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占林油田新民采油厂采油六队39号井组今年28岁。她在采油岗位上已整整奋斗了8个年头,连续多年受到厂党委和行政表彰奖励,今年又获得了“全国先进女职工”的殊荣。在王艳两三岁时,就随父母以归国华侨身份从朝鲜回到了祖国怀抱,在荒原上的吉林省华侨农场落了脚,1988年加入了石油工人的行列,开始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生涯。1996年5月,她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从此,她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王艳的生活轨迹只限定在距城市百余里的荒原上,每巡回检查一次油水井需走二十公里的路,花两个…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大地才有绿色,田野才有生机,生活才充满欢笑。 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些为人民的幸福而辛勤“开泉”“找水”的人。“模范团长”李国安带领他的团队在千里北部边疆掘出了一眼眼甘泉,把干涸的戈壁荒原变成了一片片充满希望的绿洲,把欢乐撒向了北疆的军营村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开泉者的形象,也向我们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人生哲学的全部涵义——为人民开出幸福泉。  相似文献   

3.
庆文 《支部生活》2006,(5):20-20
张家和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族小学教师,十多年来,带着伤残之躯,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高寒贫困山区民族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76年冬,因已成危房的校舍必须维修,张家和独自一人承担了拉嘎落学校的全部工作,特别是维修材料,只能趁周末到县城购买。为了早日修好校舍,又不误上课,无论风霜雪雨,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全靠步行往返80公里外的县城10余次,途中要翻越海  相似文献   

4.
韩景春  杨壮 《新长征》2009,(12):30-31
他是一个地道乡下农民,在稻田里整整耕耘了30年,历经风霜雪雨,没有改变自己的人生追求;他是一位省级高级专家。舍小家为大家,没有停下研究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的脚步;他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带着满腔热忱。带领群众走上发家致富路。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清原县甸子镇大庙村张秀有一手绝活,他可以把本是高山和密林深处的野花驯化改造为园圃中的鲜花,还能卖出好价来,每年收入达到七八万元。野花虽然生命力强,可要在人造的环境下繁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张着实下了不少功夫。如今已拥有50亩地,种了上百种野花。张秀说,养野花掌握了规律就特别省心。他所在的大庙村海拔500多米,无霜期115天,冬季的最低温度-43℃,可他种在裸地里的野花不用任何防寒措施,一到春天这些花就开了,而且从来没啥病害。张秀野花养得别具特色。像肥皂草,不但香味浓郁,而且三五个叶片时就能当肥皂用;射干花,叶片美观,…  相似文献   

6.
春回灾区     
三月,我们走进灾区,去寻找希望的春天。 一颗小草,顽强地从崩裂的石头缝里伸出头来,向我们微笑,一株桃树,被巨石砸弈了腰身,即使匍匐在地,也依然开出一树的嫣红……田野,山间,大地绿了,野花,油菜花,梨花都开了,生命。势不可挡地,在遭受灾难的土地上生长。  相似文献   

7.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3,(11):29-32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中国民歌《茉莉花》在国内外重大活动中,一遍遍响起,蜚声中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首炎黄子孙都为之熟悉而自豪的旋律背后.还有着传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相继迎来一场“公务员飓风”。外交部等多个国家部委主动走进大学,用幻灯片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推销自己,欢迎他们报考公务员。对此,一位从事就业工作10来年的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惊讶:国家部委机关如此大规模地联手在高校做“推广”,在他印象里并不多。  相似文献   

9.
正画的是人生本来的样子某天早上8点,老树在微博里发了自己画的一幅画,是一盆开得正劲、色彩绚烂的菊花,配诗:"人到会心处,何必曾相识。秋雨落一夜,菊花开几枝。"稍后,又更新了一条朋友圈:"每天清晨起来,感觉还是那样。一天一天一天,活着哪有方向?"配了一张长衫男子俯在江边桥上,凭栏望远山的画作。老树被人们熟知喜爱,正是源于这样的画作。自从2011年7月25日他第一次在微博上发自己的画开始,至今已经有3000多幅,这些画作再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传播,更是把老树推向公众。他的画作很有辨识度,古体画与打油诗搭配,人物基本都是一个戴着礼帽、身着长  相似文献   

10.
性灵本草     
佚名 《廉政瞭望》2011,(19):68-68
秋天,忽然就想起中草药。 想起老式书房似的中药房,中药房里那些长长的小抽屉。这个季节,那些小抽屉里都又重新装满了那些野花野草吧,有泥土的香,也有阳光的香。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是这里一团火,哎,融化了冰雪赶走了荒原;我们是这里一滴雨,一滴雨,播种下绿洲浇开了花朵……我们是国门一把锁,哎,连接着口岸伸向哨所;我们是边境界河桥,界河桥,迎接友谊割断那邪恶……我们是边城树一棵,哎,风吹雨打今天结了果;我们是蓝天云一朵,云一朵,化作甘露落进伊犁河……"  相似文献   

