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东盟国家的语言政策对英语变体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冰 《东南亚纵横》2011,(10):74-76
英语在东盟国家使用十分广泛,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特定的区域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语言会发生变体现象。为了更好地了解东南亚英语变体,本文主要从东盟主要国家的语言政策的角度分析其对于东南亚英语变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英语作为柬埔寨王国的官方语言之一,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英语进入柬埔寨后,不仅丰富了柬埔寨的语言,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发生变体现象。本文从语音、词汇及语法三个层面出发,对柬埔寨英语的使用进行初探,浅析柬埔寨英语变体的特点及对柬埔寨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之后,国内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东盟国家语言和汉语在未来自由贸易区内的地位和作用,但很少有人讨论英语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作用.本文作者拟从英语全球化、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英语教育、英语作为东盟组织规定的工作语言等角度来讨论英语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务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英语是新加坡民族间的主要交际语。新加坡英语具有典型的特点:它是一种独特的英语变体,多种语言接触的产物,多元文化的融合体。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视角阐释新加坡英语的上述特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颇具影响力的区域性语言之一,东南亚英语具有独特的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等特点,这种语言变体给我国口译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通过解析以新加坡英语、马来西亚英语和菲律宾英语为代表的东南亚英语变体现象,提出我国口译教学的若干适应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简析多种方言影响下的新加坡式英语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历史上受到中国移民、马来文化、印度文化和英国殖民统治的多重影响,新加坡形成了独有的语言,即新加坡式英语(Singlish),也称为新加坡口头英语。这种语言在新加坡民间应用广泛,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在本质上仍然属于英语,但是其语音、节奏、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受到了中国闽粤方言的深刻影响,体现出中国文化和马来文化的高度融合性,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对新加坡式英语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简述,以期通过语言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新加坡独特的文化,对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法兰西文化历史悠久, 灿烂辉煌。其所表现出的高雅的审美聚合和不凡的文化积淀折射在英语语 言中。英语受法语语言和文化影响的痕迹比比皆是。从学术用语到日常生活用语, 都可以发现带有“法语味”的英 语。很多英语单词和法语单词长得差不多。英语中约有30%的词汇来源于法语。法语文化在英语中渗透之广超 出了我们的想象。对初学法语的人来说, 从英语入手亲近法语文化不失为一个良机。  相似文献   

8.
中式英语或汉语英语是所有中国人学英语时都会碰上的极为普遍、而又极为棘手的问题。在英语作文中,它是学习者受汉语思维或汉语表达方式的影响而写出的英语词语、句子或篇章,是影响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根源就是汉语对英语习得的负迁移作用或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东盟语种(越语、泰语)专业毕业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为此,笔者提出了东盟语种(越语、泰语)+英语的教学新模式。文章论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特点,并针对其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广西非通用语种学生的培养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学如何移植到南亚次大陆 ,分析了英语语言和文学在新独立的巴基斯坦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虽然英语语言和文学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到南亚次大陆的 ,但是 ,英语语言与文学如何在一个全新的人文传统中生根发芽 ,仍值得今天大力提倡英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东盟各国签署《东盟宪章》,规定英语作为东盟唯一的工作语言,各国的英语教学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和发展,东盟各国为在国际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纷纷加强自身的英语教学质量以期达到推动经济和世界接轨的目标。为了解东盟国家所倡导的英语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东盟各国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沟通,以期提升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外语教学领域进一步合作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创建孔子学院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高等教育合作领域的特殊形式。近年来,孔子学院的建设在东盟国家发展迅速,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地缘相近、东南亚华人华侨众多、东南亚国家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等。孔子学院在东盟国家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师资和教材问题是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东盟国家的“文化威胁论”以及孔子学院激起周边国家的软实力竞争的反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颜色既有美感功能也有信息功能。各种颜色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社会文化附加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一个民族的颜色文化,有利于民族间的理解和交流。本文探讨汉民族颜色文化的主要内容,并与英语民族的颜色文化相比较,同时简要介绍东盟10国的颜色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张斌 《东南亚纵横》2014,(11):14-17
本文探讨发展和创新中国对东盟国家公共外交的策略。在开展与东盟国家外交方面,可以重点考虑发展和创新公共外交的主体、形式及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发挥国家领导人及重要领导出访周边国家及参加重要首脑会议带来的聚焦效应;搭建中国思想库对于政策理念的传播平台;突出发挥东盟各国华侨华人的作用;创新国际交流及教育文化交流项目;重视对东盟国家的文化外交,重点以文化为纽带,进行人文交流。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为东南亚地区一体化发展和东盟扩大创造了条件。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近年在马来西亚和文莱的深化,这两国出于宗教情感而持反以亲阿的态度,并将其变为东盟意志,无视东盟大多数成员为非伊斯兰国家且与以色列合作良好的事实。这既体现了冷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现实在东南亚的投影,又体现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宗教转向”和东盟国家在伊斯兰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以色列实际上已成为东盟伊斯兰与非伊斯兰成员国之间的宗教“柏林墙”。欧盟模式应是东盟可资借鉴的方向,东盟制度建设乃至维系存在的基础在于:一是加强东盟制度民主建设,二是东盟机构的“去宗教化”。马来西亚和文莱可以通过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国际宗教组织发出其宗教诉求,但东盟绝非在宗教上的合适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东盟国家都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官方语言,英语和华语在这些国家的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探讨东盟国家官方语言及其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