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公安院校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开发建设以信息需求为中心,以"服务至上"为宗旨,切实加强各种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可以创建各种书目数据库、专题文献数据库、重点学科资源导航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且发挥公安院校特色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字资源,为公安院校教学科研和公安工作实战一线服务。公安院校图书馆应建设新型的网络主页,实现一站式便捷检索;建立专业信息导航系统,开展信息推送服务;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更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者培训服务,提高读者信息检索能力;不断更新服务观念,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2.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自身在社会不断发展进化的必然选择。然而,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也充满了需要解决的新问题,著作权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措施:1 进行数字化转换和相关的使用;2 采取各种方式获得出版机构的使用授权;3 注意“合理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数字化信息资源;4 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解决著作权问题;5 通过某些技术措施解决著作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安院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超链接,但广泛运用这项技术却可能引发诸如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汇编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诸多著作权问题。公安院校数字图书馆超链接著作权保护应分别从法律、技术、行业三个视角来进行,以便在数字图书馆顺利发展的同时,又能更好地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移动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新兴的图书馆服务系统,它基于无线移动网络技术、具有不受时空限制为读者提供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诸多优势,公安院校图书馆有必要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选择适合的服务模式,加快人才引进,强化安全与保密等措施,建设适应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特点与规律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公安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文献传递服务,它可以方便用户更为便捷地利用网络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料,具有复制性、暂时性、主体多样性以及系统自动生成性等几个特征,这就使得数字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面临着侵犯著作权风险。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于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中著作权保护的措施,以帮助数字图书馆更好地规避文献传递服务中的著作权侵权问题,做好文献传递服务中的著作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黄翠华  王其军 《工会论坛》2010,16(1):140-141
高校复合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与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具有文献信息多元化、技术集成化、传统与数字结合化等特征。高校建设复合型图书馆能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互补,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满足读者需求,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加快高校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合理调整资金分配比例,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注重本校重点学科的信息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7.
建设公安院校数字图书馆是公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教强警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安院校实现现代化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数字图书馆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文献资源数字化要抓住精华、突出特色.具体措施是加大投入、加强数据库建设、建设好本馆网站、加强在职培训提高馆员素质.  相似文献   

8.
浅析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三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利用正成为信息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包括三大要素 ,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开发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9.
公安院校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形势发展和公安实践工作的需要,通过提高公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教学研究和科研活动,培养高素质的公安人才。公安院校信息化建设要在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服务和应用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加强校园网络上的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管理系统应符合集中统一、分阶段实施的原则;应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建立信息系统技术人员的作用;以教学、科研理论联系实际促建设,真正做到公安教育服务于公安实践。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知识产权管理的难度。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国家授予性、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特点,数字图书馆是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空间,在其建设和运行中,信息收集,复制和传播必然会涉及到较多、较复杂的著作权问题,极易造成侵权行为,解决相关问题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扩大图书馆合理使用范围;引入法定许可制度;建立强制许可制度;完善和加强著作权集体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和利用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核心内容,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过程中的各种版权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特色数据库的多元化版权解决策略,以推动数字图书馆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作者的著作权、传播者的邻接权、使用者(社会公众)的使用权,三项权利的平衡是立法者的期望。著作权法在保护网络作品著作权人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对其权利进行合理的限制,以平衡网络作品的创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是虚拟的网络世界发展的必然。应平衡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与反限制。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权利限制存在着尴尬,以网络作品权利限制为视角对网络作品权利限制在今后的著作权立法时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现行中国著作权法中,邻接权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权利的规范分析。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著作权法》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人的权利,与邻接权人无涉;第二,表演者只能授权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权利,而不可能单独享有"自己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表演"的权利;第三,《著作权法》在录音录像制作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权利的规定中,出现了漏洞;第四,区分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与"发行"的关键在于理解音像制品与载体、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的区别;第五,广播组织不应该享有类似权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普及,免费又方便的资源,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但可能造成著作权侵权问题。网络使用者应有尊重他人著作权的基本观念,注意网络资源是否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对象,以避免侵害他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版权保护范围、保护标准、保护水平为视角,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版权人权益空前强化导致利益失衡的表现,从开放性创新理论、Copyleft理念、公有领域切入梳理了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利益平衡的理论根基,从版权人与传播者及使用者、版权人与教育机构及数字图书馆、版权人与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立场出发,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版权保护利益平衡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促使版权法把技术措施纳入其保护体系之中 ,但随之也使原有的版权领域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对版权人利益的过分保护 ,必然会侵害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 ,技术措施与合理使用制度的冲突不可避免。我国版权法应在保护版权人技术措施权的同时 ,规定其限制与例外 ,以解决其与合理使用之冲突。  相似文献   

17.
陈兴良索赔案促进网下出版专有权向网上延伸,数字图书馆则通过个人作品授权变相夺取信息网络传播权。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种种侵权事件,至今未见理论上的辨正;作者为作品评估机制所驱动,一般不会理会被侵权者的合法权益。这一些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早日出台。而该条例的制订,尚有待理论界对传播权进行定义,对传播权与传输权,网上传播权与网下著作权等关系进行廓清。  相似文献   

18.
合理使用制度在数字化图书馆的正常运转中仍有存在的必要,我国目前立法对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作品规定了严格的条件,使数字图书馆在信息储存和传播方面的优势消失殆尽。我们要根据利益平衡的精神,赋予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在一定条件下以数字化形式复制馆藏作品的权利,并将公益服务范围内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纳入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网络作品、版权及其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因特网的发展 ,数字化信息的网络流通 ,实行全球化传播已成为时尚。伴随而来的对这类网络环境的信息作品如何认识及实行版权保护 ,也将成为版权研究领域的新课题。为此 ,笔者从对网络作品的认识、版权权利的具体内容、利用途径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