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编高三“政治常识”对我国国家职能的表述作了新概括,把我国的国家职能归纳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并对每项职能作了明确的界定。其中,政治职能涵盖了原来教材国家职能的第一、三点,这样的归纳更加简明扼要,也与“三个代表”思想有更加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我国国家的“政治职能”,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首先,从内涵上看,我国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因此,运用国家机器采取各种手段保持政治稳定,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是所有…  相似文献   

2.
每个国家的公民在对自己的国家称谓时,总会习惯于简称为“我国”。我们国家的日常表述中,这种称法也很普遍,大到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政策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小到各类著作文章、百姓言谈,几乎涉及到国家的都会这样简称。其实,对于“我国”的这种称法,其意义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在不同的时候或不同的场合,其意义是有所不同的,概括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政治意义上的“我国”我们知道,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它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是指其阶级本质,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政体是指其国家政…  相似文献   

3.
试论民族主义的政治性沈桂萍政治性是民族主义的突出特征。何谓政治,前苏联学者曾经这样概括:政治就是各阶级、各民族以及各社会集团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与夺取、控制、组织和行使国家权力有关。政治也是国家、政党、和政治体系中的其他机构,为争取阶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列宁选集》第四卷,第48页)这就是说,国家是一个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从横向上看是政权组织形式问题,主要是中央政府(广义的政府)由哪些机关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从纵向上看是结构形式问题,主要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根本政治制度任何国家都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所谓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哪个阶级掌握政治权力;所谓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掌握政治权力的阶级用什么方式来行使政治权力。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是为国体服务的,一个国家采取和选择何种政体,主要是由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决定的。另一方面,一定的国体  相似文献   

5.
高三《思想政治》指出:“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为了使学生能较完整、准确地理解国家这一概念,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它的内涵。一是从它的基础上看,国家这一概念揭示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建立在一定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政治”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最基本概念,它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依据《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主要要求从政治与经济、阶级、国家政权的关系上分别把握以下三个基本观点: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的含义”理论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方法论意义,为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一、把握教材结构体系政治的科学含义告诉我们: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作…  相似文献   

7.
当前,根据人民内部矛盾学说,认真研究和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新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阶级社会里,政治就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因此,阶级斗争就是阶级社会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人民内部矛盾居于从属的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已经被消灭,阶级斗争虽然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但它已经不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既然阶级斗争不是主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自然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刘智文  那炎 《传承》2001,(2):32-35
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 问题的内涵 何谓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的解决也只能在社会发展中解决。江泽民总书记在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当前我国的民族问题的内涵有过精辟的概括:“民族问题既包括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即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问题是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发展是首要的,其次是关系。朱基总理讲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考虑的是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民族因素…  相似文献   

9.
读了刊登在2004年第4期《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刘建德同志的《关于政治教师角色定位的思考》一文,我觉得“有的政治教师”之所以有“我是谁”的疑问,原因在于我们所教学科的名称与实际不相符。我们所教的学科名称是政治。1999年版《辞海》对“政治”一词的解释为:“阶级斗争、处理阶级关系成为政治的重要内容。政治所要处理的主要是国家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阶级内部的关系、阶级之间的关系、民族关系以及国际关系等,并表现为代表一定阶级的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政策和活动。”据新近公布的高中思想政治课…  相似文献   

10.
政党是现代世界各国的普遍政治现象,除了极少数仍保留封建制度的国家外,现代各国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政党。它们以各种方式组织和推动社会的政治生活,直接影响或者掌握国家机器,在社会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有机部分。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把现代政治理解为政党政治,它的特点是在政府与阶级之间插入了政党,政党代表阶级进行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力量就是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是研究国家力量的开先河者和集大成者,他关于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力量研究的深刻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一、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力量要素的认识与界定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力量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的早期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他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阶级分析法,就是根据当时…  相似文献   

