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姚中秋 《政治学研究》2020,(1):21-31,M0002,M0003
历史政治学是中国学者提出的研究政治学之全新范式,但当然不是从零开始,而有众多可资利用之知识资源,本文探讨其与历史政治学之关系。历史政治学与历史社会学均致力于带回历史、带回国家,并共享众多方法;但后者有西方中心论偏见,奉行价值无涉原则,止于理解或解释;历史政治学则破除西方中心论,公正对待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文明丰富的政治实践,且有明确价值追求,致力于从历史中探究善治之道。历史政治学呼吁历史学再度重视政治史,并使之有政治学想象力。历史政治学可为比较政治学带入大历史视野,以矫正其以西式政治制度为标准的偏失。  相似文献   

2.
牟健  梁隆榜 《党政论坛》2009,(20):53-53
鬱林石又名“廉石”,是我国历史文物中与玉林历史相关之物,也是著名的历史典故中唯一与玉林相关之典。它的由来和它所具有的人文历史价值,均与历史人物陆绩分不开。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之死     
述弢 《各界》2013,(6):36-39
人生在世,谁能不死?但平民百姓之死与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之死,毕竟不可同日而语。而已故的历届苏联领导人中,又以斯大林之死最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付蕊 《理论探讨》2012,(4):73-76
汤因比所著的《历史研究》虽然探讨历史本体和本性问题,寻求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动力、历史的目的和意义、历史的统一性等问题,从总体上属于思辨的历史哲学,但因为它能够广泛吸取众家之精华,而且汤因比既是历史学家又是哲学家,因此,《历史研究》这部著作的许多方面都超越了思辨的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欧洲的历史意识面对一个问题是:历史研究的规范应当如何满足于对所论题材的理解,而不仅仅吁求对它们的解释。在阐释的阐释者与阐释者之间获得历史阐释权威性的竞争具有分享权力的政治意涵。它从特定群体之中获得合法性且在群体之上施行它的权威。历史阐释真理性就会因其政治权威诉求而受到贬低,但将政治权威视作历史阐释的工具并予以抑制或升华是能够产生实质意义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以为,唯物史观只有借助于辩证法的形式论证方面才有可能证成。它所牵涉到的关于历史实在的内容未被现实化之前,辩证法之叙事话语形式就是它的内容。若错失这种"形式的内容",就意味着唯物史观叙事能力或意义本身的缺失。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要害是受制于历史解释的形式特征,但它也更易在20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自行暴露出形式主义的虚妄。当形式主义被当作免遭非难地为所欲为的方法,这里成为时代错误的正是作为形式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公保杰 《学理论》2012,(28):130-132
以青海藏族游牧部落夏布让为研究对象,以分布于同仁、同德和兴海三县的夏布让部落为研究点。对夏布让部落的历史、宗教、社会、文化进行了研究。从历史上看,夏布让部落的发展,也是甘青藏族游牧部落社会演进的一个缩影,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夏布让部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深刻认识安多藏族社会之过去,准确把握安多藏族社会之当代特性。  相似文献   

7.
谁都没有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之世,会冒出一个唐宣宗。  相似文献   

8.
赵明奇 《民主》2011,(9):41-43
一部徐州历史:是刀光剑影的争雄史,是大河横流的苦难史,是南北文化的交融史,亦是人文荟萃的创造史。徐州历史完整,千年一贯,史不断线,始终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徐州风尚典型,南北交融、东西并蓄,涵具勤劳勇敢仁义之风;徐州文化底蕴深厚,秉地域风土之优,融上古众家之长,  相似文献   

9.
帕斯捷尔纳克说过一句话:没人知道时代如何变迁,就像没人知道草是怎么一点一点枯黄。大多数时候,历史的演变确实非常缓慢,往往很难被察觉。但是也有例外。历史上存在一些关键性时刻。在这些时刻里,世界骤然变化,其变动之剧烈,影响之深远,一直波及到千百年后的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各界》2014,(3):14-14
没有“名”的人,总觉得人之“有名”,是很风光的事,但真到了“有名”,其实是很苦恼的。  相似文献   

11.
赵焕亭 《各界》2013,(4):81-84
同气相求,好声相合,人之通性;文人雅集,赋诗撰文,自古皆然。  相似文献   

12.
不设防     
马德 《党政论坛》2013,(8):14-14
不设防的核心一是光明坦荡,二是不怕暴露自己的弱点。为什么不设防?因为没有设防的必要。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谁能奈何这样的不设防者?我的毛笔宇写得很差,仍有人要我题字。我最喜欢题的自撰箴言乃是“大道无术”四字。鬼机灵毕竟是小机灵,小手段只能收效于一时,小团体只能鼓噪一阵,只有大道,客观规律之道,历史发展之道,为文为人之道,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宋代的长假     
刘永加 《各界》2014,(3):37-37
旬假——现在的星期天 宋代沿袋唐代的旬假制。也就如今天我们的星期天,只是那时是十日一休,一般放在每旬之末,每月三天而已。  相似文献   

14.
延安赋     
红色都城,革命老区,千嶂之间,圣土一方。水会三川,流淌延安精神;宝塔冲霄,指引前进方向。大河以西,关中以北,黄土高原以东,毛乌素沙漠以南,三秦之额眉,陕北之腹脐,历史文化名城延安是也。  相似文献   

15.
师轩 《学理论》2008,(23):90-90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历史是人物的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人物。同样,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由众多的人物构成的。一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之所以能够流传  相似文献   

16.
徐冠军 《学理论》2013,(8):186-187
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中国化进程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其发展以立足中国传统为基础,不断吸取西方的先进理论与方法,历经萌芽、奠基、初步发展、全面发展四个阶段,目前学科日趋完善、成熟、壮大。虽与西方尚有差距,但凭借中国历史地理条件的得天独厚以及历史地理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历史地理学必将屹立于世界之林。  相似文献   

17.
王者觉仁 《各界》2010,(12):62-65
公元685年阴历正月,61岁的武则天改元垂拱,取“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之义。说白了,她是想放松一下高度绷紧的神经。  相似文献   

18.
"全面从严治党"布局是缜密理性思考、深邃科学谋划的党建新思维,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思想内涵;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治党难题的党建新举措,极大彰显了应对考验、提高能力的务实精神;是凝聚民众之心、切合民众之愿的党建新标尺,极大体现了为民谋利、取信于民的执政理念,为积极跳出执政兴亡"历史周期率"奠定了坚实的党建思想基础、选择了有效的党建工作方法、确立了正确的党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是我党夺取中国革命与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与其他统一战线的转变过程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之转变具有自己鲜明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杨继斌  李喆 《各界》2010,(12):66-68
葬礼: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 公元220年二月二十一日,汉魏王曹操在邺城的西郊出殡。一代强人在自然力面前,被迫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进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