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浩 《党课》2006,(9):64-67
从2003年开始,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价格上艿长过快、投机炒房过热现象,由此也拉开了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序幕。经过近三年的调控,尽管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仍存在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今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矧》(“国六条”实施细则),再次对调控房地产市场提出了相应政策。随后为严格贯彻“国六条”实施细则,深圳市政府发出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勘,出台了10项新政以调控暴涨的楼价,被称为国内第一个地方房地产调控实施细则。北京市建委和北京市规划委也根据“国六条”的相关内容制定出实施方案。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反映出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已经走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市场化调控。  相似文献   

2.
政府不仅要对房地产市场施以必要的调控,还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规制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理顺政府与房地产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的利益关系,是搞好房地产调控的前提。房地产调控的核心是房价,政府既要通过金融、财税等手段调控房价,又要对暴利行为实施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并构建起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地价是房价形成的基础,构建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必须对现行的土地储备、供应等制度实施变革。  相似文献   

3.
2007年,宁夏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房地产业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从完善住宅供应结构、税收、信贷和住宅保障体系以及稳定房价等方面入手,加大力度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但房地产价格涨势逐季攀升,房地产价格调控工作面临的问题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时下,一提起房价,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觉,那就是太高了。房价的上涨牵动着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的神经,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房价问题,早已越出单纯的经济范畴而成为一个兼具社会政治属性的全局性问题。2006年,中央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但这些措施并没有抑制房价的上涨态势。在北京、深圳等地甚至出现了越调控涨速越快的情况。2007年初,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上任伊始便向房价开战,把住房作为上海当下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青岛市针对房地产方面出现的问题,推出“房产新政”抑制房价上涨;广州市市长也高调“较劲”房价,政府推出了七大措施来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然而这一系列的举措,并没有阻挡房价的持续升温。据国家发改委报告分析,2007年一季度,房价继续保持较高的上涨幅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一季度房价平均涨幅为6%,而中心城市则保持更高速度,其中深圳同比上涨10.7%、长沙同比上涨10.1%、北京同比上涨9.9%、广州同比上涨8.6%。而一度被认为调控已经见效的上海市场,也在3月份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有人担心上海楼市有可能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面对着居高不下的房价,人们陷入了困惑:房价缘何如此之高?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房价在强大的宏观调控压力下坚挺依然?究竟有什么良方,能让“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夙愿变成现实?又有谁能来破解房价的迷局呢?  相似文献   

5.
政府不仅要对房地产市场施以必要的调控,还要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完善,规制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理顺政府与房地产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的利益关系,是搞好监管和调控的前提。房地产调控的核心是房价,政府既要通过金融、财税等手段调控房价,又要对暴利行为实施严格的监管和处罚,并构建起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地价是房价形成的基础,构建稳定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必须对现行的土地储备、供应等制度实施变革。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房价已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同时,高房价也造成了房价与收入比偏高、房地产空置率过高和房价租金比增大等问题。文章认为,高房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当从多角度着手来采取措施。当务之急解决高房价的问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防止房地产出现过多泡沫;二是加大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建设,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约束房地产商的行为,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正确引导.确保房地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降,房价收入比、租金比过高,宏观调控效果不佳,都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本性,使地方政府在管理房地产业的活动中做出的各种有限理性行为.因此,如何有效地规制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行为是抑制房价上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房价是政府和百姓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房地产调控政策接连出台。但在房地产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政府官员、房地产商以及购房者具有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导致政策执行阻滞现象发生。应通过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房价问责制等减少政策执行阻滞。  相似文献   

9.
“房产新政”与武汉房地产市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国家为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稳定房价为主要目标,从土地、货币和财政政策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从效果上看,虽然各地区、各部门根据中央决策和部署作了大量工作,使得房地产投资增长和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初步得到抑制。但少数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2006年,国务院针对稳定房价问题又提出了六条意见(“国六条”),同时通过转发建设部等九部委以“国十五条”的方式进一步对“国六条”进行细化,这些措施将对武汉房地产市场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将从…  相似文献   