12.
一、强有力的社会控制,是计划经济时代政治清廉、社会稳定的保证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历史遗留问题,如人口问题。另一种是社会转型中产生的问题。当今中国的腐败问题属于转型时期产生的社会问题。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从静态看表现为纵向的阶级、阶层结构和横向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结构;从动态看,表现为社会的流动结构。当一个社会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状态,社会的阶级、阶层、各种社会组织间的关系、结构,以及各阶级、阶层、社会组织间成员的流动,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胡玉芳 《前进》2004,(5):46-47
产权制度改革的理论前提关于产权的含义,产权学派的代表人物各有表述。我国经济学界占主流的观点是把产权定义为对财产的权利,亦即对财产的广义的所有权,包括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它是人们(主体)围绕或通过财产(客体)而形成的经济权利关系,其直观形式是人对物的关系,实质上都是产权主体(包括公有主体和私有主体)之间的关系。产权界定就是把产权的各项权能界定给不同的行动团体。界定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法律机制,二是私下交易与商定。界定后的产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结构:(1)私有产权;(2)社团产权;(3)集体产权;(4)国有产权。产权界定…  相似文献   

14.
一、政治关系、政治斗争、政治活动、政治现象。在阶级社会,政治关系是指由于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分配的不同,产生的与生产关系相对应的政治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因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关系基本上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在我国现阶段,政治关系则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的联盟关系和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与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的爱国者之间的联盟关系。政治关系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斗争是指各阶级、政党和社会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既表现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也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但从长过程看,它的主战场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在国内,集中表现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之间的斗争,在国际上,表现为“和平演变”同反“和平演变”之间的斗争。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主战场在意识形态领域,首先是由国内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这一根本原则的确立,不仅是历史的结论,而且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就是这一根本原则唯一正确的理论基础。它从军队与阶级、国家、政治、政党等之间关系上,揭示了党对军队领导的必然性。所  相似文献   

17.
周晓虹认为,中产阶级从其英文字面上看,指的是那些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于社会结构中间层的阶级.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社会资源占有的最主要表现方式是什么呢?更进一步说,对于社会学的研究来说,以一种什么样的理论范式来理解和把握人们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方式,正是我们研究社会结构和界定中产阶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关于当前中国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现象,从三个方面概括,具体表现为九大特征。从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本身看,他们多与冲突事件本身无关,多属于拥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较少的弱势群体,而且他们或多或少具有了“类意识”;从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性质上看,它首先是一种利益冲突,其次表现为官民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且具有利益集团冲突的性质:从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发展态势上看,它具有损害政府合法性基础的趋势,具有“升级换代”为“直接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且呈现出泛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诗言志”。几千年的中国文艺发展史说明,不同阶级和不同政治态度的人,其志各异。表现在诗歌创作上,不论是思想境界还是艺术风格等方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的不同和对立。这就是毛主席所指出的,在阶级社会里,“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历史上的儒法两家也不例外。他们都把文艺当作推行各自政治路线的斗争武器,宣传各自的政治理想,歌颂各自的英雄人物,抒发各自的情怀。“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态度。”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选登了下面这组文章。通过分析时代相同的法家人物和儒家人物的诗歌创作,看他们唱的是革新曲还是复辟调,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上文艺领域中革新与复辟之间的斗争情况,记取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更好地进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现实斗争。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文化研究其实是一个“四不像”,在文学批评、社会学、哲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之间往来穿梭,频繁搬用他人的理论武器。因此一些西方学者讥之为话语“掮客”。此说并不尽然,“接合”(articulate)理论就是他们的独特贡献。从理论方法上看,它体现了文化研究在文化阐释学与政治经济学之间艰难的摇摆。从政治意图上看,它不啻为英国文化研究正式介入后现代主义论争战局的宣示,呈现了西方左派在激进政治立场上的融合与分歧。尤为重要的是,我们实际上可以从这种激进的政治话语分析中发掘一种潜在的诗学意涵。它体现了文化研究的左派底色。一“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