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官”都是从平民百姓中来的,没有谁从娘肚子里生出来就是“官”的。因此,当“官”是啥滋味,平民百姓无从知晓;而当平民百姓是啥滋味,当“官”的应该是清楚的。一个人要当好“官”,必须记住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平民百姓,从平民百姓的角度,清楚他们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拥有什么缺少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害怕失去什么。 我们党曾经培养过许许多多焦裕禄、孔繁森、汪洋湖这样的好干部。我们党之所以能始终主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有这些党的好干部作为中流砥柱。但也有这样一些孬干部,他们当“官”前恨贪官污吏,恨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之友》2013,(7):58-58
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有的干部辞职下海了,还“无车弹铗怨冯鹱,抱怨组织上给他的“平台”不够大。多大的“平台”才够呢?平心而论,一个干部当到了县里的主要领导,就不能说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同时,一个干部的能耐有多大,最终人民群众看得清清楚楚,组织上也明白。是“锥子”总会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3.
乡镇干部,请把根留住——农村干部“城市化”现象透析文\程延当前,不少地方乡镇一级干部调动频繁,三年两年换一次班。乡镇干部在县(市)走马灯一般团团转,群众讥讽之为“铁打的乡镇流水的官”。干部频繁调动,固然可以使人才得以流通,领导班子搭配趋于合理,可其弊...  相似文献   

4.
百言堂     
《正气》1998,(12)
转变﹃官﹄念天地宽随着国务院各部委的撤并,一场全国性的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攻坚战拉开了序幕。今后三年中,数以百万计的机关干部将面临着离岗分流的考验。机关干部转变“官”念换脑筋,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不少机关干部虽然看到机构改革人心所向、不可逆转,离岗分流...  相似文献   

5.
副职领导干部多,这是干部工作中亟待克服的一大顽症。近几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部门虽在进行机构改革,但少数地方对这个问题触动并不大,多减“员”少减“官”,只减“员”不减“官”,甚至边减“员”边增“官”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个十来人的处有三四个副处长,一个不足 300户的小山村,吃‘提留’的正副村干部就多达15人。 副职领导干部过多导致了农民负担加重。既然当了副职领导干部;就要享受领导干部待遇。据某县邮电部门统计一个还有11万人未脱贫的山区贫困县开通BP机14000多部,大哥大 1200多部,有的乡镇,穷得连…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活动中,群众对“贪 官”恨之入骨,同时对一些干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称某些干部为“懒官”、“庸官”。然而,有些人对此不理解,不服气.说我们不贪不占就够“高尚”了,难道我们比“贪官”还坏?岂不对我们要求太苛刻了?在现实生活中,群众痛恨的贪官毕竟是极少数,而群众接触最多、很不满意的是“懒官”、“庸官”,并非个别现象。时下,确有一些干部,他们对革命事业缺乏必要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更少忧患意识,工作中不是忠于职守,勤奋敬业,而是官僚主义十足,形式主义严重。还…  相似文献   

7.
某地一位官运亨通的年轻干部,私下对别人说:吹牛、拍马是当官的“基本功”!惊诧之余,不能不承认,此人道出了时下一些人谋官升官的“诀窍”,这位干部也算是“现身说法,经验之谈”吧。确实,时下靠吹牛拍马谋官升官者,大有人在。一些干部,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老实实为官,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地干出政绩,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说假话吹牛皮,投机钻营,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搞“泡沫政绩”。奇怪的是,在一些地方,这种人还真官运亨通,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是也。一些干部也正是靠吹牛升迁的。一些干部,在领导面前…  相似文献   

8.
石勇 《党建文汇》2011,(9):26-26
一个岗位,同时选拔两名干部试岗;试岗者有干事的权力.没有当官的待遇;6个月后,看工作表现淘汰一人。在江西横峰县,这种被称作“差额试岗”的科级干部选任制度正悄然推行。自2009年以来,横峰县有3名参与差额试岗的干部人选未予任职,其中2人是笔试、面试综合成绩第一的获得者。考得好未必有用,选得上未必有官当,干部选任不再是“非我莫属”。差额试岗,已经在当地干部中引起极大“震动”。  相似文献   

9.
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一个政党的用人导向,对干部的行为具有明显的指引、导向作用。如果提拔了弄虚作假的,等于鼓励干部弄虚作假;如果冷落了埋头苦干的,等于告诫干部不要埋头苦干。胡锦涛同志指出:“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对党的作风建设乃至整个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所以说,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不仅对干部使用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对干部使用具有规范作用,也是有效堵塞“跑官、要官、买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23,(24):18-21
<正>截至12月24日,廉政瞭望·官察室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消息统计,今年已查处中管干部人数达到45人,是十八大以来查处中管干部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正部级干部有3人。在党中央永远吹响冲锋号的号召下,2023年,党中央反腐打虎的工作,不仅创查处人数之最,还有不少“看点”“亮点”。廉政瞭望·官察室从其中梳理十个,以微见著来看今年的打虎工作有哪些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最近,常宁市爆出一则“你买官,我不卖”的新闻:常宁市市级班子选举换届时,极少数科局级干部跑官、要官、买官。在该市选举换届工作会议上,市委一位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毫不留情地把两个干部送给他的“买官钱”公开曝光,当场转交给市廉政办。并在大会上理直气壮地说了这席话:“你买官,我不卖!我要了你的钱,我就是贪官;因此我提拔你,就是培养贪官。这样做,我的良心不容,我的人格不容,党纪国法不容!”闻此言,我不禁为之拍案叫好!时下,市场经济大潮已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事物已涂染上一层商业化的“浓墨重彩…  相似文献   

