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减灾动态     
《中国科学院减灾实用科学技术》出版中国科学院有40多个科研单位长期从事减灾基础和应用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使减灾实用科学技术更广泛地在社会减灾事业中应用,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将我院部分减灾科研成果,汇编成“中国科学院减灾实用科学技术”,介绍给社会各界,以期得到推广、交流,促进减灾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减灾实用科学技术”主要包括:综合减灾系统技术、大气水圈灾害预测评估技术、洪涝灾害遥感遥测技术、地质地震灾害防治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防救火灾技术、人为灾害防治技术等。本书共介绍了47项科研成果,每…  相似文献   

2.
欧阳自远简介著名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1935年11月出生于江西吉安(原籍上饶),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所从事科研工作。196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贵阳地化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0-1981年、1983-1984年在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客座研究员;1991-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1993-2002年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省科协主席,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  相似文献   

3.
吴志菲 《政策》2004,(3):52-54
胡鞍钢简介: 胡鞍钢,浙江嘉善人,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情研究专家。1953年4月出生于辽宁鞍山,198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曾作为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情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4.
人物     
《小康》2017,(15)
<正>逝世者吴文俊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吴文俊生于1919年,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1947年赴法国留学,1949年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任教,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任职。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吴文俊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科学岛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曾就科学岛建设作重要批示,指出“要保护好科学岛”,“为科学家创造一个宁静、优美的工作环境”。中国科学院科学岛建设,一方面对于推进多种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创建利于创新的科研管理模式与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加强合肥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的地位,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也将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科学岛现有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  相似文献   

6.
张琦娟  李森 《中国减灾》1995,5(1):10-13
中国科学院部分减灾科研工作简介张琦娟,李森(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局)中国是一个多灾的国家。减灾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中国科学院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极大的热忱,开展了大量减灾科研工作,不仅在揭示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晶晶  杨峥 《创造》2008,(2):22-29
2007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科学院机关,只要一提起张崇嘏这个名字,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称赞她是一个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乐于助人的医务工作者。从1985年起,张崇嘏一直担任院机关门诊部主任。十几年来,她全心全意为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职工服务,不辞辛苦,任劳任怨,从1985年至今,连续十几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后勤工作先进工作者,先后两次被中国科学院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保证科研人员身体健康,做好京区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张崇嘏同志在作好门诊部工作的基础上,建议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体检领导小组和(京区)体检…  相似文献   

9.
瞿佳教授     
《浙江人事》2006,(8):28-28
程泰宁,1935年12月生于南京,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土建研究所、国家建委建筑科学院、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工部标准设计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地区设计室以及杭州市建筑设计院工作。现担任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183;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主持人。  相似文献   

10.
记忆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 11月1日,中国最高学术领导机构的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它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新兴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的综合性课题的研究。首任院长郭沫若,副院长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陈伯达等。  相似文献   

11.
占清 《前进论坛》2013,(6):45-46
曾庆文,男,广东省龙川县人,农工党党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物种多样性保育研究组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木兰科植物及其它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2005年赴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和爱丁堡植物园进行木兰科植物分类学方面的合作研究。近20多年来,他承担了包括六项国家基金项目在内的28项研究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SCI论文13篇,出版专著i5部。曾庆文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的研究项目“中国木兰科植物种质保存和开发利用研究”获得1998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及1998年度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2.
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科学院后勤工作的巨大关怀和支持中国科学院机关党委书记郭曰方深受科学家崇敬和爱戴的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但是,他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巨大贡献,对科技人员的巨大关怀,特别是对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巨大支持,将会永远激励着我院广大科技...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民盟盟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程开甲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老人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证书的那一刻,也让人对他们的科研历程、人生故事倍生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为了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1956年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重大科研成果的评审与奖励。虽然这次奖励是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但它面向的是全国的科学工作者。因此,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科学奖。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与我国国家创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11月,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递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现将中国科学院关于知识经济与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部分研究成果做一简介,供广大读者参考。一、知识经济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16.
最近社会上关于“科学”与“伪科学&#168;的争论激烈。这是科学哲学界的一个大是大非问题。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为什么要批评和揭露“伪科学”?又为什么有人提出将“伪科学”剔出《科普法》?为了回答这些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本刊特约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宋正海分别从不同角度撰写了相关文章。希望这两篇文章有助于广大读者对这场争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主要嘉宾     
<正>(一)北京参会领导、专家肖天亮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校长、中将王承文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党组成员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研制核心人物、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第一届主席团主席尹浩中国科学院院士、军委装备发展部第六十一研究所研究员张首映人民日报社理论部主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成立中国科学院减灾中心成立大会,于1995年9月14日在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新楼礼堂召开。应邀出席这次大会的有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国家基金委副主任孙枢、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颜宏以及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等有关部委...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2012,(1):24
2011年12月15-16日,第二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工程院,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办。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谭铁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沙尘暴灾害的概况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瞿章  夏训诚 《中国减灾》1996,6(1):23-26
我国沙尘暴灾害的概况和对策翟章,许宝玉,贺慧霞,夏训诚,杨根生,方宗义(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1引言沙尘暴是强风把地面的大量沙尘卷到空中,从而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灾害性天气。沙尘暴主要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