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那一年的夏天,是段喜忧参半的日子。先是在忐忑不安中等待高考成绩,而后,又在喜鹊的“叽叽喳喳”中,迎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我扬着手里的通知书,兴奋地交到父母手里,我分明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一条一条地舒展开。那个暑假,我的两个在外地上大学的哥哥都没有回来。我兴奋地将好消息在电话里告知他们,他们先是祝贺一番,然后无一例外地让父亲接电话。我听见父亲压低声音说“:学费的事,  相似文献   

2.
6月28日,一封国际快件送到了成都市树德中学2003级理科实验班17岁的女生龚晓思的手中,这是一封来自世界名牌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已是她收到的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圣路易·华盛顿大学、罗切斯特大学、马里兰·公园大学等在内的第七所世界名校给她发出的录取通知书。而且哥伦比亚大学还为她提供每年高达34900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相似文献   

3.
巴山 《新青年》2005,(4):8-9
打从记事起,我就看出,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不那么好。在家时,母亲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脸色,很难看到她与父亲说一句话,出了门更没有见她与父亲一起走过,更别说像别的父母每天黄昏时带着孩子散散步、逛逛街什么的。看到同龄的孩子与父母一起欢蹦雀跃、嬉戏打闹,小时的我时常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当父亲不在的时候,母亲不止一次问我,假如我和你爸分开了,你跟我还跟你爸。我每次都回答说,跟我爸!口气坚决而干脆。那时,我已明白母亲所说的分开过就是她与父亲离婚。楼下的小胖就对我说过,他爸妈是离了婚的,他跟着他爸一起过。我并不是受小胖的影响才那么…  相似文献   

4.
他非常贫穷,当年因为无钱上大学而含泪将录取通知书撕得粉碎,旦走上了打工之路;他又非常富有,几年后他不仅靠自己的努力再度跨进了大学校门,用打工挣来的钱供着自己的大学生活,而且还在读书之际靠着自己的奋斗养活着兄弟姊妹。  相似文献   

5.
在父亲葬礼的16天后,我的母亲来和我住在一起。这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事情,事实是无法改变的。父亲走得太突然,而母亲得了癌症也使她只能和轮椅相伴。在去安养院和与我同住之间,她只能选择后者。在我生命中的45年中,我们母女二人总是不和。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所做的事没有一件可以取悦她,而她说的任何话对我都毫无意义。等我长大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根本互不理睬。  相似文献   

6.
荣辱一瞬间     
王奉国 《新青年》2005,(12):26-27
父亲知道他在想什么,父亲说,你再等几天,也许在这几天就会有消息了。他摇了摇头说,不等了,我知道自己没有上大学的命。他连续三年参加高考,可是每次都和录取分数线差那么一点点。今年他本来已经死记烂背很熟的化学公式,可到考场的时候就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他知道命运开始捉弄自己了。参加完高考,他就回到家,一头栽倒在了床上,但这个时候,那几道化学公式偏又清晰地在他脑海跳跃着,他想这辈子可能就毁在了那几道化学公式上了。连续三年的高考,只是使他对前途越来越心灰意冷和在村里获得了一个秀才的“美称”,自己现在也真的是个秀才了。那是别…  相似文献   

7.
阿冰 《新青年》2005,(8):17
父亲的肺癌已经到了晚期,家里为了给他治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母亲为了能挣点钱,也不顾我们的劝阻做起了钟点工,去帮一户人家看孩子。家境困窘到了极点,也许,下一笔的医疗费就得向亲朋好友去借了。渐渐地,父亲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有几次说啥也不治了,挣扎着要回家。我们说有钱,母亲也说有钱,有一次还对父亲说,她自己还存着一大笔私房钱呢。父亲的眼光有点迷离,他似乎不相信母亲的话。他看看我,又看看弟弟妹妹,说:“你妈说的是假的,她哪里来的私房钱,我还不知道吗?”我想想也是,母亲没有工作,除了父亲的工资,她有什么私房钱啊!但为了延…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纵横》2001,(11):64-64
金芊,女,22岁,现就读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 "要知道出国这样,打死我也不来" 金芊已在新加坡留学3年了.出国前她是北京一所重点中学高三的学生,眼瞅着差高考这一关了,父亲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建议她去新加坡上大学.新加坡有6所公立大学,国际学生一旦考上,可享受80%的助学金.个人承担20%,也就合1万多人民币,和国内一些大学的学费差不多.而且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不像国内的一些大学,学出来的往往是"哑巴"英语.全家人一致赞同金芊到新加坡留学.  相似文献   

9.
1、转弯,只为相遇 十八岁那年夏天,风轻云淡,我的梦想也次第开放.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一封淡蓝色的情书也飘然而至.我早就知道,吴晨那颗少年心的隐秘情思,只是我一直假装无动于衷. 高中三年,吴晨一直远远地关注着我.我在文科班,他在理科班.有一次,我的作文获得全校作文比赛第一名,他慕名前来拜访我,在班级的走廊里与我畅谈一个多小时,从李白说到海子,从唐太宗说到康熙大帝,从苏格拉底说到亚里士多德,但是他的侃侃而谈并没有吸引我.  相似文献   

10.
父亲后来常常和她提到这件事,那些微小的细节,在父亲一次次的重复中,被雕刻成一道风景.每次父亲说完,都会感叹:"你说,你才那么小个人儿,还昏迷了那么久,怎么就突然清醒了呢?"这时候,父亲的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温柔和怜爱.说得次数多了,她便烦,拿话呛他,父亲毫不在意,只"嘿嘿"地笑,全是快乐和满足.她的骄横和霸道,便在父亲的纵容中拔节生长.  相似文献   

