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克农一直在隐蔽战线工作.对党无限忠诚。当时他的工资也不多.还要缴纳党费.还要捐助一部分钱给“济难会”,用以救济死难者的家属.因此.很少能照顾到家庭。他的三儿子李伦后来在回忆父亲时谈道:“1934年初.父亲在江西苏区工作的时候.用一家商号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一封信。我母亲写了回信.她也让我给父亲写一封信。母亲也不限制我,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相似文献   

2.
我出生在津南区葛沽镇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是个土生土长的村娃子。小时候听母亲说:母亲嫁给父亲是因为父亲有力气、会开车,在生产队是劳动能手。母亲说,“你爸不仅比别人多挣几个工,就是看他会开车,以后日子也穷不了。”就是因为这个,母亲嫁给了“没车没房”的父亲,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之后有了我。2002年我考上了天津财经大学。当时,我成了村里的骄傲,很多亲戚朋友都来我家祝贺,父亲、母亲更是为我高兴,送我上学的头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还捞了喜面庆祝了一番。  相似文献   

3.
何奇 《党史文汇》2002,(1):22-24
一 “华子,你妈回来了,快回家!”这是我祖父的声音。我原名郭重华,华子是老人们对我的昵称。 这是60年前的事了。1942年8月,我高小毕业,准备考中学。一天下午,我正在太原新城街小学的院里洗衣服,祖父急匆匆地走来,报了这个喜讯。对于继母(以下称母亲)的回来,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前些时,母亲给我祖父来过一封信,说她为了打听我父亲的下落,曾去过山东省博兴县,结果还是打听不到,失望地返回天津,问祖父是否知道我父亲的下落。祖父让我给母亲写了封信,说我们也不知道父亲的下落,希望她回太原来。前几天母亲来信说她准…  相似文献   

4.
董国宾 《党课》2020,(1):98-99
父亲没文化,但我家的春联都是由父亲拟,拟好了再找人写。很多人都很好奇:“你父亲不识字,怎会拟春联?”那年土地分到了户,从此农民不再吃大锅饭,家家户户都有了二亩地,农民有了自主权,粮食产量自然提高了。春节的时候,母亲说:“找人写副春联吧。”父亲想了想,说:“春联,我自己来拟。”全家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5.
文秀 《党的建设》2022,(1):54-55
2001年10月15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给适逢88岁"米寿"的父亲习仲勋写了一封情深意切、大义微言的"拜寿信".习近平母亲齐心说:"这封信,既是近平本人并代表儿女们对父亲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一个革命后代继承先辈精神的誓言."在这封信中,习近平深有感触地写道:"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  相似文献   

6.
文杰 《党建文汇》2007,(4):52-52
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女儿4岁时,父亲应征入伍去了越南,不幸阵亡。母亲一生未再嫁。多年后,母亲去世,女儿在一个小盒子里发现一首母亲年轻时写的诗,题目叫“你没有做到的事”。  相似文献   

7.
1942年春节后的一天上午,中央党校炊事员把我(当时任党校管理科长)团团围住,纷纷要求说:“过去咱们在桥儿沟时,毛主席经常给讲课、作报告,大家轮流去听,能亲眼见到毛主席。自搬到这里后(延安城北小沟坪)一年多没见到毛主席了,我们非常想念毛主席。我们想给主席写一封信,请主席抽时间来看看我们,你看行不?”  相似文献   

8.
“总书记给咱回信了!”这个消息让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又一次沸腾了。 “想也不敢想,胡总书记能在百忙之中抽空给我们回信!”2007年3月,侯沟门村村支书杨丰岐激动地说道。 2006年1月28日(除夕),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侯沟门村,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并与大家共度新春。 “总书记去年和我们在一起的情形历历在目,时隔一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总书记的鼓舞和关心下,村民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村里的整体建设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杨丰岐说,“我们总想给总书记写一封信,汇报一年来村里的变化和村民们对他的想念。大概今年1月23日,这封信终于发了出去。”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的一天下午,苍溪县公安局陵江派出所所长杨开君在办公室埋头忙着写案件材料。轻步走进一个人来,悄声说:“杨所长你好!我是抢劫犯罪嫌疑人杨兵的父亲,我给你一封信,请你闲时看一下。”说完话转身就走了。杨所长拆开厚实的信封,里面装的是5000元现金。他忙追出门去。抓住那人,把钱塞进他的衣袋。那人不接,  相似文献   

