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12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以来,应该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取消和合并了一大批审批项目,集中审批也提高了效率。但这仅仅是在“时空整合”方面的“物理变化”,尚未从本质上对审批体制和政府职能进行有促动性的“化学反应”。因此建议厘清政府、社会和市场的边界,分类明晰审批的性质,促进审批中的“化学变革”,即区分政府专管事项、社会自治事项和社会自立事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金正顶 《今日浙江》2004,(10):35-36
为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金华市从2003年2月15日开始,在市区试行企业登记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全省推进市场准入机制改革提供了经验。(一)所谓企业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是推进企业设立由审批制向注册制过渡的一种制度,其原则是“宽进严管”和“简化审批手续与强化事后监督相结合”。该项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审批部门告知和申请人承诺两个方面:告知是指企业设立或变更登记将涉及法定的前置审批项目,由审批部门将相关条件、标准、要求和依据,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  相似文献   

3.
润东 《北京观察》2001,(6):43-46
政府部门利用手中的权力设置市场准入等障碍,从企业谋取私利,或将政府行政职能转变为有偿服务,这种行为被老百姓斥为“权力经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权力经济正在逐步退出市场,权力正从市场资源配置中“缩”回手,但眼下退得还不干脆,不彻底,不到位,有点扭扭捏捏。权力经济余波荡漾早在前几年,人们就听说过,华东某地一项工程立项审批盖了158个公章;人们还听说过一家化工厂的扩能项目审批跑破了两只汽车轮胎,厂长累得口吐鲜血。这些都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实实在在的真人真事。时下,虽说是市场经济占了上风,企业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权力经济余波荡漾,少数地方还在大行其道。例证之一:市场准入,关山阻隔。首当其冲的是中国私营企业,正面临磕磕碰碰的政府关卡。对私营企业来说,政府是他们经营中打交道最多的对象。从创业到经营,政府部门对于私营企业来说,其重要性是怎么估计都不会  相似文献   

4.
沧海桑田。自国家行政审批制改革以来,“一站式”、“一厅式”审批服务大厅似乎一夜之间在全国各地迅速挂牌。此举被国内外媒体盛赞为“中国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方便、快捷为企业,群众办事”、“打造高效、廉洁政府,与国际接轨”。一些“老总”们抚今追昔感慨地说:行政审批已由“持久战”转为“闪电战”。  相似文献   

5.
蒋能 《当代广西》2013,(13):11-11
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一个多月,便取消和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事项,反映出中央坚决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心。从某个角度,下放审批事项,是政府的一次"自我革命"。审批是政府对市场准入设置的门槛。对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或者虽然属于普通行业,但其生产经营与环境保  相似文献   

6.
《半月谈》2004,(12):6-9
自日本八佰伴第一家中国店落户上海浦东以来的短短12年间,“洋超市”在国内零售市场上“跑马圈地”、急速扩张.真可谓风起云涌、群雄逐鹿.尤其是入世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和外资零售企业本土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零售市场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毋庸置疑.“洋超市”带来了超前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独特的资本运作模式.也让国内消费者尝到了诸多甜头!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零售巨头的咄咄逼人之势,使得众多本土零售企业陷入生存危机.也给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一定威胁,6月1日,《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今年年底前我国对外资零售服务业设立的市场准入和资本准入限制将全面放开?这意味着境外资本将对国内零售业掀起新一轮的冲击波。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本土零售企业何去何从?各级主管部门又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3,(5):70-72
拆分铁道部,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重组国家海洋、能源管理机构……从年初开始,一系列举措拉开新一轮机构改革大幕。随后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指出,转变国务院机构职能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转变政府职能是一场政府自我革命,最终指向“放权、分权、限权、用好权”,要防止“越权”和“侵权”,建设“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如何划定政府权力边界?  相似文献   

8.
行政审批的繁文缛节,掩盖了政府日常行政行为的有序性,为被审批者带去了太多的苦恼,衍生了太多不该发生、辛酸又欲哭无泪的审批故事。然而,就在政府已经取消一批行政审批项目之后,一些地方和部门仍不肯放权。人们质问,繁琐的、复杂的“审批”,何时不让我们泪水盈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文昌市交通局开拓进取,力求创新,实行宏观管理与市场法则的有机结合,创建统一有序、健康发展的运输市场,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该局坚持对运力的投入实行总量控制,在审批上大胆采用行政审批和有偿使用相结合的作法,积极组建和引进客运公司、引进个体业主进入公司经营,把好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关,把好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抓好汽车客运站、场安全设施和车辆消防设施的监督,加大对非法经营活动的取缔力度,重点检查无证、无照经营、报废车参与营运以及“甩客”、“卖客”等不良行为。同时联合海事部门,加大对“…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的电子政务应用情况来看,“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打造高效阳光政府”已经成为各地政务改革的热点、重点。事实上,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以来,“一站式”和“窗口式”审批服务大厅就在全国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迅速挂牌,各地政府也开始努力地从审批型、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不过,在山西省运城市,当地政府却通过搭建网上审批系统来实现审批服务大厅功能。这一覆盖运城全市的行政审批服务管理  相似文献   

