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莫言 《唯实》2014,(11)
正本来主办方通知我上台之前给我化妆,我拒绝了。因为我想,化妆是可以把白的变成黑的,也可以把黑的变成白的。但是,不可能把丑的变成美的,美不需要化妆,你依然很美,丑的无论如何涂脂抹粉都不会变美。所以我想还是以本来面貌见人为好,一个人只有保持自己的真实面貌,才可能"说真话,办真事,做好人!"其实,要保持一个人的本来面貌还是挺不容易,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当中,除了要跟自己家人打交道之外,还要跟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打交道。学生在学校跟老  相似文献   

2.
邻居家的保姆贺红艳是个热情的人,不但把邻居的家务事安排得井井有条,看见我们这些熟人提着重物抱着孩子,她也很自然地上前搭把手,很是讨人喜欢。 贺红艳的家在重庆边远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丈夫去世了,她靠打工供唯一的女儿读大专。在城里几年,贺红艳已经喜欢上了城里的生活。她有了自己的“最终梦想”——进城;  相似文献   

3.
《党建文汇》2014,(9):57-57
10块钱过一天什么的都不算啥,有个德国女人已经过了18年没房没车没钱包的生活!她叫海德玛丽·施维尔默.1996年辞职,退掉租房,所有财产送人,开始了不用金钱的生活.靠帮人做园艺、清洁换取食物和栖息之所。今年,她72岁。她把自己的经历著成《福从天降的试验》一书.一夜成名,获得丰厚稿酬,却再次把钱送光……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06,(6):69-69
采访俄语外籍教师拉丽萨整整和她约了一个半月,每次打电话给她,她都很忙碌。见面那天,拉丽萨也是抽出了一堂课和半个午休的时间来接受记者的采访。走起路来,拉丽萨也是风风火火,加上她本就高大的身材,让人不得不跟在后面小跑。拉丽萨说,她已经习惯于这种忙碌的生活了,在哈尔滨的这十几年里,她过得既快乐又充实。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都知道彭真,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以她的资质、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的.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身后。作为彭真的妻子,她毫无怨言。为此,彭真生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是个大学生,在工作上很有能力,是我耽误了她.”  相似文献   

6.
段子     
《廉政瞭望》2014,(20):80-80
——为什么别人的生活叫生活,自己的生活只能叫“活着”?——将薪比薪。 ——前女友的新欢是个渣男,应该提醒她吗? ——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7.
陈女士和老伴退休后一直和两个儿子单过。这几年,老伴患了老年痴呆症,陈女士自己也不好,照顾不了老伴了。一天,陈女士召集两个儿子商量养老的事。经过协商,她与儿子达成一致,自己和老伴由两个儿子分开赡养,陈女士还和两个儿子签了一份赡养协议。随后,两位老人各自跟着儿子生活。可没过几个月,陈女士就后悔了,她觉得除了生活上的不方便,感情上也接受不了。  相似文献   

8.
沫沫 《党的建设》2014,(9):43-43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是个家庭主妇,人到中年才开始写作,每天都写,从未停下过。她家里有4个孩子,忙完孩子就是写作,她也不认为自己写得有多好。她说:“生活琐琐碎碎,写作也就是出口,我每天对自己的写作有个定量,强迫自己完成。这和年龄增长有关,人们会变得强迫自己做某些事情。配合我写作的是每天步行5公里。如果我知道有哪天我没有办法走那么多,我必须在其他时间把它补回来。”她说,“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这么做会让你觉得如果你遵守所有好的规矩和习惯,就没有什么可以打败你。”  相似文献   

9.
张欣 《新长征》2007,(6):60-62
慈母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慈母的爱是儿女的太阳。她,蜗居在塑料布和木板建的窝棚里7年,尝尽人间艰辛;她,靠卖冰糕供一对儿女和失去父母照顾的侄女上了大学;她,一直隐瞒自己的蜗居生活,手术后化妆打消孩子的挂念。她叫麻桂荣,曾被评为感动松原十大杰出母亲。  相似文献   

10.
艾迪 《党课》2009,(4):99-100
每天早上醒来时,如果你能看看自己是否对这新开始的一天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你就能知道自己心态是否还很年轻。心态年轻的人在早上总会感觉兴奋,就好像有个声音对自己说:“又是新的一天了,今天肯定会有更精彩的事情发生。”而暮气沉沉的人早上从梦中醒来时会有点儿疲惫,总是认为新的一天不会和已经过去的那干百个日子有什么区别,因此他们没有期待,也没有快乐。也是,对生活都没有了期待,更何谈从生活中寻找快乐?  相似文献   

