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与限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银星 《新长征》2006,(8):52-53,64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古今中外,农村劳动力转移都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甚至已成为人类历史进步的一种规律,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本文从发展经济学两个模型入手 ,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指出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 ;加速城镇化步伐 ,加大户籍制度改革 ,提高农民素质以及进一步搞好乡镇企业 ,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 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在建国后不久就存在 ,到目前为止 ,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与就业问题已成为继解决吃饭问题之后最为沉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 ,从1978~1997年 ,我国已有2877万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 ,实现了完整转移 ,即实现了产业转化和地域转移 ;到1997年 ,我国已经有13527.2万农村劳动力实现了非完整转移 ,即只实现了产业转化而未实现地域转移。据不同口径的统计结果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仍有1.5~2亿人口。情况特殊的是 ,我国的工业化已有相当的水平 ,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8 % ,但农…  相似文献   

4.
赵雷 《奋斗》2002,(9):25-25
人类进入21世纪后,劳动力作为与.资本和土地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劳动力问题将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格局将进行重大调整,在全新的游戏规则下,像海伦市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农业地区,如何对劳动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怎样探索出一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转移和如何转移是一个重大课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是:二元经济结构约束,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劳动力素质偏低等。  相似文献   

6.
析“三农问题”切入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中最重要的问题 ,甚至是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切入 ,试深层次探析“三农”问题内因 ,并探讨其根本解决办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三农”带来的深远影响 ,最后重点分析展望了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即利用农业内部的“双梯度交叉转移模式”为内推 ,并采用“反弹琵琶”的思路 ,发展非农产业 ,产生循环拉动 ,从而有可能以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关系到农业的发展 ,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民的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 ,“三农”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从目前形势来看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转移速度、转移渠道和转移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外推力"和"内拉力"及其互相作用是影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尽管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已成功地实现了一亿多人的大转移,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目前,应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小城镇的建设,加速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这应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崔岩  徐洪军 《世纪桥》2010,(23):137-138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重要途径,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也必须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绥化市是黑龙江省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人口的多数,积极稳定地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实现绥化市农村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供求量平衡和就业结构协调的过程。在劳动力充分供给条件下的发展中国家,均衡则特殊地表现于农业劳动力有序转移,并有效地配置于现代化部门。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和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问题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 我国农村拥有9亿多人口,4亿多劳动力,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即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到本世纪末还要新增近1亿个劳动力。这就是说,在本世纪内有2亿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岗位。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