11.
行政体制改革关键在于“权”一要“放权”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向下放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政府对市场和社会向外放权,把不应该管而又管不好的事还给社会中间组织二要“削权”要把减少行政审批作为职能转变的突破口,推进政府经济管理方式由管微观、管审批、管短期向管宏观、管监管、管中长期转变三要“分权”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局面四要“限权”.  相似文献   

12.
一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 (一)审批项目太多且程序繁杂,严重影响了市场效率。传统的行政审批,由于手续繁杂,时间太长,已经与现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产生了严重的不相适应。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凡是现行法律没有禁止的,都可以做。但目前我国的企业和个人的思想方法和原则是:只有政府认定、许可、批准了的事才能做,否则有被“事后”定为非法的可能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法治理念尚未真正建立,无疑也构成了现行政府层层审批制度大量存在的思想土壤。而政府各机构的层层审批又诱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一方面它导致企业经营的“政府成本”太高,阻碍资源有效配置,抑制经济主体的创新行为;另一方面,权力资源的垄断,是腐败的根源。可见现行行政审批层次太多无论于公共权力还  相似文献   

13.
这两年,人们感觉在很多方面找政府办事容易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新一届党中央部署的重要改革,两年前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在过去的两年里,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进行政审批"瘦身"。李克强总理曾在2013年全国人代会上承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  相似文献   

14.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该承认,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审批是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比较有效的基本手段和方式。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原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和简单的审批手段去处理复杂的市场问题,必将影响市场体系的发育。审批过多,导致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过高,参与市场竞争的成本过高。这让人养成了事事须报批的思维惯性,并助长了官僚主义。过多过滥的审批令企业动弹不得。同时,政府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不相符的。   市场经济绝非“审批经济”,改革审批制度意义重大。首先,改革审批制度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主…  相似文献   

15.
正聚焦难点堵点,激发市场活力。当前,海口市精准查找和积极破解企业、项目在生产运营和建设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各区纷纷积极行动起来,在优化营商环境、兑现落实政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硬招、实招,加快形成优环境、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6.
体制创新是实现“一站式”服务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集中、限时、透明、联合审批为特征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将政府职能部门集中在一个审批大厅中,提高了审批过程的透明度,缩短了审批周期,节省了企业与公众在“跑部(局)”办事过程中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但是,由于这种“一厅式”审批模式是在现有行政体制框架下进行的改革,是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集中起来办各自部门的事,但多头审批和人为的串行审批仍然存在,体外循环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统一监管。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服务与监管的模式,必须深化行政审批模式的改革,将“一厅式”审批转化为“一站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就是使公众通过政…  相似文献   

17.
行政审批是政府行政权力的集中体现,是政府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一种事前控制手段。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促动下不断被深入推进的,目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重点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流程,目的是减少政府管制,激发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8.
梁思奇 《当代广西》2014,(10):34-34
正以政府自我削权、从上到下放权为特征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的突破口。新一届中央政府成立以来,已宣布取消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李克强总理强调,对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显示了自我革命、壮士断腕的改革信念。较长时期以来,在相当多的政府部门中,通过"事前审批"来管理市场,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和较普遍的行为模式。各种有形无形的制度壁垒,妨碍着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各级政府部门在市场  相似文献   

19.
我国控制投资规模的两根支柱是制定投资规模计划和对投资项目进行行政审批。人们习惯于把这种管理方式称为“笼子”,把投资或投资规模比作“鸟”。改革十几年来,尽管审批项目的程序有所简化,权力重心有所下移,地方政府投资权限扩大,但国家用“笼子”控制“鸟”的管理方式却没有根本改变,企业投资决策权仍很小。可是,“笼子”偏偏关不住“鸟”,投资规模膨胀虽经久治,却难以痊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稍有松动,建设项目就遍地开花,致使建设战线长,投资效益低下,投资品短缺,通货膨胀居高不下。 1.“笼子”何以关不住“鸟”? “笼子”管不住“鸟”,有“笼子”问题,即计划是否符合客观经济实际,有看“笼子”者的问题,即审批项目的行政管理部门能否按计划执行,也有养“鸟”人的问题,即投资主体对投资的热情、态度和自我约束。  相似文献   

20.
在全省开展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工作中,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以变政府职能为核心,通过精简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体制,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服务,初步实现了由管理型政府向务型政府的转变。把主要职能转到共服务、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发展环境上来,即:把经营性资源置职能交给市场,把生产经营权交企业,给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宽松的展空间。改革管理体制,更新管理理念郑州市国土资源局由过去被动单一“耕地保护”和“办证”观念,逐树立“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及时、主动、跟踪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