10.
在叶剑英元帅的卧室里,墙壁上端端正正地悬挂着一幅母亲的遗照。照片两旁,是元帅为母亲写的挽联: “为人民的儿子而微笑 为人民的儿子而欢心。” 一部无字的“教科书” 叶剑英的母亲陈秀云,1873年出生,广东省梅县松口镇教乡田背村。父亲陈玉华、母亲范氏,世代务农的客家人。秀云为长女,没有读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2,(14):26-27
左太北说,我是1940年5月生的,8月份就开始百团大战。所以我实际上跟父亲就呆了三个月,那时候我刚刚三个月大。我并不太了解父亲。到了1982年,母亲突然把父亲在抗日战争中写的11封信给了我,这些信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觉得我有一个爱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2.
在心际交流中寻找童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案例:教室里静悄悄的,我坐在讲台前批改作业,当我读到小宇的日记时,日记中“恨你”、“报复你”的字眼让我惊呆了。望着可怕的字句,再看看可爱的学生,我提笔给他写了一封信:  相似文献   

13.
山羊     
王晋是个苦孩子,家里穷,母亲早早去世,父亲靠养山羊把他拉扯大。王晋也争气,从小到大刻苦学习,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大学毕业后,王晋考上了家乡的公务员。正式报到前一晚,多年没喝酒的老父亲喝得烂醉如泥,抱着王晋又哭又笑:“儿子,要做个好官呐,要给你爹我长脸面啊!”  相似文献   

14.
赵瑜 《学习导报》2011,(12):49-50
鲁迅叫他"小狗屁" 1932年6月,鲁迅的母亲写了一封信给他,大概是想念孙子了,关心海婴的情况。于是,鲁迅便带着许广平拍了一张照片,寄给母亲。  相似文献   

15.
霞飞 《党史博览》2006,(2):51-54
这里所说的“文革”初期毛泽东给江青写的信,是指1966年7月8日毛泽东在韶山滴水洞写给江青的一封信。因为毛泽东写好这封信后,先给周恩来、王任重二人看过之后,由周恩来转交给在上海的江青,江青看过之后又由周恩来带此信到大连,交给在那里的林彪看过。那么,毛泽东为什么在那个时候给江青写那样一封信?  相似文献   

16.
曹雷 《新湘评论》2013,(4):11-12
整理信箧,翻到了一封上世纪50年代初,奶奶写给父亲曹聚仁的家书。信上写着:听寿(我父亲的乳名)你,五月卅日生你,我想着你生日,有味亟(极)啦,什么有味讲不来,我越老,越新鲜。老树开花。你那(哪)天来看我?妈妈字(括号内为曹雷注)写这封信时,奶奶已经70多岁了,  相似文献   

17.
正庭枋兄:我于今年五月间忽接家书一封,才知道你的近况。父亲来信嘱咐我写信给你连[联]络。我自离开家庭后,曾不断以做生意为名给家里写了好几封信,但不知何故家中连一次都没有见到。停战令颁布后,我才给县政府去了封公函,仰求政府负责同志代为打通关系,并慰问咱家老幼,给予必要的优待照顾。恰巧庭栋(铁虎)~(2)弟在县政府工作,这样才算几年来与家中第一次打通关系。家中一切尚好。祖母于四四年病逝埋葬,父母亲身体尚算健壮。不过,自我们两人出来后,母亲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儿行千里母担忧,想你一定〈能〉体会到的。  相似文献   

18.
2009年6月19日,杨澜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当时父亲连续问了她3个问题: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你是不是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父母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己。”  相似文献   

19.
2009年6月19日,杨澜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当时父亲连续问了她3个问题: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你是不是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父母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己。”  相似文献   

20.
陈鲁民 《党员文摘》2009,(10):22-22
今年6月19日。杨澜在重庆大学作讲座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勇敢去闯”。杨澜回忆20年前,她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刚开始不包分配,她跑了多家单位也没找到很满意的工作.于是找父亲“撒气”:“你为什么不能给你那些学生打个电话。找点关系?”当时父亲连续问了她三个问题:你是不是大学毕业了?你是不是接受到很好的教育了?你是不是成年了?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父母责任已尽到了,剩下的靠你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