11.
刘义麻将打得好。这是他自己说的,她妻子却对此很不以为然。“管啦,管不了。”她说。当初刘义是小队长,大小也算是个干部。“村里的干部凑到一起,也没事儿干,就得玩。”说这话时,刘义一脸的无辜。“说实话,我对当时的村领导就没什么好印象。”  相似文献   

12.
胡铁南 《新长征》2014,(4):44-45
梦想很远,生活很近。我常听到大多数人谈及自己的梦想,或是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或是在多少岁之前成家立业,或是在什么时候买车买房过上安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16):117-120
20岁的年纪、奢侈的生活,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身份,让一个网名“郭美美”的人在微博迅速蹿红。尽管红十字总会两次发表公开声明,表示与炫富女“郭美美”毫无瓜葛,甚至她自己也接二连三地发言,但丝毫没有消退广大网民的强烈质疑和执著深究。  相似文献   

14.
在黑夜里行走的人,总希望眼前出现一点光亮,哪怕只是很微弱的一丝,却能让他们的心里充满温暖。其实,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有一盏灯,这样就不会让自己失去生活的希望。天津市塘沽区豪达制衣有限公司总经理房玉明就是这样一位心中有灯的人。她用这盏灯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  相似文献   

15.
七年前,也就是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年,我大学毕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第一次认识了《北京支部生活》。从那时起,我便和她有了不解之缘。七年里,北京为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而努力奋斗,我也在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奋力拼搏。如今,七年过去了,奥运会成功举办,奥运健儿取得佳绩,我也收获颇丰。是《北京支部生活》陪我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她成为我月月如约而至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6.
警察抓到了几名卖淫女,她们都理直气壮地说自己父母双亡,无家可归,生活无着,想以此换取同情与宽宥。其中只有一位瘦弱的小姐在说到父母双亡时语气迟滞,目光闪烁,不如其他人那么理直气壮。后来她哥哥找她来了,她哭得很伤心。经警察做工作,哥哥同意为她保密,在父母面前只说她是因  相似文献   

17.
梁发芾 《廉政瞭望》2009,(10):62-62
春秋时的齐国,有两个著名的宰相,一个叫管仲,一个叫晏婴。两个人都很有名,但是两人的生活趣味大不相同。管仲生活奢华,而晏婴极其俭省。更加有趣的是,当时和后世的思想家、评论家对两人都很不赞成,他们批评管仲奢侈逼上,同时也指责晏婴俭朴逼下。原来奢侈可恨,过分节俭也不见得是美德。  相似文献   

18.
陈女士的丈夫与李先生同为一个公司的职员,两家关系也较为密切。但是李先生的酒风不好,酒后言行举止让人很烦恼。有一天,陈女士连续接到李先生的短信,陈女士感觉到都是酒后之言,所以也未加理睬。可李先生却连续几天发内容淫秽的短信进行骚扰,给她的生活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于是她向律师咨询如何维权,并出示了好几条带有淫秽性和威胁性内容的短信。很明显,那些短信的内容都是李先生针对陈女士编写的。  相似文献   

19.
村官妈妈     
小小的居委会主任和资产过亿的集团公司董事长,也许大多数人更愿意做后者,而她作出了相反的选择大多数人更愿意让自己的生活离吸毒、犯罪、贫困远一些,而她也作出了相反的选择。她就是玉溪市红塔区唯一的一名女村官王秀珍,同时她还是一个拥有9个企业,年产值上亿元的老板。她为60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先后帮助100名青年健康成长,被当地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王老娘”(当地方言称“姑姑”为“娘”)。  相似文献   

20.
蒋元明 《唯实》2002,(7):82-82
相貌平平的花袭人在读者和评论家的眼里 ,形象都不好 ,人品极次 ,小特务一个 ,专打小报告 ,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其实 ,袭人原本并不坏 ,“心地纯良”。花袭人出身贫苦 ,被卖到贾府给贾母作使唤丫环 ,料理老太太的生活起居 ,相当于生活秘书。如果就这样下去 ,年龄一大 ,放出去配个小子也就完事。但由于她尽职尽责 ,忠心不二 ,贾母很喜欢 ,就把她派到自己的心肝宝贝、贾府未来的接班人宝玉那儿去当大丫头 ,随后担任相当于大秘书兼宝玉办公室主任的角色 ,管理晴雯、麝月、碧痕、秋纹、坠儿等等一群丫环及搞外勤的众婆子。这是贾母的有意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