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艾霞  吕青 《人民论坛》2012,(23):218-219
在几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各地域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传承创新民间艺术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才能繁荣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源流和传承状况,力图探究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吕青  ;宋亚萍 《求索》2014,(11):175-179
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认知方式、行为模式以及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在文化中的集中表现,其生成发展过程可以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于民族文化传统与习俗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是当代人弘扬、传承文化传统的优良资源。基于文化生态的研究视角来探析陕北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陕北说书的文化特色与价值,可以揭示其文化上的"习俗意义"和"内在价值",明晰其当代生存价值,有效促进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入,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拯救与保护意识日趋强烈,中国民间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和视野。作为各种艺术形式母体的民族民间艺术,有着自身的艺术内涵与艺术品格,它的始源性、部族性、地域性与生活性等特征,使得民间艺术就像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颗颗珍珠,  相似文献   

4.
沈宣 《今日浙江》2005,(14):13-15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是我省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也是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全省许多地方从本地实际出发,挖掘资源,打造特色,在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在建设以民办博物馆为重点的各类专题博物馆,在抢救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民间艺术人才、做大民间艺术品牌、培育民间艺术产业等方面,采取了扎扎实实的措施,有力促进了我省文化保护工作。现将宁海、景宁、衢州、秀洲、余杭等地的做法和经验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余永红 《前沿》2009,(5):78-81
全球化是目前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承传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陇南白马人虽然生活于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但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白马人的生活也正在迅速发生变化,陇南白马人的民间美术也正在向世俗化方向发展,其服饰、建筑、家具、面具等民间美术种类,正在逐渐丧失本民族艺术的古朴、神秘等传统艺术精神和韵味。可以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效保护白马人民间艺术和文化,实现白马人文化与艺术的民族化,是中国现代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族民间传统包装艺术是流传于历代民间,为百姓的生活服务,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实用产品设计形式,也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伴随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而逐步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各民族本性及其表现方式的浓缩,体现着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表现符号。  相似文献   

7.
闫庆来 《前沿》2010,(6):143-146
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各种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也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庙会,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庙会的宗教性承载着河南民间艺术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庙会的群众性是河南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庙会的时间节庆性为河南民间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有力保障;庙会的市场效应为河南民间艺人的生存提供了保障。庙会保护与民间艺术文化保护应该共同思考,不能孤立看待。  相似文献   

8.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实证,是划分民族形象的重要依据。民族服饰形象地显示了这个民族的经济生产、生活的发展水平,显示出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美学观念的传统心理,它对于民族学,考古学和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苗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区,三百五十多万苗族人口有四分  相似文献   

9.
民间文化包罗万象,包括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建筑、民间美术、民间文化摄影、民间文化摄像、影视民俗学等,可以概括为文献、口头、实物文化三种,或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三个方面。在民间文化的诸多形式中,秦巴地区以民间歌谣、民间故事等口碑文化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伟大文明,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正如美国当代社会学家希尔斯所言:“传统意味着很多东西。……决定性的标准是,它是人类行为、思想和想象的产物,并且被世代相传。”传统民间艺术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并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作为原动力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它所创造的精神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艺术本身。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文化形态,是不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集审美、意识理念与道德品质于一体的视觉形象艺术。高校艺术教育中引入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不仅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符合培养其审美取向的现实需要,更对传承传统文化发挥着建设性作用。因此,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的特点,科学融入少数民族民间艺术,让学生在体验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精髓的同时,也能感悟到民间艺术的魅力,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艺术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霍淑清 《今日海南》2005,(10):41-41
剪纸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民间艺术,是民族艺苑中的一朵奇葩。乐东黎族民间农民剪纸,以其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方色彩在全国剪纸艺坛中引领风骚。1996年中国文化部授予该地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似文献   

13.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地,生活着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回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是民间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凝聚了广西各族人民的智慧,也反映了各族人民追求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望。民族节庆活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性参与,深深影响着广西各族人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14.
李倩 《今日民族》2013,(8):58-58
7月29日至8月7日,应希腊文化教育协会邀请,按国家民委安排,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组成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代表团,赴希腊参加第九届"国际民间传统舞蹈节",演出活动充分展现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获得圆满成功,拉祜文化真正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本届"国际民俗舞蹈艺术节"共有来自中国、韩国、埃及、土耳其、智利、白俄罗斯、意大利、希腊等十二个国家的民族民间艺术团体参加演出。活动期间,我国代表团先后在希腊AIGIO、  相似文献   

15.
具有古滇文化色彩的云南文化艺术马克斌云南省是第六届亚洲民间艺术节的主办地。地处中国大西南的云南省的各族人民,不仅用聪明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创造了自己美好的生活,同时也以奔腾的激情和瑰丽暇想建造起自己辉煌的文化。云南的文化艺术,多与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6.
正近代以来,以西方为主体的多元化文化艺术观念不断地介入、冲击长期封闭而又饱受困苦的国土与人们的思想,在新鲜而又应接不暇的外来艺术观念与形态中,人们贪婪地吸吮着、追逐着,引起了中国文化艺术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与前行。与此同时,人们赖以站立与前行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空间也不断地受到挤压,甚或是消解。对民间艺术的漠视与无知,正在伤害着中国艺术,阻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步伐,割裂着中国艺术格局的建构。民族气魄,中国精神,根在民间,魂在文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人类学把艺术看做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民族民间艺术则是我们理解、把握、研究民族文化的重要路径.在舞台化的展演中,民族民间艺术脱离了其原生境,原有的审美愉悦、宗教情感、文化想象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发生变迁,在激发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对其传承和保护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史简讯     
《春秋》2018,(4)
正《莱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发行近日,烟台市莱山区政协编纂出版了莱山文史资料第二辑《莱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的活化石,是生活中的文化智慧,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全书共6章,29万字,图文并茂,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史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从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武术、民俗、商贸等方面讲述了莱山境内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口传心授又世代沿袭,既见人、见物、见生活,又为群体生活承载起重要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对了解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更能够激发全  相似文献   

19.
民间艺术传承应是重视"人"的传承而非"物"的传承,更要充分认识和开掘民间精英的能动作用,让"自相关"和"他相关"民间精英在传承机制中形成联动之势。泰国"布邦法节"举行期间,在节日时空和地域特征以及行动者关系属性所构成的特定文化场域内,"自相关"和"他相关"民间精英在文化上保持泰国个性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民间艺术活动,有效地引导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传承机制,也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可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艺术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建设的基础是丰厚的云南各民族文化,前提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系统展现我省各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一、民族博物馆收藏的民族文物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特殊文化遗产。它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流传于近现代,是各民族不同时代在社会生产、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直观反映,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毫无疑问构成了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