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窦应泰 《党史博览》2010,(7):25-28,50
“满映”,全称“满洲映画株式会社”.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期在长春建立的一家电影制片公司。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准备对东北的日军进行受降的同时,也考虑到如何接收“满映”的问题,并把接管“满映”列为接收长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东北解放战争中的鲁艺文工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风 《党史纵横》2008,(11):42-44
1945年8·15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被誉为革命文艺摇篮的“延安鲁艺”(全称为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于1946年秋经张家口并绕道内蒙草原到达了哈尔滨。由于国民党大举进攻我解放区,在东北局的安排下,“鲁艺”继续向北撤退至当时的后方城市——佳木斯,并入东北大学,成为东大的鲁艺文学院(院长肖军,副院长吕骥、张庚)。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美术电影是从东影开始的。东影前身是“满映”(满洲映画株式会社)。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东北地下党接收了“满映”。1946年东北解放,“满映”随东北地下党撤退到兴山(今黑龙江省鹤岗市),组建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当时做美术片没有什么人,只有一个日籍技术人员方明(持永只仁)。  相似文献   

4.
刘志民 《党史纵横》2013,(12):40-41,43
1945年8月,苏联百万红军出兵东北,势如破竹,一举歼灭了日本关东军,摧毁了伪满政权。伴随着日本投降,中国东北突然出现了政权真空。此时,国共双方都把目光对准了地理位置优越、政治经济地位重要的东北地区。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任务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5.
刘乃新 《世纪桥》2000,(2):22-2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遭受了日本侵略者14年的残酷统治和压迫,然而,广大的东北人民从没有屈服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了14年的艰苦抗争,为抗战的全面胜利做出了贡献。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爱国运动,是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东北各界人民群众掀起了爱国抗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最前列,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宣言》,接着9月22日,又作出了《关于日本…  相似文献   

6.
刘战 《世纪桥》2012,(16):46-51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强制推行“国策文艺”,力图以殖民主义思想文化来同化东北人民。为此,日本侵略者全面加强了对伪满文艺界的操控力度,将伪满文艺紧紧地限定在殖民主义文化所允许的范围之内。面对在日本殖民统治之下黑暗的社会现实,东北人民并没有相信“国策文艺”虚假的欺骗宣传。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4,(3):35-35
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沈阳市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驻沈阳的东北军发动进攻。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人民拉开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序幕。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从1931年10月开始,陆续派出省委、省军委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杨林、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赴南满、东满和北满等地组织了10余支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8.
马守芹 《世纪桥》2012,(22):36-40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东北,对东北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经济掠夺、精神奴化和军事镇压。在中华民族的危机时刻,中国共产党发起抗日号召,组织武装反抗。1936年,抗日武装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分为第一、二、三路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在派兵进攻关内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威名远扬:但鲜为人知的是,1930年,后来以中共高级“特工”著称于世的阎宝航在东北的奉天也领导了“小河沿销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并由此被人们称为东北的“林则徐”。  相似文献   

10.
李红梅 《世纪桥》2000,(2):51-52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05-1945)简称满铁,是日本政府在日俄战争后,为了执行其侵略中国东北的“经营满洲”政策而设立的。满铁在其存在的四十年里,经营交通运输业、工矿业、农林牧业和商业,大搞情报调查活动,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又把侵略触角伸到关内,形成一个庞大的满铁王国。对于这个侵略和掠夺的机构,有人指出“这个机关与英国在印度所设立的东印度公司有相同的性质”,将满铁比作英国东印度公司。满铁的设立也确曾以东印度公司为蓝图。对于如何经营满洲及满铁会社设立的问题,满铁第一任总裁后藤新平和第一任…  相似文献   

11.
赵东阜 《党史纵横》2001,(12):45-46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事实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对中国东北的侵略野心早已是路人皆知,它要挑起事端搞侵略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将要发动的侵略,中共地下党组织看得非常清楚。但日本侵略者对沈阳地区及东北其它大片地区占领得那么快,却是中共满洲省委及其下属党组织所始料未及的。据现仍健在的原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长刘昆(后因革命工作的需要改名为赵毅敏)回忆:刚听到日军轰击东北军北大营的炮声时,感到十分突然,以为是土匪闹事,但很快就断定是日本侵略者在搞什么军事…  相似文献   

12.
吕明辉 《党史纵横》2013,(11):50-55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以及朝鲜人民军和广大朝鲜人民,在朝鲜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困难情况下,对中国东北解放战争乃至整个中国解放战争进行了大量无私的支援。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上染着朝鲜烈士的鲜血。”作家吕明辉历时两年,采访了几十位当事人,  相似文献   

13.
金宕莳 《求贤》2010,(8):43-43
“九一八”事变尤其是1931年11月8日,日本侵略者在天津阴谋策划武装暴乱(史称天津事件)后,处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前沿的天津各界爱国群众人人痛心疾首,个个义愤填膺。中共河北省委和天津市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多次作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蒙和反帝运动的决议,  相似文献   

14.
樊璠 《世纪桥》2001,(5):9-9
70年前的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整个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东北人民在长达14年的亡国奴生活中饱受凌辱和磨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顽  相似文献   

15.
高崇民,辽宁省开原县人,农家出身,少年聪颖,博学多智。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4年留学日本并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25年,他加入孙中山改组后的国民党,并组织进步的“启明学社”等爱国团体。1928年,高崇民在沈阳结识张学良并有幸成为其秘书,深得张氏信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高崇民积极支持东北抗日义勇军,发动组织东北民众赴南京请愿团,曾被东北抗日军民誉为“东北魂”。  相似文献   

16.
王宝梅 《党建文汇》2005,(10):47-4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全境,随即将东北经济纳入战争体制,对东北工业实行垄断性经营,并从日本国内向东北大量转移资本和机器设备,在东北建设起强大的工业。到了抗战末期,日本为躲避美国飞机轰炸,把一些要害的工业部门也转移到了东北。东北的工业飞速发展。据专家估计,到抗战末期,东北工业生产总量已经超出日本本土之上。日本在东北的工业,自然成为同盟国注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14,(4):35-3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使中国东北3000万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9月19日,就在东北人民惊恐万分、不知所措之际,无数份署名《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宣言》在四处粘贴,在民众中秘密散发、传阅着。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诞辰一百周年,李兆麟将军生前曾以“‘运恩出奇,横扫千军’……夺回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作为“振兴中华”的座右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党的领导下,李兆麟戎马驰骋在“辽、吉、黑”,率领抗日志士历尽千险、排除万难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配合我军和苏联红军消灭日本关东军,解放了全东北,终于“夺回我河山”。  相似文献   

19.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所谓“日满经济一体化”的口号下,将我国东北的经济纳入其积极向外侵略的战时经济体制之内,他们对中国东北农业采取的政策,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统制掠夺,其目的是为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侵略战争提供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20.
王宜田 《新长征》2011,(8):62-63
一、创建党政军机构,建立农村根据地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东北面临着光明与黑暗前途的斗争,而且因为有美苏两国的介入,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但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建立新中国为目标,不怕困难与牺牲,在吉林省顽强地开展建党建政建军等各项工作,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牢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