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无论是商品的价值还是使用价值都与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一致的,都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一种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关系;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指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即需要与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谈价值,必有主体且主体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第一,主体,这是指需要的主体,主体是谁。第二,需要的内容是什么,这是客体。需要与需要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不是由主体或客体任何一个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主体与客体双方共同规定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证了价值和管理价值的区别和联系,管理价值的一般特点,管理价值在实现管理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管理的价值目标是实现真、善、美的辩证统一,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树立正确管理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认为管理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一系列价值评价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
试论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内涵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人之为人的人类劳动,是使人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得以实现的创造活动。思想道德教育价值的内涵是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客体能满足思想道德教育价值主体特定需要的关系,这种特定关系是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具有效用性、过程性、实践性、有限性、层次性等特有属性。  相似文献   

5.
胡碧霞 《学理论》2010,(12):190-191
教学价值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学属性和主体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的价值主体是多元的,学生、教师、社会是课堂教学的三方主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客体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以及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形成性结果。课堂教学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本体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两方面。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能恰当处理这两种价值的关系,并使之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一、事实与价值.区分事实与价值,是价值哲学的起点.把事实混同于价值,是当代世界各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在理论上陷于混乱的根本原因.二、是与应当.不仅"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导出"应当",而且"应当"必须以"是"为根据."是"什么是实现科学决策作出"应当"如何的必要条件.三、价值与存在.价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于主客体相互作用下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中,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就是价值(广义的价值).客体对主体积极的效应,就是正价值;消极的效应,就是负价值.通常人们所说的价值,指正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说,价值必定是善的.价值的本质在于促进主体生存、发展、完善,使主体特别是使人类社会更美好,使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价值认识     
价值问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重要问题,从主体——客体分化起,因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便开始了实践认识活动.认识,一是认识客体,二是认识主体自身.就其性质区分,认识客体属于“科学认识”的范畴,认识主体自身的利益关系属于“价值认识”的范畴.本文拟以主体——客体关系结构为轴心,揭示价值认识的含义及其与科学认识的内在统一,以期阐明将价值理论研究纳入认识论研究的意义.一、价值认识的含义及其特征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处于同其它事物的联系和关系中,事物的本质呈现于关系中,关系就是本质.以实践关系为主要中介活动的主体——客体结构呈现出的复杂关系,揭示了事物的多方面本质,诸如实践的本质,认识的本质,真理的本质,价值的本质,人与自然矛盾的本质等.它们既有互相区别的属性,又具有在实践基础上内在统一的属性,因此在主体——客体复杂关系结构中,抽取出任何一种关系,必然要涉及到其它关系,但毕竟每一种关系又都拥有自己特定的内涵.价值关系或日价值的本质既然蕴含于主体——客体关系结构中,就理当由此结构加以界定.经典作家正是从这方面来阐释价值本质的.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  相似文献   

8.
论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价值.对人的价值的理解,歧义颇多.要搞清楚人的价值,必须搞清楚入的价值与物的价值、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的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人的潜在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或现实价值及人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实现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质上就是在现实的实践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功能属性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这种内在关系通常本质地体现为它的主体性和客体性这两个基本特征上。具体说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体性表现为价值关系的多维性、价值意义的变动性、价值主体的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性表现为价值主体需要产生的物质性、价值客体功能属性的客观性、价值中介作用方式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0.
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来看,“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其本身所具有的主体性、相对性和多元性决定了其追求的是主观的合目的性.“普世”是源自西方的一个宗教概念,在其自身发展和技术理性的社会背景下逐渐具有了“规范性”、“普遍性”的含义,其内涵实质上是一种真理意义上的普遍性和标准化,追求的是客观的合规律性.“普世价值”是“普世伦理”在价值领域的一种扩展,本身就包含了意识形态的意义.“普世”与“价值”在本质上的对立表明“价值”是无法“普世”的,因而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1.
梁剑兵  张新华 《学理论》2010,(21):40-43
北京大学软法研究中心的成立也许意味着原生态法学研究的发生和起步,对寻找中国法制/法治建设的本土资源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软法研究极大地拓展了理论法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现实法律命题向哲学的提问,将法学研究的理论领域从原来的应然和实然的二分逐步转为应然、实然与必然的三分,同时导致法学学科体系的纵向演变。软法是个天然优美和科学的法学术语。对软法的研究和解答有赖东西方视野的交错和方法的综合,并引发法学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回归、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劳动价值论与价值多元论生产函数、价值函数和社会选择函数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劳动价值论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基础,两者本质统一于以人为本,实现形式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坚持劳动价值论,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价值共识的一种升华和特殊表现形式.唯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做到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价值共识的真正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要传承和提升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共识,又要具有和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Public value theory has had its supporters and critics, with debate about the us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by public managers and confusion about the meaning of public value. This paper formalises Moore (1995) into a simple theory. That theor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an ‘ideal state.’ The ideal state is a simple means of describing and analysing public value, using a graphical presentation. In an ideal state roles are clear and public value is optimised. Insights from that ideal state are then applied to a more real world to clarify the nature of public value and to consider the appropriate us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by public servant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public value theory provides some justification for strategic management, but the paper also demonstrates the limits to strategic management by officials.  相似文献   

15.
16.
公共行政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着两种公共行政价值观的争议与互动。效率价值取向强调采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工具技术来提高政府效率,而规范价值取向则以追求社会民主、公平等公共行政的理想目标为其最高价值。二者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相互交缠,难分难解。研究这两种价值取向的互动与流变,对于深化公共行政学的价值研究、理清公共行政学的学科轨迹,促进公共行政学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尚“中”贵“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允执其中、中无定体、心正气和、和而不同是这一传统美德的基本内涵。在当代,这一传统美德对于处理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对于人们的行为选择,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的提升,对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学理论》2021,(1)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体的价值毋庸置疑是两个重要元素。然而,在传统的现实中,人们对其社会价值投以浩繁的关注和研究,相比之下对于其个体价值的关注和研究却凤毛麟角。随着社会进步,个体价值的效用日益彰显。在这个新时期,重视其个体价值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灵活运用。本文意在明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概念基础上,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及外部环境三个维度明晰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的途径,并进一步揭示其实现对个体、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及社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