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不是供求关系的失衡问题,而是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不能很好对接,主要表现为学生就业能力欠缺。这个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引起了英国高等教育和用人单位的关注,并开始着力构建职业指导体系,特别是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管理技能(Career Man-agement skills)"培训体系的研究、探索和实施工作,对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中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人文环境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素之一,本文探讨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建设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校人文环境提出几点建议:建立健全各项就业指导制度,实现学校各相关部门之间通力合作的有效管理;营造鼓励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校园氛围,大力培育就业新途径;积极开展致力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第二课堂活动;重视毕业生就业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加大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等。  相似文献   

3.
英国的高等教育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就业服务也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英国经济有所衰退的情形下,政府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就业促进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文中以英国知山大学的就业服务体系为例,对如何提高学生就业力及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进行探索,拟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力的培养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工作不仅是一项简单的业务性工作,更是一项涉及到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的政治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价值。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建构,必须深入研究资助对象——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思想和成长特性,坚持"物质济困"与"精神脱贫"并重、"保障性资助"与"发展性资助"并重、"管理"与"服务"并重,建立起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心理辅导和就业资助为补充的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立体化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高质量的就业。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并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当前各类院校的重要任务。要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业能力,必须遵循创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注重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构筑创业知识结构,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其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和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就高校团组织如何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峻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开始实施“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相继,1999年全国各高校正式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长。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2009年为233%。按照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洛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即第一阶段是精英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以下;第二阶段是大众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左右;第三阶段是普及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8.
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已成为高校团组织的重点工作。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职责优势、组织优势、工作优势和平台优势,以团课教育为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以竞赛活动为平台,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与素质;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拓宽学生就业创业的途径与渠道;以团属媒体为平台,营造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一方面,收费制度改革应兼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就业制度改革需求引导人才均衡流动。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选择中西部基层就业。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激励理论,是国家资助政策的前提,是高校毕业生中西部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的理论基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的支持模式是多样化的,并且在不断完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从社会、学校和高校毕业生自身三个方面来探求其发生的原因,以科学发展观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原则,从推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拓宽就业指导的范围;教育学生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注重自身能力、素质的提升;贯彻以学生为本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来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1.
周科艳 《工会论坛》2013,(6):109-110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的教育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目前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素质教育,增强就业能力:一是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四是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五是加强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张妍妍 《工会论坛》2011,17(1):34-36
提高农村生源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就业能力,打造就业长效机制,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亟需高水平人才和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双重困境。高校承担着提升学生思想素质,打造具备良好竞争能力和高端就业水平人才的重任,以发展观为理念,研究我国引导农村生源学生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必须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立足于高等教育改革,建立农村生源学生就业扶持体系,以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圆满实现与农村生源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使用2012年度首都高校大学生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探讨学生不同维度能力发展对其到公共部门或私营部门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选择到公共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略高于私营部门,但希望到公共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是私营部门的三倍;男性、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父亲为行政管理人员的学生到公共部门就业的可能性较高;学生不同维度的能力发展对其就业领域具有指示性意义,社会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到公共部门就业,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到私营部门就业.因此,应该努力倡导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平等的观念,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指导学生实现能力与就业部门的有效匹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分析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仍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高校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教育投入政策的国际比较与我国改革重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以法国、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五大经济与教育发达国家以及韩国、印度等较有典型意义的亚洲国家先后在教育投入体制、学生资助体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这对我国教育投入体制的改革及学生资助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启示。在教育投入方面,一是要重视与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二是要进一步厘清各级财政对基础教育承担的责任,三是要完善高等教育竞争性拨款制度,四是要进一步明确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重点,五是要通过双重约束来确定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在完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制度方面,一是要加大政府奖学金的投入,二是要加强学校对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三是要完善助学贷款机制,四是对学生资助的重点要因教育层次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本来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已很有必要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满意度测量,来指导这一实践活动。学生是教育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就业能力的获得对其影响重大,本文基于高校的视角,在ACSI和CHE-CSI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模型,并形成了适用于我国高校并可进一步特色化的满意度指标体系,同时分析了此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满意度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英国高校教学管理的实施策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高校所采用的教学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体现了英国“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理念。探讨英国高校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校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政府要制定就业配套措施,高校要开设好专业,加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指导,积极提供就业信息,鼓励毕业生下基层、到西部工作,引导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9.
基于存量与增量关系的视角建构测量指标,以综合衡量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构想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路径。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全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三种不同模式,即“高存量-低增量”模式、“低存量-高增量”模式和“低存量-低增量”模式。不同模式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有其自身特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应考虑省际模式差异,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统筹配置省际传统生源资源,稳步提升非传统生源规模;实施高校扩容计划,完善高校分层发展体系;构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联盟,建设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先行区。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就业的必然趋势,是缓解就业压力,开拓就业途径的有效方法。文章认为高校必须重视创业教育,更新创业课程体系,重视创业文化创建,把创业理念融入到素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排除万难,开拓进取,自主创业。因此,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提高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