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快20年了,我这女婿比儿子还亲,这是我们老寇家修来的福。"说这句话的是农五师八十四团73岁的退休职工寇均吉老人,老人逢人便夸的好女婿不是别人,  相似文献   

2.
妥协的艺术     
<正>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对很多词的理解是单纯和不全面的。比如说认为"妥协"是个糟糕的词,应属于中年人、老年人甚至是背叛者。但是当拥有一定阅历的时候,你会觉得妥协真的是一种艺术。比如跟老板谈判,用拍桌子、吵、不欢而散的方式都不会取得很好的结果。有一天我碰到一位老记者。他说:"小白,你知道什么样的群众是好群众吗?"我说不知道。他说:"能  相似文献   

3.
易边 《学习月刊》2013,(11):37-37
一、有趣的"鸟笼逻辑"1907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斯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  相似文献   

4.
《学习导报》2013,(11):42-42
晚清封疆大吏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和女婿,年轻时,即长于书法,善于吟咏。有一次,他作《咏月诗》,得妙句“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颇为自得。林则徐看后,也觉得不错,但品味再三,又觉得美中不足,  相似文献   

5.
见贤思齐 《党员文摘》2023,(7):M0002-M0002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喜欢养鸟,他的同事卡尔却说:“鸟太脏,我是绝对不会养鸟的。”詹姆斯说:“你敢和我打个赌吗?你只需将一个空鸟笼挂在房中,那么你就一定会买一只鸟装进去。”卡尔说:“这不可能!”  相似文献   

6.
一个猎人捕 获了一只鸟。“放 了我。”这只鸟说: “我将告诉你三条 忠告。”猎人答应 了。鸟说:“第一条 忠告是,做事不要 后悔。第二条忠告 是,如果有人告诉 你一件事,你自己 认为是不可能的 就别相信。第三条 忠告是,当你爬不 上去时就别费力 气去爬。”然后鸟  相似文献   

7.
吉祥如意     
山顶就要到了,五月和六月从未有过地感觉到"大家"的美好。每一个人看上去都是那么可爱。即使是那些平时他们憎恶得瞅都不愿意瞅一眼的人。六月给姐说了自己的这一发现,六月悄悄说,我怎么现在就看着地生不憎恶呢。五月悄悄地说,我也是。噢噢,噢噢。你看六月像不像一个新女婿。地生说。大家说,像极了。忙生说,还领着一个新媳妇呢。脖子里还  相似文献   

8.
在农六师新湖农场物资供应中心,一提起田希明、吕红梅家庭没有不夸赞的.与女儿女婿共同生活的岳父岳母总是夸田希明:"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我的女婿比儿子还要好."田希明是农六师新湖农场物资供应中心一名干部.妻子吕红梅是独女,自1991年两人成家后,岳父岳母就一直跟他们同住.在一起生活的十多年里,两位老人打心眼里庆幸他们摊上了田希明这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女婿.因自打女儿吕红梅和田希明结婚那天起,田希明就像孝敬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着他们.老人以前在分场务农时,没有正式退休也没有退休费.家里六口人吃饭,全靠田希明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紧紧巴巴的.可田希明和妻子总是想方设法调剂好老人的饮食生活,让他们过得舒心开心.  相似文献   

9.
林则徐任职湖北时,最忌恨官场腐败行为。一年,当地遇大旱,米价昂贵,民不聊生,林则徐建议属官平价售米,可一些官员不仅顶着不办,而且仍旧花天酒地,挥霍无度,顿顿酒厚肉肥,大吃大喝。这天,林则徐以祈雨为名,亲自带领众官列坐于骄阳之下,“不张盖,不设茶,众皆苦之”。这时,林则徐说“:我辈平日养尊处优,不识民间之苦,今日愿与诸君共尝之。”约坐了三柱香的时间,林则徐命人送来茶水,大家一饮而尽。不久,众官皆作呕大吐,林则徐命人检查呕物,发现“众吐皆腥荤厚味,独公(林则徐)所吐藜藿赤饭”。林则徐正言厉色道“:为民请命,顾若是乎,天心之不仁,…  相似文献   

