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明 《四川党史》2002,(6):24-26
一、“民主监督”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毛泽东和黄炎培在延安有一段著名的对话。黄炎培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满怀信心地作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1945年7月初,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在应邀访问延安时,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长期萦回在他脑际而未得到解答的“历史周期率”问题。黄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二十世纪延安“窑洞对”的黄炎培与毛泽东关于历史周期率的谈话,构成了人们读解中国历史之谜的一个经典文本。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依然为它的深刻涵义所折服。黄炎培在谈话中概括中国封建王朝“其兴也淳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现象时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延安窑洞,中共诤友黄炎培与毛泽东促膝长谈。在谈论如何摆脱“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周期率的制约时,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深表赞同,他认为“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窑洞对”所体现的赤诚和智慧,闪耀着历史理性的光芒。至今读来,犹令人感奋不已。  相似文献   

5.
沈庆 《求实》2011,(Z1)
1945年夏,黄炎培访问延安解放区时,向毛泽东郑重提出一个兴亡周期率的问题。他说: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  相似文献   

6.
1945年7月1日至5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黄炎培等六人访延安,在此期间,黄炎培等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了多次有意义的会谈。有一回,毛泽东问黄炎培感想怎样?黄答。“我生六十多年,耳闻所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洋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及至一国,不少不少自江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入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又变,只有从万死中觉取一生、既面环境渐渐好好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戌’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  相似文献   

7.
王垒 《党史博采》2006,(1):31-32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延安窑洞,中共诤友黄炎培与毛泽东促膝长谈.在谈论如何摆脱"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周期率的制约时,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黄炎培深表赞同,他认为"用民主来打破这周期率,怕是有效的".①"窑洞对"所体现的赤诚和智慧,闪耀着历史理性的光芒.至今读来,犹令人感奋不已.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谈到"历史周期率",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要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对党内存在的严重问题以猛药去疴,动真碰硬,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行动,对这一课题作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一、"历史周期率"揭示的执政者从严到松、从勤到怠的嬗变过程"历史周期率",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语出《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  相似文献   

9.
齐彪 《党的文献》2017,(3):14-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谈到“历史周期率”,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要解决这一重大课题,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对党内存在的严重问题以猛药去疴,动真碰硬,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行动,对这一课题作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国民参政员飞赴延安访问。7月4日,毛泽东特邀黄炎培等到他家里作客。他们谈了一个下午。最后,毛泽东诚恳地问黄老:您来延安考察了几天,都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寻冁’,‘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相似文献   

11.
1945年7月1日,国民参议员黄炎培等人应毛泽东的邀请,到延安访问。毛泽东问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三四天的考察有什么感想,黄炎培真诚坦率地说:“我生六十年,耳闻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孛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及到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黄炎  相似文献   

12.
霞飞 《党史文苑》2013,(1):13-19
在一个饱经战乱的废墟上建设一个新中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必须团结全国人民,凝聚各方面政治力量。这就要求开国领袖必须有宽广的胸襟和气魄。1949年时的毛泽东,就表现出了他作为开国领袖的博大胸襟。"这是一件大事"1945年7月,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毛泽东和黄炎培有这样一段对话。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  相似文献   

13.
1945年7月4日,毛泽东在会见到延安访问的黄炎培先生时,二人有过这样一次对话—— 黄炎培:“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处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难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控制力不免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官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相似文献   

14.
一、苏共失权引发的民主与周期率问题思考黄炎培先生1945年访问延安,在同毛泽东的谈话中提出以“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为表现形式的历史周期率问题的同时,还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当时毛泽东就肯定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  相似文献   

15.
1945年7月,黄炎培访问延安时,毛泽东同他谈到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代统治者从艰苦创业到腐败灭亡的周期率的问题。黄炎培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问,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周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人民解放战争的炮声还未完全停息,中国共产党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领导开展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惩治腐败,禁止烟毒,封闭妓院服刹赌风,一举扫尽了在中国横行数千年的“四害”:贪、毒、娼、赌。反贪惩腐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欢呼声还在神州大地回响时,头脑异常清醒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想起了1945年7月初在延安和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一席谈话。黄炎培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兼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  相似文献   

17.
建国前,毛泽东同黄炎培曾有一次谈话,言及历代统治者从艰苦创业到腐败灭亡“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问题。黄说,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创业时艰难困苦,环境渐渐好了,就惰性发作,到风气演成,无法扭转,历史上“政  相似文献   

18.
邓伟志 《求贤》2010,(3):29-29
最近报刊上,就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在同毛泽东的交谈中.说到中国历史上不少政权“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没有跳出“兴亡周期率”的“率”字.展开了争论。我这里说点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9.
<正>策划导言70多年前,在许多方面让人耳目为之一新的中国共产党,曾被发过一问: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志在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党,又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这便是著名的“窑洞之问”。面对民主人士黄炎培的担忧,毛泽东给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的答案。时光倏忽,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创造了世纪伟业的中国共产党,依然在回答“窑洞之问”。  相似文献   

20.
泱泱二十五史,其集中到一点,就是反映了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如何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如何使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