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寒亭有暖风     
去年8月的一天,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法院政工科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她握住工作人员的手一个劲地说:“你们法官真是好样的。”经过询问,工作人员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去年1月的一个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老太太来到寒亭区人民法院所属的开元法庭,因两个儿子不赡养,要求法官给她主持公道。副庭长张世群马上给她办理好各项手续,发现外面下起了大雪,就开车一直把她送到家中。虽然这件案子已结几个月,但老太太对这事还一直念念不忘,要亲自到法院来表扬这位好法官。今天她就是特意赶了七八里路来表示谢意的。在寒亭法院,群众登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位年龄还不算老的老律师,最近却遇到了两件尴尬事。某日,忙里抽闲之余不意在某电视剧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有位法官和上上下下都搞得很僵,有人劝他要处理好人事关系,他却撂下一句话:“大不了当律师去”。也许别人听了可能不以为然,但我却颇觉尴尬。不料,无巧不成书。春节前一位媒体的朋友告诉我,某法院公开竞聘庭长,一位法官在竞聘中败北。据其讲,败北的真正原因并非是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而是领导早已内定,竞聘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他在发完牢骚表示不满之后放出言来:“大不了当律师去”。媒体的朋友问道:“律师(这个…  相似文献   

3.
一位老人从东欧来到美国,在曼哈顿的一间餐馆想找点东西吃,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来为他点菜.但是没有人来,他等了很久,直到他看到有一个女人端着满满的一盘食物过来坐在他的对面.  相似文献   

4.
凡是对西欧国家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发现,他们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都生活的比较低调。一位在英国工作多年的外交官披露,英国的官员和市民一样挤地铁、骑自行车上下班。就是像伦敦的市长、副市长这样的要员也不例外。这位外交官还披露了他亲历的一件事。一次,他在中餐馆就餐,亲眼看到来与中国商会团体聚餐的伦敦市长大人“咔”地一下停稳了自己的自行车,把车子挂在门口的小柱子上,上好锁后进了餐馆。这位市长的周围一个跟班都没有。这位外交官感慨,若不是亲眼看到,他也不相信那辆低调的小脚踏车,竟是市长脚下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5.
姜敏 《时代法学》2013,(5):111-120,F0003
Drazen Erdemovi6案引发了一个问题:一个士兵射杀了大量的平民,因为如果他不执行非法的命令,他的上司就威胁要杀了他,他是否能够凭借受到胁迫为自己抗辩?这个问题已经在国际刑事法庭及以外引起了很大争议,前南斯拉夫法官Antonio Cassese参与了最前沿的辩论。笔者结论是:受胁迫是否成立正当的抗辩事由或者宽恕事由取决于情节,但这也同时取决于Drazen Erdemovic'主张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春节前,小勇(化名)和他的母亲来到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综合案件审判庭闻晓红法官的办公室,专程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两双手工棉鞋。  相似文献   

7.
案发前,时任河南省平顶山市社保局局长的蒋俊川集专权、迷信、嗜赌、好色、贪污受贿于一身。一位女法官,不但甘愿做他的情妇、为他生下一个儿子,还与其联手受贿。  相似文献   

8.
东京疑案     
泠风 《中国律师》2011,(4):77-80
山田忠志法官坐在庄重威严的墨绿色法官席后面,居高临下审视着没有摘掉深褐色墨镜的当事人。这位身躯微胖、面容和善的法官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慈祥,即使在他表情最严肃的时候也微露笑意,他长着一双眼角  相似文献   

9.
雨果真不愧是世界级的大文豪,他笔下的人物总是那么生动,那么发人深省谓予不信,请看他笔下的两位执法者。一是《笑面人》中的一位法官。有一次,这位法官把一位医生带进监牢,让医生为一位犯人看病,并一本正经地命令道: “听着,如果你治好了他的病,我将惩罚你的狂妄!如果你治不好他的病,我将惩罚你的无  相似文献   

10.
肖瑜 《中国审判》2011,(7):52-53
前几年听华东政法大学一位教授的讲座,讲了自己代理的有关公司僵局方面的一个案例,他对那个承办法官的判决很赞赏。虽然公司僵局案件很难办,法官在再三调解未成后,作出了一个在实践中行得通又让双方当事人接受的判决,教授由衷地称赞那是一个非常具有司法智慧的法官。这个称赞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以我个人的感知,这是对法官的最高评价。有感于此,我想以几个案例或者说是故事粗浅地谈一下法官的司法智慧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1.
审判效率如何能有大幅度提高——兼谈基层法院内部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判效率不高是我国法官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珠海中院的大法官肖时照先生曾在一篇文章①中,就珠海与澳门两地法官的审判效率作过一番耐人寻味的比较,他说:珠海与澳门陆地相连,人口相近,珠海有近二百位法官,澳门才十二位法官,澳门法官一人一年能办两千宗案件,珠海...  相似文献   

