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语言人权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人权,是在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人使用的语言濒危的背景下所提出的人权主张。少数民族语言人权关系着民族问题处理、世界语言多样性保持等重要问题,具有学术、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研究价值。少数民族语言人权是社会实践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归属具体学科范畴,哲学对其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因此,语言人权问题可以用概括性的哲学思维来分析和思考,并根据哲学问题的方法论来对相关问题的进展提出指导性建议。哲学语境下的少数民族语言人权分析和研究可以使该问题研究脱离具体问题现象的羁绊,在理论高度上形成更为客观真实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全民文化保护意识不强,文化和生态环境恶化,文化资源严重流失,文化传承人寥寥无几,原因在于生存环境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学校教育的不足。只有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主体的作用,协调好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关系,充分利用学校教育和现代技术的最新成果,才能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脉搏,引领其传承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5.
论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前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6):89-92
本文讨论了社会整合、民族地区社会整合的基本内涵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治理"以其"多元、民主、合作、互助"的特质代替"统治"成为国家使用公共权力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手段。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等特质使得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势在必行。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创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和视野。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各族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2010年7月对恩施州内的少数民族居民的抽样调查数据,按不同代际、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分类,对不同群体的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目的进行了重点分析,总结了不同群体的生育目的的心态,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结果显示:不同群体的少数民族居民在生育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群体居民的生育目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养老送终、传宗接代仍是目前最重要的生育目的,而收入水平越高、文化程度越高、越年轻的居民,其生育目的越倾向于家庭和睦、养儿防老、喜欢孩子、增加家庭生育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在现阶段,中国执政党社会整合的推进有利于社会和谐关系的生成,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极大的理论关联.在执政党的社会整合中,制度整合是基础性手段,它既是执政党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践,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路径.在制度整合中,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相关制度,如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随之较快增长.在促进经济繁荣发展和各民族交流交往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反思、完善我国的社会政策和政策理念体系,切实保障流动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各民族交流融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论“以人为本”在当代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要求与马克思曾提出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以人为本"在各种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实际应用,要在当代社会管理实践中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必须从社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决策程序和对象等方面进行转变,才能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全球语境下,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对民族认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新世纪来,尽管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理论体系尚不完善。以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作为研究对象,就其研究的意义、现状、英译标准、方法等进行回顾,并就此进行展望,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希冀能对此领域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从而繁荣文化,促进交流。 相似文献
12.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出发,将“加速社会”作为对当代社会的原初性诊断。可将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作为诠释现代性交往的新视角,以互联网中流行的“搭子”社交为切入点,反思科技进步、社会变迁、生活步调等的加速对交往时空的异化、交往行动的异化以及交往主体的异化,考量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消弭交往异化的“共鸣”方案的行动方式与行动逻辑,以及在强大的交往异化现实面前的适用性和限制性,从观念、制度、技术层面对“共鸣”方案进行实践优化。 相似文献
13.
治理视野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面对当前社会深刻变革和民生问题突出,管理难题加大,单靠政府力量明显不足。本文以治理和善治理论为视角,探索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创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形式,构建社会管理的多元主体,形成政府与公众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以最大限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提升社会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虽然马克思继承的是“费尔巴哈派”的人本主义,但克服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局限性、主观性和不彻底性,建立了辩论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民间组织道德整合:社会整合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并在各领域内展开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表现出强大的道德整合功能。在现代公民社会,社会整合主体由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发展,整合方式由一元方式向多元方式发展,而且,民间组织道德整合的内容、过程、方式和效果等独具优势,逐步形成社会整合的一种新趋向 相似文献
16.
17.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藏民族社会历史中具有本体论、认识论和发展论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青年女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劳工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对外来劳工中的女工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外来女劳工的进城就业途径、生活交往方式和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入手,让读者对外来女工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有更多的了解,让社会更多地关心这一生活在城市的女性青年群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实证角度探讨了学生交往中常见的社会交往行为,说明学生交往中普遍存在着交往行为的回报期待,并希求付出与回报的适当平衡。本文探讨了交换行为的不同类型,表明角色的亲疏关系会影响交换行为,亲密的角色关系会导致利他行为的出现,疏冷的角色关系会导致利己行为乃至冲突行为的存在,但亦会带来互利合作。现实条件下应引导学生进行公平互惠的交换乃至突破角色亲疏关系,发出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