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迁徙自由权"应当重新入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徙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但这项权利在我国因经济、政治原因从1975年宪法被取消后,一直没有恢复其合法地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公民迁徙自由进行限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公民对迁徙自由的要求日益迫切.我们应当以修宪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为保障每个公民的迁徙自由权提供强有力的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2.
迁徙自由及其在中国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迁徙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是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必不可少的权利之一.2004年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对我国宪法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改,尽管没有明文确立迁徙自由,但从修改的内容和立法的趋势分析,迁徙自由重归宪法为期不远.迁徙自由并不是天赋之权,其产生与市场经济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渊源,我国改革开放至今,重新确立迁徙自由的社会政治条件已经成熟.本文从迁徙自由的经济、法律渊源入手,结合迁徙自由在中国存在、发展的历史,探讨了在中国确立迁徙自由的思路,以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主体活动的制度环境和完整的社会主义人权体系.  相似文献   

3.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不仅为世界各国宪法所确认,也在国际人权公约中有规定。我国现行宪法没有规定公民的迁徙自由有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宪法中恢复公民的这一权利是大势所趋,对于中国农民而言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彭治安  陈珂珂 《唯实》2008,(2):70-73
迁徙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很多国家得到了保护,在我国,伴随着人权入宪,作为一项公民基本人权,迁徙自由成为近几年学界讨论比较多的问题之一。考察其他一些国家关于迁徙权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再回看我国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到现在未有而有,其间许多东西值得我们的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迁徙是动物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迁徙自由是人类维持生存与发展一项基本人权。迁徙与“流动”、“迁移”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应混同使用。迁徙自由可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方面,迁徙自由是一种主观意志自由。迁徙自由的主体不受其他外力左右或主导;另一方面,迁徙自由本质上要求权利的同等对待。迁徙自由的以上特性,既说明了迁徙自由不同于人身自由,需要得到宪法的独立确认,又充分彰显了迁徙自由的价值与宗旨。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抑或迁徙自由--反思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仁宗 《求实》2002,(5):38-41
价值取向规定着户籍制度改革的理性方向和价值认同。城镇化是当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公民权利、市场经济、城镇化本身以及改革内生性四个层面的分析 ,认为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不应该是城镇化 ,而应该重新界定为迁徙自由 ,这是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迁徙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权利.我国已于1998年签署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我们有义务切实履行对《公约》的承诺,以《公约》为参照去实现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公民的迁徙自由权的实现不仅意味着我国顺应世界保护人权的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公民迁徙自由权的实现,需要明确《公约》和国内法律的关系,并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24):33-33
成都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将在2012年实现城乡统一户籍,民众可自由迁徙。为了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不因居住地的迁徙、职业的改变而受到侵害,明确规定农民可带产权进城,就业、参加社保不以丧失承包地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户籍制度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中国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是城乡二元体制建立的基础性制度。当前,户籍制度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上的城乡二元体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在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公民的平等权利,取消一切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其他功能和公民之间的歧视性制度,切实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取消基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人口流动的措施,使公民获得迁徙自由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制度障碍影响着公民实现自由迁徙。铜仁地区“户籍新政”,虽不至于敲破“坚冰”,起码搬除了路上的第一根“栅栏”。备受关注、在贵州省率先实施的铜仁地区户籍制度改革,不知不觉已走过了—个多年头。进展如何?  相似文献   

11.
宪法要不要保护公民的迁徙自由 ?我国 195 4年宪法中曾规定有“迁徙自由” ,后来由于计划经济时期逐渐确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 ,致使“迁徙自由”没有被以后的几部宪法所确认。目前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折。这样的转折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与法律滞后性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方面 ,我们的劳动力流动越来越获得了政策的肯定 ,另一方面我们的法律体系却没有给予相应的保护 ,于是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你可以来 ,但是来了以后随时可能赶你走。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 ,如果城市中充斥着大量的流动人口会引…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有农民大规模流入城市现象。由于户籍制度迁徙自由,农民来到某个城市,一个月内到行政部门办理登录手续,即成为当地市民,找到工作后,自然改变了农民身份。从19世纪末起,日本人口流动开始活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激增。当时,农、工之间差别扩大,传统工业走向现代化。工业化的进展,第三产业的兴起,这些都吸引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最初时期,流入人口的多数在非现代化部门工作,即所谓"杂业"。这个时候,进城农民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人与资源的矛盾突出,农业风险大、比较效益低下,欲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变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现状,推进我国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突破制度障碍。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以人口迁徙自由为最终目标的户籍管理制度、规范的农地流转市场体系、统筹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军队党的生活》2012,(3):35-35
空军某部干部李想问: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为什么军人和党员不允许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答: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建立和形成,是新中国第一波工业化的产物.虽然在历史上曾支持了中国工业化的最初起步,但付出的社会成本极大,既显失公平,也丧失了效益,违背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在保障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的同时,也迟滞了城市化的进程,形成了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第二波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步骤加快,对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水平已达到了工业化中期.在推进第三波工业化过程中,作为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进一步推动了城镇户籍改革,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落差渐趋平衡.随着户籍改革的深入,在户籍制度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步显性化了,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因此,户籍改革必须在统筹兼顾中稳步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的城乡政策相配套,全面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利益壁垒.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农村人口流动迁徙及职业流动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分析,利用调查资料与有关统计资料,对农村人口流动迁徙原因、职业流动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劳动力市场化配置下的就业与失业情况,以及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面临的一些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7.
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农地使用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村税费制度和涉农 领域的行政管理等制度阻碍了社会分工在农民群体中的演进、深化。分工抑制使农民失去迁徙、交易和择 业等自由,所以必须解除分工遭遇的制度性阻碍,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分工抑制造成的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让我国城镇化呈现出"半城镇化"、"伪城镇化"的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土地制度改革滞后、户籍制度改革迟缓、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和房地产开发政策垄断造成的。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就必须消除这种城镇化率的差异,从制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体制因素入手,通过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变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党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1)平等权;(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政治自由;(4)批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由于权利和自由的密切关系,人们通常将它们相提并论,有时甚至不加区分.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指出,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最大限度地团结人民群众的需要。江泽民总书记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深刻阐述,对于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