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晓农 《党史纵横》2004,(4):41-41
项英杀妻瞿秋白被捕后的头两个月,并没有暴露身份,后来是谁出卖了他?至于叛徒的怀疑对象,毫无疑问是与瞿同时被捕的两个女人——张亮和周月林。因为当时与瞿秋白一同突围的4个人,何叔衡已当场牺牲;邓子恢突出敌人包围后来到永安县境,很快找到了游击队;只有张亮、周月林与瞿秋白一道被俘。两个多月后,瞿秋白的身份被敌人知悉,屡次劝降不成后由蒋介石下令杀害。而张亮与周月林在关押3年后被释放了。显而易见,瞿秋白是被这两个女人出卖的。不但一般知道以上历史情形的人,都有着这样的看法。就是作为张亮丈夫的项英,也是这么认定的,因而在怒不可…  相似文献   

2.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5年2月,留守瑞金的瞿秋白、何叔衡、邓子恢、项英之妻张亮和中央妇女部部长周月林一起突围。2月17日,这支小队伍在福建省长汀县汤屋遇到了中共福建省委书  相似文献   

3.
王一飞     
王一飞,1898年生于浙江省上虞县,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的上海外国语补习学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再度赴苏,进入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同年8月归国,任中共上海区委书记。王一飞是我党认识军事工作重要性较早的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4.
牟蕾  黄伟 《党的文献》2018,(2):76-81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主要是由项英、陈毅等组成的中共中央分局直接领导的。长征后北上抗日的中共中央一直竭力关心留守在南方浴血坚持的各游击区指战员,非常重视南方各游击区的军事、组织和改编等各项工作。中央分局和留守红军指战员也一直心向党中央,虽然曾一度失去联系,但一直努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中共中央和中央分局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实现了跨越时空的良好互动。项英、陈毅等中央分局主要领导和留守将士的卓著功勋、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重大意义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张亮因做生意向王萍借款10万元,并写下了约定1年后还款的借条。借款逾期后,王萍多次找张亮催要借款,但张亮表示短期内无力归还。无奈下,2012年10月,王萍要求张亮在原借条上写了"上面金额与日期没还清前永远有效"的承诺。半年后王萍见张亮仍不还款,便将他告上了法院。法庭上,王萍说借条上白纸黑字地约定按期还  相似文献   

6.
2008年3月,张亮因做生意向王萍借款10T元,并写下了约定1年后还款的借条。借款逾期后,王萍多次找张亮催要借款,但张亮表示短期内无力归还。无奈下,2012年10月,王萍要求张亮在原借条上写了“上面金额与日期没还清前永远有效”的承诺。半年后王萍见张亮仍不还款,便将他告上了法院。  相似文献   

7.
博古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后犯过许多错误,但在留项英、陈毅在中央苏区领导坚持斗争这件事上,算是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8万余人在瑟瑟秋风之中,迈着沉重的步履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漫漫战略转移的征程。  相似文献   

8.
何立波 《湘潮》2004,(3):27-31
王一飞的名字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已经很陌生了。他早在1925年9月就向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提出建立中央军委的建议,陈独秀接受了他的建议。这样,王一飞就成为提议创建中央军委的第一个共产党员,也是中央军委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但由于他1928年1月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时就在长沙牺  相似文献   

9.
王阿寿 《世纪桥》2009,(12):33-37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主力撤出中央苏区时,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苏区中央分局,军区,同时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任命项英、陈毅等为苏区中央分局、军区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的负责人,领导江南苏区和游击区的中共组织及红军游击队坚持斗争。  相似文献   

10.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时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奉命随项英、陈毅一道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敌后斗争,被派往赣南军区任政治部主任。刘伯坚一如既往,精神抖擞地投入新的战斗。  相似文献   