10.
黄晶 《学习月刊》2010,(16):122-122
我国房价17个月来,环比首次下降、成交量逐步走出“谷底”、房地产开发投资维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今年1至6月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直观地说明了上半年楼市调控取得初步成效。不过,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超过预期,今后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  相似文献   

11.
十日看点     
《当代贵州》2013,(7):10
国内·经济新京报"国五条"出台:国务院再强调抑制投机购房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本届政府最后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确定了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轮力度前所未有的调控:2010年,针对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一年之内中央政府3次出台调控措施,动用政策工具之多,历史罕见。2011年,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努力使房价稳定在合理的价位,这是人民的心愿、政府的承诺。新的一年为何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调控"措施?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权威部门及有关人士。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市场经济充分发展.而消费结构升级、收入提高、人口增长、劳动力流动、消费观念转变等诸多因素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需求,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市场失灵、非均衡性等理论告诉我们,市场是有缺陷的,房地产市场也存在诸多如房价虚高、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市场不稳定等问题,因而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本文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起论,谈谈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途径及其"一体两翼"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国事     
房价远没有回归到合理价位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一些地方房价还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手。但是政府这只手也不可缺少,因为它能保证稳定和促进公平。  相似文献   

15.
大力加强和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这是目前经济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宏观调控的目标是要在保证经济体制顺利转换的同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为此,政府必须采取行政性调控和经济性调控相结合,以经济性调控为主的调控方法。经济政策调控是经济性调控的主要方面,属于间接调控的范畴。本文只就经济政策调控的主要内容和原则作些论述。一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恶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因而要完成治理整顿期间的宏观调控任务,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就需要由多种经济政策结合起来,从各个不同方面,以不同的方式、范围和力度,共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有: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是地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实现者,地方政府常为谋取私利而背离地方公共利益,引发自利性行为。在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以旧城改造为名,人为制造住房需求;片面追求高地价,谋取巨额地方财政收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托市”;地方政府直接介入房地产市场及部分行政人员的寻租、设租等自利性行为无疑都是影响房价非理性上涨的重要因素,导致了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失灵,破坏了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危及了地方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引发了居民家庭高负债。  相似文献   

17.
韩曙  金力  陈枫  何滨 《党课》2010,(4):17-19
目前,国内一些大城市的房价犹如脱缰的野马,有关政府很可能通过征收物业税来调控房价的风声再起。从不少国家的经验来看,物业税不仅有利于打击房地产投机、稳定房价,而且有助于改善地方税收结构、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房价在政府密集的宏观调控下和百姓的抱怨声中越来越高的时候,当业界和学界都在争论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吃惊地发现:由于缺乏科学和权威的统计数据,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陷入一团“统计迷雾”,围绕它所进行的争论也只能是雾里看花,不知所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说,中国的商品房空置率已达到26%,属于严重积压,而北师大教授董藩针锋相对地认为,商品房空置率不足1%,价格上涨正是供求关系的反应;还有房价,北京市公布的涨幅是19.2%,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6.8%。这样的烟雾弹在开发商身上就更多了,央视作过一个调查,某…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已远远超越经济范畴,对经济结构构建,对社会安全,对政治稳定,都至关重要。房地产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行使干预、管理和调控的职能,如果以开发商所谓“市场决定一切”为借口放弃宏观调控,房地产必将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在目前情况下,宏观调控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市场目前还不存在出现房价持续大幅下降的大拐点的环境,但房价在高位持续快速增长,难以使房地产市场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也可能导致泡沫形成、膨胀,最终破灭,对国民经济发展乃至中国崛起造成难以估量的冲击.有大起才会有大落,预防大落必须首先预防大起,在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完善的情况下,需要对房价进行调控,并推动市场回归理性,防止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