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2000年5月主办的《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对欧洲的影响阳际学术研讨会上,保加利亚科学院副研究员米哈伊尔·基列夫作了《苏联解体的原因》的发言。他认为,苏联解体的“第一个主要的和基本的原因”是1956年以后形成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路线”,正是这一路线成了后来戈尔巴乔夫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前提。在分析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背叛时,基列夫引用了戈尔巴乔夫1”9年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美国大学研讨会演讲的自白,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徐葵 《同舟共进》2015,(3):51-53
1989年5月,时任苏联总统和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前来中国进行正式国事访问,5月16日与邓小平在北京进行了历史性会谈,这次会谈使破裂多年的中苏两国和两党关系恢复了正常。自此以后,两国关系包括自1989年5月至苏联解体前的中苏关系和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一直在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蓦然回首     
当历史选择了戈尔巴乔夫 1985年3月11日,无论是对于苏联还是对于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由于苏共领导人契尔年科病逝,这一天,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历史选择了戈尔巴乔夫。然而,正是这一天,发生在两千多万平方公里苏联领土上的一场天翻地覆的大变革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4.
特殊日子里置身红场 我访问俄罗斯巧遇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8月19日。这一天恰好是苏联共产党亡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亡国1O周年纪念日。 1991年8月19日凌晨,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废绌戈尔巴乔夫的总统职务,由他本人履行总统职务,并宣布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8月22日,戈尔巴乔夫宣布撤消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解除其所有成员职务。8月24日,迫于苏联激进派首领叶利钦的压力,戈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8.19”事件发生后,原本就有民族主义情绪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格鲁吉亚等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告独立。12月21日,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摩尔多瓦、俄罗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和乌克  相似文献   

5.
苏联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政治体制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导致苏联混乱和解体的直接原因。然而,在仔细考察苏联的历史发展进程和苏联政治体制弊端后,我们可以发现,戈尔巴乔夫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乃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失败,以及导致苏联解体,则原因众多,应另当别论。一、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历次改革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在苏联历史上曾进行过多次改革,这些改革都没有使苏联真正摆脱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走上民主化的道路,使苏联社会主义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其重要教训之一便是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1921年苏联从军事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  相似文献   

6.
个人还是制度是研究苏联解体问题的学者的对立观点。由此衍生出了四个观点:即苏联解体是否具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苏联解体是否是苏联人民的选择;苏联解体是否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否是"去苏联化"的结果。对此,东西方比较政治学理论有着不同解释,而正确评价苏联解体原因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提,涉及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评价。对此,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具有阶级属性,以马克思比较政治学的视角来解读这一重大的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7.
郭鹏杰 《传承》2011,(23):4-5,15
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悲剧。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探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除斯大林模式的积弊太深和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期和平演变之外,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无疑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而在这场世纪性的大改革中,苏共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彻底放弃更是火上浇油,其对苏联的快速解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戈尔巴乔夫是怎样把苏联引上私有化方向的?周关在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引导下,苏共崩溃了,苏联解体了,并演变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瓦解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立。当然,这有一个过程,并非一...  相似文献   

9.
对戈尔巴乔夫改革中政治与道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酝酿和实施改革的过程中,戈尔巴乔夫特别强调道德原则,强调人道主义.这首先源于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一斯大林模式、特别是对斯大林的农民政策和斯大林对无辜者进行镇压的否定,他想重新塑造社会主义的形象,让社会主义为人服务.在改革过程中.苏联各种矛盾暴露出来,地方分离势力迅速发展.道德优先的政治理念阻止了戈尔巴乔夫用武力去维护国家的统一.苏联解体了,但没发生流血冲突.戈尔巴乔夫改变了俄国政治中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传统.他不仅注重目的的合理性,而且注重手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苏联解体已经20年了,对苏联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深入,但现在仍有些人不看事实,还停留在中苏大论战时期对苏联的认识水平上,把苏联剧变说成是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否定斯大林造成的。本文不是全面评述他们的观点,只是就被某些先生歪曲的史实做些澄清,告诉读者关于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时期一些真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杨晋川苏联演变和解体是“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苏联共产党内占主导地位的结果。“新思维”是戈尔巴乔夫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和指导“改革”的思想理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戈“改革”的目标模式和追求的社会理想。“新...  相似文献   