10.
多年前,小平同志说过一句话:“如果都是你不信任我,我不信任你;你不谅解我,我不谅解你;你不让步,我不让步;应该作的妥协也不作,小的不同就会变成大的冲突。”很有哲理。有时候,妥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首先,如果不妥协会危及组织生存,即使在很重大、很关键的问题上,也必须妥协。这方面最为人耳熟悉详的莫过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彼时,  相似文献   

11.
"深入批邓"在江青一伙被隔离审查的第二天,邓小平的女婿贺平将邓小平全家人聚集到厕所里,传达了"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邓小平不禁感叹道:"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1976年10月10日,  相似文献   

12.
女婿胜亲儿     
<正>"快20年了,我这女婿比儿子还亲,这是我们老寇家修来的福。"说这句话的是农五师八十四团73岁的退休职工寇均吉,老人夸的好女婿就是八十四团医院党支部书记王世超。王世超的父亲长年多病,为了让家里的生活好过一些,11岁的他就和弟弟一起打土块贴补家用。疾病缠身的父亲在王世超17岁那年离开了人世,作为长子的他便挑起了家中的重担。  相似文献   

13.
六选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是道光皇帝一生中最正确的决策。当年,他读到林则徐奏折中“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想必惊出了一身冷汗,而《禁烟六策》和奏折附件中的禁毒药方使他相信,在湖广一带禁烟富有成效的林则徐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最佳人选。全权在握的林则徐并没有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凭着多年的从政经验,他深知此行的艰巨与凶险。第一,皇帝口含天宪,可以朝令夕改,他并不能够完全体现自己的意志;第二,走私鸦片的收益占英国国家年度总收入的六分之一,英国人不会轻易妥协;第三,鸦片贩卖集团的政治代表暗中阻挠,会…  相似文献   

14.
对于四师六十四团十四连70岁的维吾尔族老人伊米阿娜木来说,她是不幸的,丈夫早逝,身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2011年又患脑梗偏瘫.但她又是幸运的,三个儿女个个孝顺,尤其身边的小女儿和小女婿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提起女儿女婿,老人抹开了眼泪:"是我的孩子们让我觉得生活有了希望."  相似文献   

15.
临终遗言具有特殊的智慧,这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信仰。《论语》中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一般,有一种自然吸引  相似文献   

16.
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在我当选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的工作态度。”温总理引用的这两句诗,是1842年林则徐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西安与家人告别时做的题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听得进反对意见,古往今来都在倡导。《晏子春秋》有个典故:齐景公酷爱鸟,他得到一只漂亮的鸟,派名为烛邹的人饲养。可几天后鸟飞跑了,齐景公气急败坏,喝令杀死养鸟人。晏子想制止,但又不能冒犯君威,说话很有讲究。他向齐景公请求:"烛邹罪有三条,让我宣布其罪状再杀。"齐景公允许了。晏子数落起烛邹:"君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罪一。让国君为一只鸟杀人,这是罪二。此事各国诸侯知道了,会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属下的性命,从而鄙视我  相似文献   

18.
祝灵君 《当代贵州》2014,(15):66-66
正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之一瞿秋白在福建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敌人抓捕。国民党对他刑讯逼供,百般引诱劝降。任凭敌人在耳边聒噪,瞿秋白平心气静地对劝降者说:"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当敌人劝降无果决定杀害他时,瞿秋白伏案挥笔写下了绝笔诗:"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  相似文献   

19.
文论集萃     
毋忘忠告□魏信德一次,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七种语言的鸟。“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忠告。”“先告诉我,”猎人回答,“我发誓会放了你。”“第一条忠告是,”鸟说,“自己做过的事不要后悔。”“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总理诞辰90周年时,李先念写过一篇怀念周总理的文章。文中引用林则徐的诗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然后指出:"恩来同志确实胸如海洋,容量极大。"这代表了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人对周总理博大胸怀的评价。从"文革"中过来的中国老百姓都知道,周总理是什么委屈都能受的,是有着"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进地狱谁进地狱"的奉献精神的。他们也都是敬佩周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