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文 《侨园》2002,(1):20-21
去年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到了。如何应对“狼”入室已经是国内企业家们必须认真考量的问题,“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的观点是,“与狼共舞”的要求是自己也要变成“狼”。早在90年代末,中国民营企业已占据整个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有余,其活力不言而喻,然而它们更多的是国内市场上的“英雄”,能否以较高的成活率生存于高手林立的国际市场和即将国际化的国内市场,有待验证。  相似文献   

2.
何少林 《理论探索》2007,1(4):16-18
20世纪30年代,围绕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展开了一场论战,“十教授”提出的“本位文化”论是这场论战的诱因。张岱年积极参与了这场论战,提出了综合中西文化之长、建设以中国文化为主的“综合创新”的文化观。张岱年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本位文化”论,而是发展和超越了“本位文化”论。在对文化认识不断深刻的今天,我们不应一味地贬抑“本位文化论”,而应一分为二地认识和评价“本位文化”论。  相似文献   

3.
“岛链”一词最初是冷战时期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出的,即在太平洋海域的一些岛群部署军事力量,形成扼杀、封锁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基地圈。冷战结束后,美国构筑的岛链并没有消失,反而不断加长,兵力也不断增加。目前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有三条岛链:“第一岛链”由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日本、韩国等地的基地和驻军组成,这一条岛链是美国和日韩等国向西部署的最前沿,也是美国链式部署中最严密的一条线;“第二岛链”以关岛为中心,由驻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基地群组成,它是一线亚太美军和日韩等国的后方依托,又是美军重要的前进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定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学术领域,国外学者对“中国化”问题的研究很早、很多,国内学术界的兴趣自90年代以来也不断增强。但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论,甚至在怎样“中国化”这样的基本定位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是十六大对25年中国改革中新兴社会阶层的新称谓。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对这张“身份证”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分析,对于我们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地坚持改革方向,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立足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理论由来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党根据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说过,中国只能搞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对中国进行遏制 ,美国近年来在继续强化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同时 ,积极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的军事渗透 ,扩大军事同盟 ,以实现对中国的“合围”。美国在太平洋巳建成了一个多层次、大纵深的基地网。其“第一线基地网” ,由北起日本 ,经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东南亚至印度洋的4个基地群所组成 ,而其中的3个已对中国沿海形成了“合围”的态势。东北亚基地群以第7舰队司令部所在地、“小鹰”号航母战斗群的母港日本横须贺为核心 ,辐射至佐世保及韩国釜山、浦项、镇海和那坝等港口和海军航空站 ,形成了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的主要基地群。这…  相似文献   

7.
马晨 《侨园》2006,(5):34-35
5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遭遇的第一场最残酷、最艰苦的战争。美国对新中国实施“禁运”,并发动了“绞杀战”,妄图从物资上扼杀中国人民志愿军。然而,“大海之子”霍英东在朝鲜战争期间为新中国运输“禁运”物资长达三年之久,期间霍英东船队的主力之一“黑猫”号数百次出海,运输“禁运”物资数万吨,不料却在1952年11月20日遭遇港英水警和工商署缉私船精心组织的武力追捕,船被撞毁并有一名员工罹难,当时成为轰动香港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8.
一、“新共产主义”理论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爆发的苏东剧变犹如一场“政治大地震”,对于自80年代起政治影响就持续下降的法共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法国右翼疯狂掀起反共高潮,称法共是“西欧最后一个共产主义据点”,叫嚷要把它清除掉。在法共党内,思  相似文献   

9.
美国陷入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中国崛起的势头继续强劲,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更加担心自己会失去世界老大的地位,因而也加强了对中国的制衡。美国将更注重使用软实力来牵制和阻碍中国的崛起。还会继续采用其对待对手的一贯方法,一是“内部制衡”,二是“区域制衡”。  相似文献   

10.
从1900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到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时间整整一百年。中国加入WTO与百年前的“门户开放”政策有着本质区别“。门户开放”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破坏中国主权与独立的反动政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克林顿政府的外交政策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产业空心化论形成于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进入80年代,日本继美国之后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一些日本学者和官员宣称日本进入了产业空心化时期。随着台湾、香港等地区对中国大陆直接投资的显著增加,很多学者也从实  相似文献   

