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德班,这一南非东部海滨美丽而宁静的港口城市,在2011年11月28日-12月11日被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喧嚣所打破。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公约》)下195个缔约方和观察员国、761个观察员组织和媒体的共约一万两千多名代表从世界各地齐聚德班,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德班气候变化大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任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奔赴德班参加了紧张的谈判。  相似文献   

2.
April 10,2008 2008年4月10日中国和澳大利亚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愿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双方重申对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再次强调发达国家应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以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确认全球正在变暖。《公约》于1994年生效,其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4.
天行 《中国减灾》2008,(3):18-18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7年12月3日至15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和活动。会议共通过了28项决议,其内容涉及适应气候变化基金、减少发展中国家因森林砍伐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技术转让、能力建设、《京都议定书》下的灵活机制、国家通讯、财务和行政问题以及执行公约的长期行动等。最为重要的是,在经过两个星期的艰苦谈判后,  相似文献   

5.
从“低碳经济”到“低碳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路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来看,中国一直都以积极态度研究、讨论、制定、并实施有关政策,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1992年6月,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了《公约》,中国成为该公约最早的10个缔约方之一。2008年7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  相似文献   

6.
<正>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2009年12月7日注定是一个被载  相似文献   

7.
《时事报告》2005,(5):8-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已于今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2007年气候变化大事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娜 《中国减灾》2008,(3):19-19
早在1992年,国际社会就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同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首次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在1997年12月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关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底将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和2007年“巴厘路线图”之后又一次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会议。气候变化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成为各国政要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0.
气候博弈与低碳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正值美国灾难片《2012》在全球如火如荼上映之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也正在哥本哈根热热闹闹地进行着。电影里,  相似文献   

11.
杨楠 《长白学刊》2011,(6):73-78
气候变化作为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其重要性和影响毋庸赘言。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进程。这个进程的核心是运用法律、尤其是国际法机制应对气候变化。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机制为代表的国际法,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有目共睹。而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届满,人类正处在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关键节点:2012年后人类应何去何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订立的最终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要到国际气候变化法体系及其构建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12.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2年6月11日在里约热内卢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0,(1):2-2
<正>全球共有192个国家参加了全球气候保护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7年签订了《京都议定书》,承诺在2012年前共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9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批准2016年4月22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纽约签署的《巴黎协定》。巴黎协定(中文本)本协定各缔约方,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缔约方,按照《公约》缔约方会议第十七届会议第1/CP.17号决定建立的德班加强行动平台,为实现《公约》目标,并遵循其原则,包括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不同国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08,(3):39-39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像应对气候变化这样的全球行动,无疑更需要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规矩。目前这个规矩主要指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这两大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公约织下天网反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利根 《半月谈》2003,(21):84-86
自9月以来,两个联合国公约引起了国内舆论的普遍关注,一个是于9月29日生效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另一个是第58届联大10月31日审议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评价这两个公约,媒体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外逃贪官的末日到了”。实际情况如何,两公约产生的过程怎样,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刘振民前不久接受本刊记者专访,详细介绍了这两个公约制定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7.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09,(17):13-1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气候变化"的定义为,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理论视野     
《长江论坛》2010,(2):96-9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10年2月22日下午主持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福祉。长期以来,我们本着对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巴黎大会要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达成一个全面、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是当前最为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全球性挑战,事关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任何一国都不能置身事外。2021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并指出,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