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彝族古代文化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彝族文化源远流长。本文对彝族古代文化的基本特性、类型、层次、特征和精神作了较全面的归纳分析,指出悠久的历史性、强烈的民族性、独特的地方性和结构的整体性构成了彝族古文化的基本特性,而大陆喀斯特山地文化、农牧文化、姑则文化是彝族古代文化的主要文化类型。相对封闭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彝族古代文化呈现出“一统性”、“人文性”和“道德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余宏模(1932.10──),副研究员,彝族,四川省叙永县人。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曾在西南民族学院、贵州大学、贵阳六中任教;后调贵州省民族研究所,任编辑室主任、《贵州民族研究》主编、副所长、所长兼党委书记。曾受聘兼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古蔺县、叙永县人民政府县志办公室顾问,四川省美姑县彝族毕摩研究中心研究员。主编出版《明实录·贵州资料辑录》(合著)、《明代贵州彝族历史文献选编》、《贵州彝族研究论文集》、《贵州彝学》;收集整理注释出版《雅堂诗集》、《时园诗草》、《四余诗…  相似文献   

3.
提升彝族文化软实力是传承与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工作任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彝族文化软实力的实质及其特征,探讨民族文化软实力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关系,提出在民族文化软实力提升目标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少数民族古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功能。它记录着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史,反映了各个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生活,蕴含着民族信仰,体现着民族精神,具有规范各民族人民道德、整合凝聚各民族心理、调控各民族与生态环境关系等功能。虽然不同的少数民族古歌仍保留许多自身的文化特质,但在文化特征、生态伦理意识和文化传承功能等方面存在很多相同之处,是贵州独特地域文化赖以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本期的两面彩页上,展现着几件神秘怪异的彝族风格的木雕图腾。这些被艺术化了的鬼怪和禽兽,凝重、精美、古拙,给人一种不可言喻的美的享受。它们的作者李跃,一九五八年出生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大姚县。彝族聚居于四川西部的大小凉山地区,以及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区。这一古老民族的传统文化,给了这位悟性颇高的汉族年轻人以熏陶和启迪。李跃以其独特的木雕艺术,力图再现彝族深厚的文化积澱,也融进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那看上去似牛似蛙的“蚌神”,在彝族神话中是个既管河、海,又管冰雹的神祇。  相似文献   

6.
舞蹈是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表演艺术形式,民间舞蹈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也是人民群众劳动生产、社会生活、思想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表现,是民族精神风貌和思想气质的凝聚。 凉山彝族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孕育了他的舞蹈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它与彝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然而传统的彝族民俗,则是彝族民间舞蹈和广大彝族人民紧密联系的纽带。彝族民间舞蹈与民俗的相互依附、彼此依赖的关系,使彝族民间舞蹈具有典型的彝民族个性和鲜明的彝民俗特征。  相似文献   

