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必须做到三个坚定.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旨归和价值指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他们共同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的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4个层次,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4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4个层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5.
赵绪生 《求知》2007,(8):16-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充分体现时代性、继承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也是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源泉。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含一系列重要概念,主要是:文化、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力、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业态。厘清这些概念及其关系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马常辉 《学理论》2008,(10):81-82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扬民族和时代精神。努力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自觉地维护我们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梁宏 《学理论》2009,(19):21-2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注重整体推进,要坚持基本原则,要融入贯穿,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规范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法规建设;要宣传教育,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吸收借鉴,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要包容整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要加强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精神自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获得合法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课题。价值承诺的兑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法性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在于其价值承诺在生活实践中的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承诺的兑现是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左定超 《民主》2010,(9):23-24
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要切实使这一科学理论内化为共同的价值取向,并以之指导树立参政党正确的价值观。简言之,就是“参政为民”。这对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陈斌 《学理论》2009,(8):21-2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潘惠香 《学理论》2009,(30):266-26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能为构建高校校园文化指引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构建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的校园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用共同理想凝聚师生,依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靠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以营造文明的校园风尚,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霞  方文  朱瑜 《学理论》2009,(9):7-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并提出了实践要求,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  相似文献   

15.
邱仁富 《党政论坛》2009,(13):37-3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能引领而不能主导社会思潮,引领必须要从主导中游离出来(也就是要从传统主导和引领不分的观念中剥离出来),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大众化问题,必须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大众化。在这个基础上处理好社会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其他价值观的相互依存关系、提炼与被提炼关系以及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中央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0)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同时还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如果要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大学生这个群体入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党政军  王卫 《学理论》2014,(7):169-170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八大报告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革命纪念馆是对全社会进行革命传统、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形象的课堂。革命纪念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集中反映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鲜明的主导性。因而,革命纪念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简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这个主题,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对策。笫一个问题主要是要阐明这样一种见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社会主义价值观角度讲的,不是从社会主义价值的角度讲的。笫二个问题是对胡锦涛同志讲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意义的一句经典式名言深入进行剖析。第三个问题主要是要阐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遵循人们价值观演变的客观规律,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的公民教育实际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公民教育的理论源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主题,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