11.
兄弟姐妹8人,她在家中排行老五,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一类人,再加上别人总说“小秋在这些孩子中长得最丑”,让她感到非常自卑。在她六七岁的时候,父亲带着她的两个妹妹去看杂技。她也闹着要去,父亲很不高兴地答应了。但她没有看出来,仍兴高采烈地跟在了后面。看完杂技,父亲买了两块西瓜发给两个妹妹。父亲是铁路职工,每月工资50多元,应该不差她的那一块西瓜钱。她很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能跟着去玩就满足了,也没表示不同意见。但回到家后,父亲竟然笑着对她说:“小秋,告诉你妈妈,西瓜甜不甜?”…  相似文献   

12.
母亲     
娄澜 《新青年》2005,(6):11-12
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我和母亲之间究竟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自从我大学毕业以后,我和母亲的交流日趋变得稀少。也许,是我独立了。这种亲情的淡漠有时候令我自己也感到吃惊。母亲没有文化,眼睛也不是很好,和父亲是在媒妁之言下结合的。嫁给父亲后便和父亲外出闯荡。去过很多地方,打过工,也办过厂。父亲不是一个很会做生意的人,因此许多时候母亲必须独当一面,雷厉风行。我们3个孩子也是他们在外地生养的。父亲不是一个细心的人,因此我知道母亲教育我们吃过很多苦,这种苦我想像得到。虽然她没有读过书,可是关心时局大事,明白风土人情,会讲普通话…  相似文献   

13.
肖峰 《新青年》2005,(1):40
我上大学前,在老家的小城,跟政府机关的一个姑娘恋上了,我们的相识、相恋,都像传奇一样美好、真情。我自信她是非我不嫁。可是,正当我将梦做得美滋滋时,她竟和一个局长的儿子订婚了!这事给我当头一棒。那时,我在城里也算是一个有名的人物,经常有文章见诸报端,得了个“才子”的称号。我想不通,就质问她为何弃我而去,她告诉我除了点“小名气”以外,还得有些更“靠得住”的东西。于是我懂得了,要想拥有幸福,单凭原有的资本”绝对不够,必须不断发展,不断增加新资本。一咬牙,我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大学里,我以发疯般的进取态度去求新资本,不仅频…  相似文献   

14.
16岁那年,王燕初中毕业了。虽然考上了高中,但她毅然决然选择了放弃,因为只有早点儿出来打工挣钱才能让妈妈安下心来。高中录取通知书被她丢进了垃圾堆,上学读书的念头断得干干净净。都说16岁是人生的花季,但属于她的花儿还未来得及绽放就已经枯萎。16岁的王燕成了村里乡办纸箱厂的一名女工,她每天加班加点,按月把90块的薪金如数交给妈妈。她也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好好干下去,再过几年招个会干农活的上门女婿,陪父母在农村过一辈子。  相似文献   

15.
她在风雨里,穿着雨衣,臂着单车,马不停蹄地带着我去学这学那的情形,她的认真样子,单薄背影,都那么深地印在我记忆的天空下……  相似文献   

16.
落星 《新青年》2002,(4):35
玫瑰,是我大学时代最好的朋友。许多人都不明白两个性格相差那么多的女人怎么就能好成那样呢?这连我妈都奇怪:我,内向而沉静,她,外向而活泼;我,资质平平,她,美丽而聪明……上帝造她的时候肯定格外偏心,而我,一定是打碎了重粘上的。我们俩也许就算是互补了吧。我每次这么说的时候,玫瑰一定会不高兴,用小狗一样的目光望着我说:“我们两个人在一起,竟然给了你那么大的压力,我只能说抱歉了!”好像我把她怎么地似的。  相似文献   

17.
怀念母亲     
我的母亲上了两天学,认识3个字(她自己的名字),然后就被在当坊管账的外公拿着竹棍咆哮着赶出了学校。她生于1917年,死于2002年。在大半个世纪里,她经历了民族危亡、朝代更换、时局动荡、国家兴衰的历史变革。在那特殊年代和特定环境中,我的母亲能随遇而安,不卑不亢做人。而且在她身上显示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善良的道德品质。她是个高明的舵手,使得我的家庭像一叶小舟,飘摇在狂风巨浪之中始终不至于沉没,也使得这叶小舟没有被时代的旋涡卷入深渊。17岁时,她庆幸要走出她葛朗台父亲的统治,带着少女的纯真梦想和憧憬嫁给了我的父亲。当时我父亲在…  相似文献   

18.
离家出走上高一的时候,后妈走进了我的家门,她没有给我渴望中的一份母爱,给我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歧视与伤害。懦弱的父亲对后妈言听计从,我在家里几乎没有了容身之地。索性我搬到了学校宿舍去住,可生活费及学习费用成了问题,回家向父亲要,如果后妈不在他会偷偷塞给我一些钱。如果后妈在家,不仅要不到钱,还会挨一顿打骂,所以我时常饿肚子。  相似文献   

19.
父爱无言     
吴健 《新青年》2004,(9):14-14
父亲不是我理想中的父亲形象.我心目中一直渴望有这样的父亲,他儒雅,有一股书卷气.我很容易把与父亲年龄相仿的老师看作父亲.我一直以为父亲于自己是不可依赖的,一直以为正是父亲的不可依赖成全了我,造就了我,使我独自去面对,去解决.父亲不善表达,他沉默得近乎冷漠,但他一直是健壮的.直到有一天,在我不经意的一瞥间,忽然发现父亲老了.  相似文献   

20.
一 她的记忆里没有父亲. 在她还很小的时候,父亲便抛弃了母亲,与一房地产商的女儿好上了,跟着那个女人,远涉重洋,去了大洋彼岸. 母亲由此恨尽天下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