7.
黔西北毕节地区杂居着包括彝族、苗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在各族民族的智慧创造下,多数民族都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彝族的文化积淀更是丰厚,在多个彝文专家的努力下,彝族古籍文化已经成为毕节地区突出的文化亮点。据不完全统计,毕节地区传世有四千多册纸质彝文古籍、二千余幅彝文金石遗存,这些彝族古文献记录了古往今来彝族及其周边民族的人、事、物等历史变迁,对研究民族发展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彝族古文献大多散藏民间,保养与维护工作艰巨,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解析彝族古文献的留存概况及文献价值对文献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贵州彝族传统文化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的大部是可以进行开发利用的。结合彝族聚居区的山川风物、名胜风景,可以采取一地开发彝族文化的一个方面的方法,在整个贵州彝族地方进行散点式的开发,然后把这些点联合起来完整地反映贵州彝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让彝族文化能够在新时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并以新的形式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9.
山地生境与贵州少数民族物质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在民族演进过程中,贵州各民族物质文化所表现出的民族独特性、地域差异性、历史不平衡性以及各民族之间文化融合等诸方面的特征。并着重阐述了贵州各民族的物质文化的共同基础是山地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由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缔造的。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边远省份,明清以前基本是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民族聚居区。明代彝族在西部地区建立了地方政权,并用彝族文字书写了大量有关历史、哲学、历算、宗教、医药、文学、夫文、地理等内容的历史文献,广泛流传于民间。除彝族外,贵州其他少数民族同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世代口耳相传。这些都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急待挖掘和抢救,以期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朱飞镝 《人民论坛》2012,(35):178-179
在乌江发源之地的滇东北地区,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既保持了自己的传统,又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俗,研究包括婚俗在内的彝族风俗,是西南少数民族研究的应有之义。探究滇东北彝族的婚俗,对于深入研究彝族文化,乃至西南民族文化都能提供极大的参考、佐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贵州彝族社会历史的研究来历已久。“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的乌蒙山和北盘江、乌江“一山两水”彝族调查有百余万字成果 ,极大地丰富了贵州彝族社会历史的田野调查资料 ,推动了贵州彝学的调查与研究 ;得益于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科研活动的经验启示 ,贵州省彝学研究会成立以后 ,贵州彝学调查研究步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在全省二千八百多万人口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仡佬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共有七百四十多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贵州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贵州高原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缔造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作为历史见证的各种民族、民俗文物至今仍大量地存在着。这些民族、民俗文物仅仅是贵州各族人民的先民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很少的一部份。由于人为的和自然的原因,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总是令人不安地处在或迟或速的衰坏和消失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抢救和保护贵州高原上的民族、民俗文物,是发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建设“两个文明”的需要,是博物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凉山彝族服饰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是民族区别的一个标识,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服饰,同一个民族由于分布区域不同在服饰上也有差异。各民族的地域、生态、方言不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民族文化也有所不同,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各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绚烂多姿的凉山彝族服饰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通过材质、图案、工艺等要素承载了凉山彝族最深远的文化特质,是彝族人民族精神、思维方式、思想情感、生活方式等文化的物质显现,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彝族是西南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历史上不仅建立起了大小不一的民族政治体系,而且也采取了诸如鬼主统治、家支制度、等级结构等具有突出民族文化特征的体系形式,成为西南民族中特色甚为鲜明的一个民族.已有的研究多侧重于从文化层面探讨彝族文化,而专门从政治学的视角来分析彝族政治体系究竟是如何维持自身运作的尚不深入,尤其是对于在国家制度与彝族文化交互作用下的彝族村落,其当前的权力格局状况又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围绕这一问题,笔者对一个具有浓郁彝族文化的村落栖村[1]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深入调研,现依据调研结果,对彝族村社权力的结构、运行及影响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贵州彝族戏剧《撮特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是有民族文字和古老朴实的民族文化典籍及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的古老民族,然而,历史上是否有戏剧似是个悬而未解的问题。 1984年,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举办“双庆”活动,该县盐仓区板底乡曙光村一个仅50来户人家的彝族山寨裸戛的文艺小组,在县的“双庆”文艺晚会上,演出了一个十分奇特罕见的彝族传统文艺节目——《撮特几》。它象神密的星外来客,突然出现在贵州高  相似文献   

17.
李凡 《人大论坛》2009,(9):25-25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8月11日,恒达雍熙御园贵州·纳雍昆寨首届彝族火把节在纳雍县昆寨乡马背梁子激情开幕。  相似文献   

18.
覃彩銮 《当代广西》2005,(10):62-62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众多、分布广阔的民族之一,分别世居于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四省区。最早的一批彝族先民进入广西的年代为公元3世纪三国战乱时期。他们世代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铸就了他们勤劳、朴实、大方的优秀品德……  相似文献   

19.
严奇岩 《前沿》2011,(15):154-156
本文以贵州彝族“撮泰吉”的典型个案说明,民族传统艺术蕴涵丰富的历史记忆符号,反映先民的生产、生活世界、先民的迁徙历史和先民的精神世界等内涵。历史记忆是民族传统艺术的核心和灵魂,是我们探索艺术起源的基本依据。历史记忆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和传统艺术得以保持原生态的根本保证。因此,历史记忆是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  相似文献   

20.
彝族在贵州高原的古代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彝族遍布贵州高原各地,但主要聚居区域是耸立在滇黔毗邻的乌蒙山区。千百年来乌蒙山一直是彝族人民世代生息繁衍之地,是孕育发展彝族古代文明的摇篮。彝族在贵州高原的崛起与发展,对贵州古代的民族关系有着重大的影响。因为彝族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相互比较,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彝族历史文化悠久,有自己古老的民族文字,大批的彝文典藉、金石碑刻仍传流至今。其次,彝族在历史上曾在贵州高原建立有罗殿国、罗施鬼国、自杞国等民族政权,有自己严密的政治、社会、军事组织制度,保境拓疆,雄长一方。其三,伴随中原历代王朝的开道拓边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彝族由原始部落社会跨入文明社会门槛,比周边其他少数民族要早。 (一) 彝族漫长的远古史前史和族源迁徙,限于汉文文献资料的残缺和考古资料的不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聚讼纷云,难于定论。但是,据彝族文字记载的大量典藉(近年以来已经翻译出版了相当的史料)说明,彝族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十分悠久,它曾经历漫长的原始社会,以后又进入文明社会的门槛,由君臣师匠的产生直到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斑斑青史在彝文典籍中均可梳理探求。 据贵州彝文文献《彝族源流》记载:彝族的历史久远,自哎哺时代开始,彝族历史经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