12.
信不信由你,贪官常常是比出来的。一是比升迁速度。许多干部的腐败往往是从贪图官位开始的。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求上进本是件无可非议的事,官员也不例外。然而随着干部选拔任用标准被“年龄、产值、政绩”等硬杠子限定,一些干部见别人的职务提前上去了,自己却总在原地踏步,由眼馋而性急,常常会跑官、要官、买官,这样的人一旦得逞,必将在新的岗位上“挽回损失”,从而给党和人民造成更大的损失。二是比台上威风。有些官员认为,自己当了官,就该有当官的样子,由盛气凌人继而以势压人,直至称王称霸,拒绝监督,不知不觉地走向腐败。…  相似文献   

13.
舒炜 《廉政瞭望》2013,(22):34-37
季建业到底是个怎样的官? 存令年10月17日破“两规”之前,他是不少扬州老百姓口中的“好市长”.干部认可其雷厉风行,在台湾媒体眼中更是“能为台两端洗脚水的市长”。而他自认是城市的CEO。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习惯把那些家居县城、工作在基层、休息时间公车接送的乡镇干部称为“走读官”。新闻媒体曾多次提醒“走读官”要“安营扎寨”莫再走。然而,时至今日,随着乡镇领导干部的变更和城乡干部交流的增多,“走读官”不但仍在“走”,而且大有愈走愈烈之势。报载,山西省某地区12个县市在乡镇工作的副科级以上干部中,在县城购买或建有私房成为“走读官”的就占49%。1997年比1995年增加18%。同时,有部分县市党政领导也步入了“走读官”的行列。越来越严重的“走读官”现象,带来的弊端十分明显。其一,违规购买、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少数干部思想品质不纯,一有“风吹草动”就“上蹿下跳”、“跑官要官”的现象,一位负责同志最近强调,绝不能让只会干事、不会来事的人吃亏,绝不能让投机钻营的人得利,真正让干部专心谋事而不分心谋人。话语朴素平实,却道出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对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少数干部思想品质不纯,一有“风吹草动”就“上蹿下跳”、“跑官要官”的现象,一位负责同志最近强调,绝不能让只会干事、不会来事的人吃亏,绝不能让投机钻营的人得利,真正让干部专心谋事而不分心谋人。话语虽朴素平实。却遭出了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对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清“官”面前多少坎?难过“三道关”! 老百姓眼中的清“官”,就是敢讲真话,能办实事,不贪赃枉法,公正无私的好官。应该说这样的标准并不苛刻,有不少官员主观上也希望这样去做,然而这三条标准就像“三道关”,要想真正过这“三道关”,却是一个字——“难”! 讲真话,付出沉重代价。现在在一些地方,干部讲假话成了一种时尚,层层讲假话,级级搞浮夸。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2年1月18日关于湖南省挤干统  相似文献   

18.
说说“官”     
官,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字眼。因为每个社会都有一些公共事务需要处理,所以就养了一批批所谓的“官”。设“官”的初衷无疑是维护基本的社会秩序,但因为官职可以为当“官”者提供许多便利,所以当“官”、保“官”就成为一些人努力追求的目标。从古到今,尽管中国社会经历过无数次的朝代更替,中国百姓为了命运进行过前赴后继的抗争,但中国人对“官”的依赖、关注和期望却没有多大的改变。对于“官”内涵的理解,许多人还停留在旧的观念上;至于“官”的称呼,更是沿袭以往的习惯。过去,“官”是指在政府机构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今天,严…  相似文献   

19.
《前线》1999,(1)
聊城率先裁减“八品官”山东省聊城市本着“小机构,大服务”原则,率先进行乡镇机构改革,裁减被人称为“八品官”的乡镇干部,收效明显。聊城市对41个乡镇的调查表明,这些乡镇平均设机构324个,干部编制1328人,实有2489人;全市167个乡镇(办事处)...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09,(5):51-51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类干部被群众称作“官油子”。重用“老实官”,淘汰“官油子”,是有效抵制用人方面不正之风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官油子”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一是资历老道,有能力。“官油子”一般是官场老手,有一定能力,但是却不用在为人民服务的正地方,而用在为己谋私牟利的歪地方。二是关系广阔,路子多。“官油子”都有自己在各方面的关系网、情感圈,喜欢结党营私,善于搞小团体。三是不谋事业,只谋人。“官油子”也做事,但是一般都不是正事,或者说只做一些表面文章,将更多的心思用在谋人上。四是不喜实千,爱吹牛。“官油子”们通常很少下基层,即便下去了也是蜻蜓点水式地走个过场、秀个形式,却很爱吹,也很会吹、很能吹,有着能将死人吹活的超强“本事”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