12.
几个月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81岁的何炳荣老人蜷缩在自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突然,门被风吹开了,一股凉凉的东西顺着他的脸颊淌下,流到嘴里,分明是泥浆的涩味。老人心里一颤:“糟了,墙壁要塌广!”老人跌跌撞撞地摸出屋外,来到邻家门外,一边敲门,一边呼喊.在风雨里,他的求助声显得那么微弱。孤单无助的老人折回屋里,他想,自己20多年前亲手搭建的这间泥屋,如今就要作为埋葬自己的墓穴了……第二人中午醒来的时候.老人发现自己躺在了镇卫生院洁净的病房里,眼前是镇、村干部亲切的笑容。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21,(7)
正一罗盛教1931年4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圳上镇(原松山乡)桐梓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罗盛教11岁时,父亲罗迭开把他送进当地的维新小学,之后又转到距家5里多的文德小学就读。14岁时,他被送去当道士。1945年冬天,在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市)开店铺的罗盛教的叔叔罗迭文回到家乡,把罗盛教带到乾城县所里镇,让他在自己开的店铺帮工。  相似文献   

14.
今宵别梦欢     
太阳落下山坡的时候,幽静的小山村开始热闹起来了。今年的气候特别好,田地里的庄稼长得饱饱满满的。从田间地垄里归来的农人,脸上撑满了笑容,说话的声音也显得分外洪亮。守护在家中的狗儿,也不失时机地跳上前,围着主人卷起的裤脚撒欢;阵阵鸣叫的短笛,和着牛儿一两声哞哞的叫唤,划进了寨子的门槛;那些外出觅食的斑鸠、黄豆儿、麻雀子,也都扑腾腾飞回了自己的家从店铺里接过满满一壶烧酒时,又肥又胖的店生颇为意外地送来一张笑脑。他说,小伙子,不枉自你爹妈抚养你几年啊!你回去告诉他们,以往欠的帐,慢慢还,慢慢还。一股辛酸…  相似文献   

15.
"岭上花儿开,洁白又可爱,柚子花开随风舞,醉人的芬芳扑面来.岭上花儿开,向你敞开怀,听听花开的声音,等你一起嗨……" 这首乡村旅游主题曲歌词,是罗江县鄢家镇党委书记肖勇所作. 蓝天白云,风柔气爽,记者走进星光村,已是初夏时分,山岭上的嫩绿变为一片葱茏,岭下梦月湖闪烁着银光,肖勇歌词里的柚花已开过,金色的枇杷开始挂上枝头,缕缕果香扑鼻而来.虽然繁花已谢,但有一朵"花",却在村民心中滋长开来,这朵"花",是伴随着舒心日子的生态文明之花,这朵"花",滋养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小村庄.  相似文献   

16.
叶剑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他曾赋诗表述心迹说:"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意为他愿意化成肥沃的泥土,为共产主义事业培植百花.在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如果把邓小平比做一朵"红花",那么叶剑英正是培植这朵"红花"的泥土.  相似文献   

17.
一曲《茉莉花》,芳香飘天涯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她, 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相似文献   

18.
油菜花开了,梨花开了,满山的青草,满坡的野花。一棵被巨石砸弯腰身的桃树,即使匍匐在地,也依然开出了一树的嫣红。早春二月,当我们再一次踏上北川、汶川、青川……一幕幕不可触动的伤痛记忆,在满目的春光中化为永久的珍藏。  相似文献   

19.
潘则福  刘霄 《廉政瞭望》2013,(20):26-29
10月15日,律师陈有西决定暂停更新自己的新浪微博。他给出的理由是“盈满则亏,树高风疾”。过去几个月里.因为对李某某案作出不同于舆论的判断,他饱受争议。在微博舆论场,陈有西最近一次被批评.是10月12日。这一天,司马南晒出自己和陈有西的合影。公开报道证实,薄熙来主政重庆期间,司马南曾受当地政府礼遇。  相似文献   

20.
24年里,他大部分时光都是与松涛鸟鸣为伴。那漫山遍野的山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但是夏卫春的那份执着与坚持却从未改变。2月10日早晨7点,夏卫春如往常一样起床,他穿上迷彩服、胶鞋,把对讲机装进口袋里,随便吃了点东西后,就骑上摩托车前往海口林场中宝林区开始了一天的护林工作。他肩上承担的是保护4000多亩山林安全的担子。在山林里工作是孤独、艰苦的,但是夏卫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