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本文阐述了应如何加强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探索确定师德先进性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2.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师德建设存在着教师责任感缺失、学术不端、道德滑坡等问题,阻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要在进一步尊重教师自身发展规律和现代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将师德建设融入教师成长的全过程。应构建"理念-主体-制度-环境"四位一体的规约路径,即加强政治引领涵育社会主义高校师德师风,在尊重教师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化教师的道德自觉,完善高校师德考核机制、监督机制、惩处机制,创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优化师德师风,从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  相似文献   

3.
师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标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效应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中先进典型效应发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道德内涵的把握上过于理想化,忽略道德的利益含义;师德培育上,割裂"真"与"善";师德考核上,未能恰当地发挥学生的作用;师德培育外部条件上,体制性竞争破坏师德生成条件,固化师德困境,这四点是高校师德建设困境形成的主要原因。破解高校师德建设困境需要矫正体制性竞争缺陷,尊重教师正当利益诉求,加强和完善学生考评教师机制,严格师德考评结果使用并通过鼓励小善小德,营造平易的师德建设氛围。  相似文献   

5.
大学教师既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者,是学校形象的塑造者和传播者,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政风的示范者和监督者。加强高校的道德建设,师德建设是关键。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师德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在教师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具体来说,师德与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处事原则连在一起,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生动地体现出来。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德的现状.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高校师德的总体状况良好,广大高校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职业认同感、育人意识不断增强,工作尽职尽责、注重为人师表.但毋庸讳言,高校教师师德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缺乏爱心,师生关系趋于冷漠;学风浮躁、缺乏诚信,学术道德下滑;以教谋私,腐败现象滋生;团队精神欠佳;育人工作未落到实处;师表作用不突出等.研究表明,高校师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高校扩招引发的矛盾等社会环境消极因素的影响;高校师德建设工作中的领导、考评、教育制度不健全,监督和激励机制乏力;部分高校教师不重自身师德修养等.因此,必须从社会、高校、高校教师个人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高校教师成长的环境,包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加强高校师德制度建设,包括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制度、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完善师德教育制度、强化师德监督和激励机制、坚持高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等;引导高校教师坚持学习、加强道德实践、掌握师德修养的方法等,从而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7.
师德建设是高校道德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师既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者,是学校形象的塑造者和传播者,也是学校校风、学风和政风的示范者和监督者.加强高校的道德建设,师德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衡水学院教师进行的一系列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教师教研活动以及授课过程等来研究高校师德的现状以及其实现路径。明确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即教师伦理塑造道德自我,教师发展共同体完善职业自我,享受教育温润理想自我。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途径略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高校师德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教师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必须加强高校师德理论体系建设,健全高校师德建设的运行机制,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师德建设的宣传和舆论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师德建设是教育使命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联系高校管理工作实际,本文从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及应采取的基本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高校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推动者和弘扬者,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学生成长影响大,对社会风尚辐射强。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总体是好的,但有的教师敬业精神不强、道德品行不端、师表意识弱化、生活作风败坏等,个别甚至突破道德底线,严重损害高校教师形象,破坏大学声誉。各地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和  相似文献   

12.
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德,简而言之,就是指教师做人、做事、做学问所应遵循的道德。做人是其中之根本,做事、做学问是做人之原则的实践,是做人之原则在学术研究中的延伸和体现。师德既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一、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是师德的实践者,是师德的主体。师德属于职业道德范畴,它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道德应高于一般的社会道德。因为师德在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孕育着传统文化的重大变革,诞生了改变和重构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的网络文化。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教师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环境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网络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若干影响1.网络文化思想多元性对高校师德建设“伦理政治”的影响。网络文化信息结构的高度离散,对师德建设所追求的思想统一、观念整合的目标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一部分人思想的错位、道德的失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求“善”,传统的道德修养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重人…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教师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追求的职业道德境界。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良心、职业理想和职业作风等。其中,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对自身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统一,是师德的灵魂;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对所从事职业所要达到的成就的设想和规划,也是自身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的反映,是师德的基础;教师的职业作风是教师在从事职业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是师德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师德修养是指教师用社会主义师德的原则和规范来反省、约束和激励自己,它是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陶冶的道德活动。 教师的工作,是学生之所求,家长之所托,国家之所需,它关系到千家万户,背负着天下父母的殷切期望。教师的身上,承担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重任。教师的工作,关系到青少年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师德是教师这种职业的灵魂和精髓。因此提高师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新时期加强师德修养,需要提倡三种精神。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价值主体的变化,价值取向由单一走向了多元,因此,在高校更新师德建设机制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加强高校教师师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的过程中,实现师德建设机制的创新是最主要、最核心的问题。建立互动式师德建设机制是符合教育自身规律和道德建设规律的,在实践中,应以师德认识、师德内涵认识、师德实践和师德评价等互动式师德建设机制为内容,努力建构高校互动式师德建设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是核心。在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高校师德建设不能游离于法治社会之外。本文试图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目标和师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从法治的角度研究和探讨高校师德建设的有关问题,以期在新时期进一步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性,服务于合格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陈鸿 《实事求是》2014,(2):77-79
法律有其固有的道德特性,道德也不乏其法律品性。道德与法律始终存在一个相辅相成、双向互动的内在必然关系。法律对道德的形成与转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导引与促进作用。师德是一个国家与社会道德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师德的重要性及其当前的各种问题表明师德建设已经十分迫切。师德建设离不开教师的自修自律的努力,更离不开以法律法规为核心的他律制度体系的导引与促进。  相似文献   

19.
工匠精神是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其传承和发展契合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需要。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高校师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工匠精神教育活动,建立科学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推进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引导教师树立专业、专注、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职业理念,对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推动高校师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是解决师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必然选择。高校师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内舍四个维度,即师德教育由单一主体转向多级主体、由威权压服转向平等对话、由道德说教转向体验建构、由单向教化转向互利共赢。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开创双向互动式教育载体、共建“三紧贴”师德规范、建立开放式师德考核机制和培育民主和谐型校园文化等,是推动高校师德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