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孟夏草长,万物竞茂。2020年全国两会上,贵州省全国人大代表和住黔全国政协委员共襄盛会、共献良策、共谋发展,深情讲述贵州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好故事,传递贵州跨越发展的好声音。"贵州缩影"写满荣耀,"贵州新路"备受瞩目,"贵州样板"激荡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创造了一系列人间奇迹。贵州故事,饱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的挚爱情怀;贵州故事,凝聚着全省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辛勤汗水;  相似文献   

2.
喻丹 《当代贵州》2004,(21):16-17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这是所有志愿者的共同感受。因为理想,因为选择;因为激情,因为责任。他们来了,他们走了;他们来了,他们留下了…… 最初到贵州的志愿者,至今时间也已经过去了整整7年,然而,那些无私的汗水、泪水,仍然在他们的心头流淌。那首由艰辛、快乐、纯粹交织而成的歌曲,依然徜徉在他们的心上。 7年间,250名青年志愿者来到贵州,多则2年,少则半年。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情怀。  相似文献   

3.
第八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为贵州架起了对外开放、交流合作的桥梁。众多海外媒体人来到贵州,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眼中的贵州是什么样?他们如何报道贵州?他们为何爱上贵州?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三位海外媒体人,讲述他们的贵州故事。  相似文献   

4.
2015年8月以来,按照中组部、中央农办、国务院扶贫办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先后选派了21名优秀干部到贵州贫困村任"第一书记"。他们和贵州选派的近万名驻村干部一道,为推动贵州农村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注入了强劲动力。本刊选取四名代表,讲述他们的驻村故事。  相似文献   

5.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贵州狠抓易地扶贫搬迁、产业脱贫、绿色贵州建设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教育医疗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六大脱贫攻坚战",减少贫困人口656万人,创造了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为"十三五"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凝聚了每个贵州人的艰辛努力。本刊从"六大脱贫攻坚战"中选取六名代表,听他们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相似文献   

6.
喻丹  胡方 《当代贵州》2005,(24):60-61
"多彩贵州"给予的翅膀和风力 "多彩贵州"的民族盛会之后,留下了许多值得称道的故事.其中,一批具有歌唱天赋的新人脱颖而出.--对于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被保送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深造的13名具有潜力的年轻歌手来说,"多彩贵州"不仅延续了他们梦的舞台,领进了一个深邃的音乐殿堂,更为他们的腾飞赋予了翅膀和足够的风力.  相似文献   

7.
<正>他们是反腐倡廉的"尖兵",腐败分子的"克星";是贵州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群众的贴心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故事。拍"苍蝇",打"老虎"。反腐倡廉牵动人心。这是一场必须赢的战斗。除各级党委切实发挥主体责任之外,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充分履行监督职责,以铁的纪律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黄进梅、刘光杰、周晓波、周欢、邹堃、曹永刚、杨通和、陶林、韩锡才、张仕凯,10名贵州纪检监  相似文献   

8.
正17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国世界遗产数最多的省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拥有影视资源的"富矿"。近年来,贵州在重要时间节点上进行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寻找文化符号,讲述贵州故事,集中资金和力量走大制作的精品化影视道路。本栏目陆续推出"贵州与电影"系列报道,讲述镜头背后的贵州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17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国世界遗产数最多的省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拥有影视资源的"富矿"。近年来,贵州在重要时间节点上进行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寻找文化符号,讲述贵州故事,集中资金和力量走大制作的精品化影视道路。本栏目陆续推出"贵州与电影"系列报道,讲述镜头背后的贵州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17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国世界遗产数最多的省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拥有影视资源的"富矿"。近年来,贵州在重要时间节点上进行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寻找文化符号,讲述贵州故事,集中资金和力量走大制作的精品化影视道路。本栏目陆续推出"贵州与电影"系列报道,讲述镜头背后的贵州故事。  相似文献   