12.
父亲知道他今生将面临两个儿子的责怪。从此,他变得更加忧郁。在一个黄错,他来到母亲的坟前,双膝跪倒在地:“小叶呀,我没有管教好两个儿子,我对不起你呀!”他自言自语地哭诉着,哭累了就靠在墓碑上回想母亲去世时的一幕。  相似文献   

13.
尹海涛再婚的第六天,三位法官突然造访尹家,再三请求他离婚。喧嚣与2005年尹海涛正面临“重婚”的罪名指控。尹海涛是河北鸡泽县的一名交警,今年29岁。为了这场令他焦头烂额的重婚官司,这位年轻的警察不得不暂时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尹海涛说,2005年12月8日他来到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反映自己的冤情。法院的一位负责人接待了他,但没有给尹海涛满意的结果。尹海涛援引法院这位负责人的话说:“我们都是政法系统的,你就再离一次婚吧,配合一下我们法院的工作。”他说,这已经是市、县两级法院至少第三次“请求”他与刚刚再婚的前妻离婚了。新婚六…  相似文献   

14.
五走出法庭,王振国感到一种巨大的悲哀,但又无可奈何。这位老实、本份、憨厚的测工,是那样的失望和不满,他几乎要破口大骂,他不明白,更不理解。他说:“你们在国徽之下竟敢如此枉法裁判。”站在一旁的一位人民法院记者悄悄地扭了一下他的衣角,对他说:“法官没有枉法裁判,你应该重新振作起来,争取在二审打赢,王振国迷惑地望着这位陌生的青年,没有想到这世界也有好心人关心他、理解他!他似信非信地点了点头,离开了法院。过了一会儿,王振国又急匆匆地回到南关法院,他要寻找那位好心人。原来,他从别人那儿打探到这位记者毕业于…  相似文献   

15.
在天津静海,有这样一位法官,黝黑粗糙的皮肤记录着他19年来在基层法庭的奔波与艰辛。敦厚朴实的外形让百姓一见就心生对法官的信赖和尊敬;高审结、高调撤的成绩创下静海法院历史上法官办案数量的最高纪录;一张张证书和一座座奖杯叙述着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的不平凡业绩。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月19日上午,53岁的黄松有走进了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庭。这一次,这位有26年法官生涯的人,是作为被告人来接受关于他的经济犯罪案件的宣判。  相似文献   

17.
薛忠勋 《中国审判》2010,(10):68-69
在江苏省集体一等功法院东台市人民法院,有这样一位平民法官,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身体力行: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有感人至深的回味。他像老黄牛一样.用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在人民法庭这块责任田里默默耕耘了25年。他就是东台法院唐洋法庭庭长——喻赤。  相似文献   

18.
车耳 《行政法制》2003,(1):35-37
多年前有一个笑话,讲的是几个美国人、俄国人和古巴人同乘一列火车。车开后,俄国人拿出伏特加酒,没喝几口.就把酒瓶从车窗扔了出去。美国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浪费,俄国人回答说,我们国家有的是伏特加酒。这时古巴人开始抽雪茄,抽了一半,也把雪茄扔了出去,说我们国家有的是雪茄。美国人想了想,转过头就把身边的律师从车窗扔了出去。  相似文献   

19.
刘瑜 《政府法制》2012,(24):20-21
在《法官能为民主做什么》一书开头不久,作者斯蒂芬·布雷耶大法官提到他所经历的一个细节:一位非洲大法官困惑而羡慕地问他:“为什么法院说什么,美国人都会照办?”这个貌似天真的问题问得实在深刻,问出了很多国家——尤其是法治不健全的第三世界国家——民众的心声。仔细想想,难道不蹊跷吗?美国宪法一共四五千字,最高法院一共九个法官,凭什么要听从他们?  相似文献   

20.
严剑漪  黄丹 《检察风云》2010,(14):53-53
2010年6月3日上午,世博会斯里兰卡国家馆的展区总代表胡博特·贾亚库迪再次来到上海浦东新区法院世博法庭。前不久,胡博特先生作为原告代表曾来到世博法庭感谢法官成功调解了他们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租赁纠纷,而这一次。他却是作为被告方代表来到了世博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