12.
刘洪 《瞭望》2006,(36)
温和中夹杂着强硬,强硬中也不失理性,施瓦布将对华“两手策略”发挥得淋漓尽致毫无疑问,美国目前最大的贸易难题就是中美贸易问题。于是,布什选择了苏珊·施瓦布出任美国最高贸易官员。美贸易代表中的“中国通”在日前首次到访中国时,履新的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就表示,自己对北京非常熟悉,上世纪80年代作为参院工作人员来访问过;90年代供职摩托罗拉公司时,曾参与公司在华投资的规划和谈判。  相似文献   

13.
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 ,是冷战后出现的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理论 ,它反映了冷战后美国政治精英对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新思考。该理论的主要缺陷是过分夸大了文明的作用 ,并鼓吹中国威胁论 ,鼓吹“西方文明优越论”。  相似文献   

14.
王昌忠 《理论导刊》2007,(6):100-103
上世纪90年代诗歌在读者和社会中的“失魅”与诗歌写作者在诗学立场上的“祛魅”密不可分。“祛魅”本身是有其合理性和建构意义的,只是由于对其极端化和绝对化、甚至扭曲和丑化,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90年代诗歌的“失魅”。  相似文献   

15.
张燕军 《学理论》2009,(9):69-70
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了“四国同盟战略”,希望在亚太地区组建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参加的战略机制,但它将中国排斥在外,表明日本企图借助“中国威胁论”,拉拢具有共同利害的国家围堵中国,并借机确立自己在东亚国际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美国约翰逊联营公司具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在“泰诺”中毒事件中成功地处理了危机,在企业危机管理史上谱写了光彩夺目的一页,还获得了美国公关协会授予的最高奖——银砧奖。“泰诺”是美国约翰逊联营公司生产的治疗头痛的止痛胶囊商标。这是一种家庭用药,在美国销路很广,每年销售额达4,5亿美元,占约翰逊公司总利润的15%。“泰诺”中毒事件是这样发生的:1982年9月29日至30日,有消息报道,芝加哥地区有人因服用“泰诺”止痛胶囊而死于氰中毒。开始报道是死亡3人,后增至7人。随着新闻媒介的传播,传说在美国各地有25人因氰中毒死亡或致病。后来…  相似文献   

17.
“和平崛起”纲举目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正在欧洲和非洲访问的胡锦涛与前期出访美国等地的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都阐述过这一庄重承诺。“和平崛起”新论一出,国际评论纷呈,赞誉者众,非议者寡。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公认。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威胁论”在世界一些角落几度翻  相似文献   

18.
5月22日,美国著名的智囊机构——外交关系协会公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军事力量》的最新研究报告。这份长达92页的报告认为,随着中国的军费开支在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开头几年的稳定增长,中国将无可争议地成为东亚地区的军事强国,中国越来越成为“美国的强劲对手”。  相似文献   

19.
译者按公共行政学诞生并发达于美国,借鉴美国公共行政学理论无疑对中国的行政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90年代美国公共行政学正处在重建过程中,呈现出开放的、多元的、“无政府”的理论景观。因此,全面地、客观地评介,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无限拔高某理论派别,甚至越俎代庖地制造知识的霸权主义,应成为中国公共行政学界同仁的共识。这也是译者倾力翻译本文的原因。对国家主义的厌弃,在美国公共行政中根深蒂固,但在美国行政学历史上没有哪个时期像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那样目睹如此泛滥的反国家主义文献。这一狂热的反国家主义爆发的原因,即使到…  相似文献   

20.
鲍秋媛 《理论导刊》2004,(12):48-49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西方帝国主义不择手段地试图把西藏从中国分离出去,别有用心地提出所谓“西藏问题”。所谓“西藏问题”,其实质就是达赖集团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迎合西方国家的需要分裂祖国的问题;是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培植、支持西藏地方分裂分子企图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问题;是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企图牵制遏制中国的一个筹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