11.
17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地、中国世界遗产数最多的省份、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拥有影视资源的"富矿"。近年来,贵州在重要时间节点上进行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寻找文化符号,讲述贵州故事,集中资金和力量走大制作的精品化影视道路。本栏目近期推出"贵州与电影"系列报道,讲述镜头背后的贵州故事。  相似文献   

12.
刘庆鹰 《当代贵州》2016,(19):36-37
正"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山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贵州各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是贵州各民族坚韧性格的代表,是贵州各民族辉煌成就的摇篮。读过这样一首诗:贵州的崇山峻岭,似浩瀚的海洋;贵州各民族兄弟像一艘艘战舰,正在破浪远航。他们哟,风尘仆仆,经历几度沧桑;他们哟,昂首巍巍,擎起民族瑰宝的太阳。他们跨岭越谷,笑迎万里风浪;他们飞驰在岁月的长河,目光向着前方……王阳明曰:"天下之山,萃于云贵。"大山的乳汁滋养了贵州各族人民,锻造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山魂,贵州面貌的每次改变,无不镌刻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烙印。最近,笔者一气读完王华的长  相似文献   

13.
返乡创业记     
正作为劳务输出主要省份之一的贵州,随着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农业等产业的兴起,近年来积极鼓励、引导、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重点围绕"5个100工程"、产业转移、产业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等,贵州不断拓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空间。在政策扶持下,他们从零起步,边学边干,开始了一种与外出务工不太一样的新生活。他们不离乡不离土,创造着幸福生活。本刊从中选取了几名代表,讲述他们的返乡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14.
黄莎莎 《当代贵州》2009,(19):23-23
摄影师。设计师。 尼科拉斯&#183;贝尔林吉埃里、王瑶、杨昌银、杨安迪、刘雍。他们将在这里描述:他们镜头中的贵州、他们眼中的原生态、他们的摄影、他们的艺术表现、他们的民族文化情怀……故事展开。  相似文献   

15.
贵州提出要做大做强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三块长板",补齐补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扬长补短,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成效如何,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本刊梳理扬长补短的贵州亮点,并约请6位干部群众,分享他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5月1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5·17"重要讲话4周年之际,贵州召开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暨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表彰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分别在批示中寄语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鼓励他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贵州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把双脚踏在大地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深入研究阐释贵州缩影、贵州新路、贵州样板的理论逻辑和生动实践,着力推出有思想含量、有理论分量、有话语质量的优秀成果,多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更好地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本刊特推出会议发言摘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在贵州驻村干部中,不乏令人感动的村庄故事。许多驻村干部内心深处,饱含民生关怀,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创业,把驻地当作故乡,他们甚至不舍离去,他们奉献着青春,也收获着感动!本刊记者通过深入采访,记述了三位不舍得"打道回府"的驻村干部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生动片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绕过别人走过的弯路打造自己不可复制的模式的时机来了!传播贵州,不要忘记这方土地上的人、这方土地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很动人,在于她有故事,有人心,有共鸣。因而传播贵州,不要忘记这方土地上的人、这方土地的故事。"11月18日,第三次来到贵州的知名媒体人曹景行面对记者的采访,对贵州旅游宣传提出他的建议。如今的地方形象宣传片里频繁出现的画面,大都是云山雾罩的美景、缓缓流淌的小溪、穿着民族服饰唱歌  相似文献   

19.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27°黔地标读书会暂时未能重启线下活动。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特别策划了"多彩贵州书香高原·读书会大展台"系列活动,邀请省内读书会发起人、创办者、参与者,倾听他们参与书香建设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1,(20):50
1929年底,中国共产党在贵州赤水创建基层组织;1930年到1936年,红色革命的足迹遍及贵州68个县(市、区);贵州是红军长征途中经历时间最久、路程最长、故事最多的省份。南昌起义中的贵州兵,"克服一切困难、到贵州去"的南下支队,两度长征、"平凡的圣人"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