11.
项英与皖南事变问题,是1991年4月在洛阳举行的“新四军历史事件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一个热点。代表们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①项英在事变中酿成的错误是否与王明路线有关?有的代表认为,项英在皖南事变中的错误是他在皖南3年时期内所犯的一系列错误的总暴露,是王明右倾投降主义在新四军的具体表现。有的代表则认为,把项英在皖南的错误完全认为是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产物不符合历史事实;把项英错误说成与王明路线毫  相似文献   

12.
《湘潮》1989,(6)
王一飞烈士,浙江上虞人,1922年入党。大革命失败后,受党中央派遣,担任湖南省委书记,1928年1月牺牲。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我们的生活是奋斗的” 1925年秋,王一飞在中共上海区委工作期间,结识了在区委工作的陆缀雯。陆是上海县人,出身贫苦,只念过四年小学,1925年入党,后到上海区委机关做文书、收发工  相似文献   

13.
正叶挺将军有两位入党介绍人,一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王若飞,另一位是曾担任早期中央军委第一任秘书长的王一飞。对于王若飞,党史资料已经介绍得比较多,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只重点介绍如今已鲜为人知的王一飞。王一飞的名字一直以来都与中共中央军事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我党虽然在早期成立过一些军事部门,如中共旅欧支部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本刊1993年4-12期,曾以连载形式,在“专题史话”栏内,刊登了《一个极可宝贵的胜利─—项英与三年南方游击战争》。从1994年第9期起,又在同一栏目内,以《创业维艰毁誉多─—项英与皖南事变前的新四军》为题,分20期连载了项英及其所领导的新四军在抗日战争前期的一段经历。前后两组共29期的连载,使读者对项英在极其艰苦的岁月中的战斗经历和思想脉络有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们再次约请胡居成同志将项英在中央苏区的经历,以《红都叙事─—项英在中央苏区》为题撰写,计划分9期刊登完毕,这样,我们可以从更多的侧面,对项…  相似文献   

15.
1931年至1934年,项英一直在中央苏区工作。关于项英在中央苏区的功过是非,党史界至今尚未有专文论及。本人愿不揣愚陋,试就本题,略述管见。项英是1930年12月底,奉中央组建苏区中央局的重任,由上海经福建进入江西中央苏区的。在中央苏区的四年中,他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革命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业。他在中央苏区的主要功绩是: 第一,组建苏区中央局  相似文献   

16.
新四军组建后,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叶、项是新四军主帅,主帅不和就会影响部队的稳定和发展。鉴于此,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前往调解叶、项矛盾,周恩来为此作出了一系列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赣粤边游击区位于江西省南端与广东省北部交界处,是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的所在地,因此成为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1935年3月,项英、陈毅转移到赣粤边游击区后,在他们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赣粤边红军在失去中共中央及各方联系的情况下,在深山中与敌人周旋,进行了顽强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革命家项英,在我党历史上长期担任重要职务,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同时也有某些失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是项英一生中极其重要的时期,客观地、公正地评价他在这一时期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史学工作者的责任。近两年来,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回忆史料,访问当年与项英共同战斗过的老同志,经过认真反复的分析考证,我们认为项英作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最高领导人,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基本上正确地执行了党的路线,完成了党所给予的任务,为三年游击战争尤其是赣粤边区的游击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项英的一生虽然毁誉不一,但很富传奇色彩。他多少次遇险又脱险,而最后竞死于他所信任的部下之手,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项英一生最危险的时候,是在红军主力北上以后,他和陈毅留在南方打游击的三年。 油山地处赣粤交界处。到达油山后,项英化名老周,陈毅化名老刘。两个人性格不同,陈毅好动,而项英好静,不爱说话,除了在棚子周围散散步之外,就是看书报,想问题,谁来了和谁谈话。两人都有  相似文献   

20.
自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之后到1937年5月,坚持在赣粤边领导游击战争的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苏区办事处主任陈毅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已有两年多了。陈毅曾对陈丕显说过,要是能派个人到陕北就好了!可是路途遥远,你和杨尚奎对路途又不熟悉,贸然上路,没有好多个交通站配合、帮助,那是十分危险的,我和项英考虑,不能冒这个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