12.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关于信仰自由与宗教组织》的法律经历了四年多的酝酿和制定过程,实施十五个月后就随着苏联的解体而被终结。该法的制定过程,反映了苏联党和政府应对改革时期宗教问题的茫然和无序;法律的内容显示出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党和政府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管理职能的彻底放弃;法律的实施并未扭转苏联宗教领域的混乱局面,宗教矛盾继续被民族分离主义极端势力以及反苏反共势力所利用,成为推倒苏联大厦的一股重要的破坏性力量。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的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前提条件。在苏联解体之前,戈尔巴乔夫先后抛出了"新思维"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理论。"新思维"本质是"民主化""公开化"及"多元化","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反社会主义、反苏维埃政权。"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推行使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丧失、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最终酿成了苏联的"和平演变"。苏联解体中的意识形态演变告诫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掌握好各种舆论工具,对西方的思想渗透保持高度警惕,并采取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心想要在物质方面过上好日子而精神上达到完美的我们,怎么会落在后面了呢。羞辱和痛苦使我们不得安宁。这是亚·尼·雅科夫列夫在《一杯苦酒》中写下的内心独白。羞辱和痛苦不仅折磨着这位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的苏共中央宣传部长,大名鼎鼎的改革设计师,也同样  相似文献   

15.
2 0世纪9 0年代以来,围绕苏联解体的理论解释路线多元纷呈,折射出后冷战时代全球观念政治秩序重构中的种种不同的势力图谋。依循认识论逻辑,形形色色针对于"解体"的认知观念可分别划归到客观主义路线、主观主义路线、道德主义路线和历史主义路线之中。从意识形态类型上看,"解体"阐释成为马列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主义、俄罗斯共产党以及俄罗斯戈尔巴乔夫支持者等彼此殊异的意识形态的目的性表达。苏联解体的中国解读表达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重振主流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认同和意识形态合法性信仰,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统治力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苏联舆论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这一变化,是苏联正在进行的改革的预期结果,同时也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开拓了道路。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鲜明地亮出反教条主义的旗帜,开始了在舆论界推进民主化的进程。他摒弃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党的“公仆”和“阶级斗争工具”的传统观念,提出社会主义国家的舆论界是实现高度政治民主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月25—27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俄罗斯历史学家罗·麦德维杰夫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状况作了报告,其中分析了苏共由于思想理论建设上的失误导致党亡政息、联盟解体的深刻教训。麦德维杰夫指出,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必须不断向前发展才有生命力,苏联的社会主义经过前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思想僵化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思想混乱,到苏联解体前夕,已经没有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了。1966—1985年,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虽然各种政治理论书籍出版…  相似文献   

18.
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以后,苏联党和人民的叛徒戈尔巴乔夫最终亮出了他所导演的一场骗局的底牌:“应该改变制度,我当时(按:指他刚上台时)就得出这个结论。但是一开始,社会还没有作好准备,就这样提出问题,那将一事无成”,“就我的工作而言,我一生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我感到安宁”。不过,倒也应验了中国民间一句谚语,叫作“作贼不打,三年自招”,戈尔巴乔夫把时间拉长了一点,6年之后,也就是他搞垮苏联社会主义之后才不打自招的。苏联解体之后,许许多多正直的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感到受骗上当了。本文介绍的叶·利加乔夫就是这…  相似文献   

19.
1988年初,尼克松针对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撰写的《改革与新思维》,出了《1999:不战而胜》一书。与戈尔巴乔夫声称的“政治立场应当摆脱意识形态的狭隘偏见”,“争取国家间关系非意识形态化”等主张截然相反,在尼克松看来,“我们与苏联的竞争是军事、经济和政治性的,但美苏之争的根源在于意识形态。苏联想要传播共产主义和毁灭自由,而美国则想要阻止共产主义和传播自由。”他断言:“如果我们学会将遏制、竞争和谈判三者相结合,我们将在1999年之后有能力取得真正的和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苏共二十七大以来,在苏联东欧各国出现了新的改革潮流。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推动着对社会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动向和新变化。对理论研究提出的新任务、新课题苏共二十七大以后,苏共中央十分重视抓理论工作,并展开了一系列的重要活动。1986年10月1日至3日,由苏共中央召开的全苏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教研室主任会议上,戈尔巴乔夫、利加乔夫等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