场主要由中心城市、城市郊区和非都市区三大部分构成,房产价格也因此呈现阶梯式的差异。同样是100万美元,在纽约的曼哈顿只能买一套100平方米的公寓,但在弗吉尼亚州靠近华盛顿的地方,则能买一幢数百平方米的独栋别墅。  相似文献   

16.
长汀城内,卧龙北山下有一口井,名叫“老古井”。它虽不见大,却名闻遐迩。老古井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特别稀奇的地方,而是得助于井旁边的那一幢小楼房。人们一提起老古井,就想起那一幢小楼,想起小楼里住过的人:周以栗、徐特立、毛泽东……1932年秋,毛泽东从闽南重镇漳州回到了“红色小上海”汀州城。攻克漳州之役使毛主席神疲人瘦。  相似文献   

17.
孟继 《红岩春秋》2012,(5):144-146
在重庆陪都名人旧居中,有一座叫“衡舍”的建筑。它曾由3幢西式楼房组成,作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生活书店主持人邹韬奋的居所,国民党CC系首领之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三处主任陈果夫的府邸,以及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驻地。  相似文献   

18.
余玮 《党史文汇》2007,(3):50-50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决定给时任总军械部部长的王树声建一幢住宅。按规定,房子和家具可以考究一点。但是,王树声的“意见”来了——盖成一般平房,外加“两不要”:不要独门独院,不要警卫森严。这样,王树声一家就住在当时的总军械部(现解放军报社)大院内极其普通的一幢平房里,用的是寻常的家具,没有特别的装饰,墙上的一幅“延安宝塔山”油画显得格外醒目。  相似文献   

19.
郭庆晨 《党课》2012,(3):72-73
“守白”一词出自《庄子·人间世》里的“虚室生白”,意为保持空明的,已幢。后来,“守白”就引申为咯守清白、保持清廉,并成为中国官场上久谈不衰的话题,当然也是官场上一直都解决不好的难题。宋代爱国英雄岳飞砚上的铭文“坚持守白,不磷不淄”的意思是说,做人要像玉石一样洁白、坚硬,决不能被玷污。据说此砚后来辗转传到另—位爱国英雄文天祥手里,  相似文献   

20.
陆洲  樊夏  纪双城  青木 《党建文汇》2010,(10):14-14
“纽约还是纽约,美国还是美国”? 两年后的今天,华尔街已经重现金融危机发生前的热闹场面了。坐落在华尔街上的美国金融博物馆正举办名为“丑闻:那些撼动美国的金融犯罪、骗局与腐败事件”主题展。在华尔街,有的外国游客还专程来参观原雷曼兄弟公司办公楼等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